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CART算法原理及Python实践

一、CART算法原理

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算法是一种用于分类和回归任务的决策树学习技术。它采用贪心策略递归地划分数据集,以构建一棵二叉决策树。CART算法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特征选择与数据划分

特征选择:CART算法在每次划分时,会选择最优的特征及其对应的划分点(对于连续特征)或划分值(对于离散特征)。对于分类任务,通常使用基尼指数(Gini Index)作为划分标准;对于回归任务,则使用均方误差(MSE)作为划分标准。基尼指数越小或均方误差越小,表示划分后的数据子集越纯或越接近真实值。

数据划分:根据选定的最优特征和划分点/值,将数据集划分为两个子集。这两个子集将作为新生成的子节点的训练数据集。

2. 递归构建决策树

从根节点开始,CART算法递归地对每个节点进行上述的特征选择和数据划分操作,直到满足停止条件。常见的停止条件包括:节点中的样本个数小于预定的阈值、节点样本的基尼指数小于预定的阈值(分类树)、没有更多特征可以选择等。

递归过程中,每个非叶子节点都会生成两个子节点,从而构建出一棵二叉决策树。

3. 剪枝处理

为了避免过拟合,CART算法会对生成的决策树进行剪枝处理。剪枝的目的是简化决策树的复杂度,提高其对未知数据的预测能力。

CART算法通常采用后剪枝技术,即首先生成一棵完全生长的决策树,然后从树的底端开始,逐步剪去一些子树,直到满足某个停止条件(如损失函数最小)。剪枝过程中,会计算剪枝前后的损失函数变化量,选择使得损失函数最小的剪枝策略。

4. 决策树的应用

构建完成的CART决策树可以用于分类或回归任务。对于分类任务,决策树会根据输入的特征值,沿着决策树的路径进行遍历,直到达到一个叶子节点,该叶子节点对应的类别即为预测结果。

对于回归任务,决策树同样会根据输入的特征值进行遍历,但叶子节点对应的是一个具体的数值预测结果。

总的来说,CART算法通过递归地构建二叉决策树,并结合剪枝技术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广泛应用的机器学习算法。

二、CART算法的Python实践

在Python中,使用CART算法的一个非常方便的方式是通过scikit-learn库,它提供了DecisionTreeClassifier(用于分类)和DecisionTreeRegressor(用于回归)两个类,这两个类都实现了CART算法。下面我将给出这两个类的简单使用示例。

1、分类任务(使用DecisionTreeClassifier)

首先,你需要安装scikit-learn库(如果你还没有安装的话):

pip install scikit-learn

然后,你可以使用以下代码进行CART分类树的实践: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 import tre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加载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X = iris.data

y = iris.target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3, random_state=42)

# 创建决策树分类器实例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gini', random_state=42)  # 使用基尼指数作为划分标准

# 训练模型

clf.fit(X_train, y_train)

# 预测测试集

y_pred = clf.predict(X_test)

# 评估模型(这里只是简单示例,你可以使用更复杂的评估方法)

accuracy = clf.score(X_test, y_test)

print(f'Accuracy: {accuracy}')

# 可视化决策树(可选)

plt.figure(figsize=(20,10))

tree.plot_tree(clf, filled=True, feature_names=iris.feature_names, class_names=iris.target_names)

plt.show()

2、回归任务(使用DecisionTreeRegressor)

对于回归任务,你可以使用DecisionTreeRegressor类,它的使用方式与DecisionTreeClassifier非常相似,只是目标变量y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

这里是一个简单的回归任务示例,但请注意,scikit-learn并没有内置用于回归任务的标准数据集,所以我们这里只是演示如何构建和训练模型: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Regressor

# 假设我们有以下简单的回归数据集(实际使用中,你需要从真实数据源加载数据)

X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10]])

y = np.array([2.7, 3.2, 3.8, 5.1, 5.9, 7.1, 7.9, 8.8, 9.2, 10.1])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3, random_state=42)

# 创建决策树回归器实例

regressor = DecisionTreeRegressor(random_state=42)

# 训练模型

regressor.fit(X_train, y_train)

# 预测测试集

y_pred = regressor.predict(X_test)

# 评估模型(这里你可以使用MSE、RMSE等回归评估指标)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

print(f'MSE: {mse}')

# 注意:由于决策树回归器的可视化比较复杂,这里不展示可视化代码。

# 如果你需要可视化决策树,可以考虑使用`export_graphviz`函数将树导出为DOT格式,然后用Graphviz软件查看。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使用了scikit-learn提供的数据集(对于分类)和自定义的简单数据集(对于回归)来演示如何使用CART算法进行分类和回归任务。在实际应用中,你需要从真实的数据源中加载数据,并进行适当的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


http://www.kler.cn/a/286718.html

相关文章:

  • 大模型应用与部署 技术方案
  • 一位前端小白的2024总结
  • Java实现简易银行账户管理系统
  • ubuntu k8s 1.31
  • WPF 引发类型为“System.Windows.Forms.AxHost+InvalidActiveXStateException”的异常 解决办法
  • 缓存之美:万文详解 Caffeine 实现原理(下)
  • Axure RP9安装教程(Pro版)
  • 为k8s准备docker 私有仓库 harbor
  • Scrum 敏捷模型、软件测试
  • Java中的String能存储多少字符?不可变吗?
  • 这才是老板喜欢的运营简历
  • three.js 编辑器,动画,着色器, cesium 热力图,聚合点位,大量点线面, 图层,主题,文字,等众多案例中心
  • OmniGraffle Pro for Mac 思维导图软件安装
  • 前端打包部署,Nginx服务器启动
  • 【protobuf】protobuf语法及序列化原理
  • 集成电路学习:什么是DMA直接内存访问
  • 虚幻5|技能栏UI优化(2)——优化技能UI并实现技能栏的拖拽操作
  • 日常工作中的AI助手
  • milvus多个Querynode,资源消耗都打在一个节点上
  • C语言6大常用标准库 -- 1.<stdio.h>
  • Day-01—QT项目的新建
  • 【大模型LLM第十一篇】微调自动化数据选择方式之MoDS
  • 不良信息公示
  • How can I change from OpenAI to ChatOpenAI in langchain and Flask?
  • 介绍一下最近很火的一款游戏黑神话悟空,以及国产游戏面临的挑战
  • AWS api数据信息获取(bot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