鸿蒙内核系统
一、系统设计总纲
1.1鸿蒙战略设计目标 全场景
1.2鸿蒙操作系统目标实现的技术支撑
1.2.1分布式设计
1.2.2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1.2.3系统与硬件解耦,弹性部署
1.3鸿蒙操作系统技术架构
1.3.1内核层
1.3.2系统服务层
1.3.3框架层
1.3.4应用层
1.4本章小结
二、鸿蒙的特性和优点
2.1 可裁剪
2.2 虚拟超级终端
2.3 易开发
OpenHarmony系统的本质特性 分布式和软总线
2.4.1 分布式操作系统基础概念
2.4.2 OpenHarmony分布式总体设计思想
2.4.3 分布式软总线
2.4.4 分布式文件系统
2.4.5 分布式数据库
2.4.6 分布式调度
3.0 鸿蒙系统进程间通信IPC
3.1 事件(event)
3.2 互斥量(mutex)
3.3 队列(queue)
3.4 信号灯(semaphore)
3.5 快速锁(futex)
3.6 自旋锁(spinlock)
3.7 信号(signal)
3.8 LiteIPC
4.0 跨进程服务/特性调用
4.1 跨进程调用的使用
4.2 跨进程调用的实现
三、鸿蒙内核系统架构层次理论
1. 内核态与用户态
1.1 内核态与用户态的区别
1.2 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
1.3 内核态访问用户态数据
OpenHarmony的内核功能框架
2.1 多内核架构
2.2 LiteOS-m
2.3 LiteOS-a 38
2.4 LiteOS-m和LiteOS-a的对比
2.5 芯片适配
2.6 驱动程序框架
四、鸿蒙系统驱动子系统
HDF驱动程序框架
4.1 基本概念 驱动框架的代码结构
4.2 HDF编程特点
4.2.1 HdfObject
4.2.2 IDeviceIoService
4.2.3 HdfDriverEntry
4.3 驱动代码编译链接
4.4 驱动程序配置信息的管理HCS
4.4.1 树型结构
4.4.2 保留字与操作符
4.4.3 数值类型
4.4.4 重载操作
4.4.5 文件引用
4.4.6 HC-GEN编译器
4.5 加载驱动程序
4.5.1 驱动框架的启动流程
4.6 通用的驱动示例程序
4.6.1 硬件平台和原理图
4.6.2 代码结构和编译配置
4.6.3 驱动程序的开发要点
5.1 在LiteOS_A内核部署驱动框架
5.2 在Linux内核部署驱动框架
5.3 在小型系统的用户空间部署驱动框架
5.4 在标准系统的用户空间部署驱动框架
6 HDI和驱动模型
6.1 HDI概述
五、鸿蒙系统驱动子系统运行态
5 驱动框架的启动流程
5.1 驱动框架的启动入口
5.2 启动DeviceManager进程
5.3 启动HostList的每个Host
5.4 启动DevHostService
5.5 启动Host的每个Device
6.用户态驱动框架的hdf_devhost进程
6.1 启动hdf_devhost进程
6.2 Host的IPC消息处理函数
6.3 Host的进程内消息处理函数
6.4 Device的Bind子流程
6.5 Device的Init子流程
6.6 Device的PublishService子流程
6.7 Device的AttachDevice子流程
6.8 Device的IPC消息处理函数
7 用户态程序与内核态驱动的交互
7.1 用户态驱动框架的hdf_devmgr进程
7.2 启动hdf_devmgr进程
7.3 启动DevmgrServiceStub服务
8.1 HDI和驱动模型
8.2.1 HDI概述
8.2.2 HDI的声明和定义
8.2.3 驱动模型概述
9 代码部署和编译配置
9.1 序列化数据的交互
9.2 HdfIoService接口
9.3 消息机制的实现
9.4 驱动框架的关键结构体
9.4.1 DevmgrService和DevmgrServiceClnt
9.4.2 DevSvcManager和DevSvcManagerClnt
9.4.3 Host的HdfHostInfo和HostList
9.4.4 Host的DevHostService和DevHostServiceClnt
9.4.5 Host的DriverInstaller
9.4.6 Device的HdfDriverLoader
六、鸿蒙内核系统的安全特性
七、鸿蒙内核系统的实施案例
鸿蒙内核系统编译环境搭建
鸿蒙内核系统芯片适配
鸿蒙内核系统应用
超级终端理念、技术与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