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设计模式 19 观察者模式

设计模式 19

  • 创建型模式(5):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 结构型模式(7):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装饰者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代理模式
  • 行为型模式(11):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解释器模式、迭代器模式、中介者模式、备忘录模式、观察者模式、状态模式、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访问者模式

文章目录

  • 设计模式 19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 1 定义
      • 2 结构
      • 3 示例代码
      • 4 特点
      • 5 适用场景
      • 6 总结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1 定义

观察者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当一个对象(被观察者)的状态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观察者)都会被通知并更新。这样一来,观察者模式实现了对象之间的松散耦合,使得一个对象的变化可以自动地传播到相关的对象。

2 结构

观察者模式包含以下角色:

  • 主题(Subject): 被观察的对象,维护着一组观察者对象的引用,提供注册、移除观察者的接口,并在状态发生变化时通知所有观察者。
  • 观察者(Observer): 定义一个更新接口,当收到通知时进行相应的更新操作。
  • 具体主题(ConcreteSubject): 具体的被观察对象,通常包含状态,当状态发生变化时,通知所有已注册的观察者。
  • 具体观察者(ConcreteObserver): 实现观察者接口,负责在状态变化时更新自身。

UML 类图

+---------------------------+         +-------------------+
|     Subject               | <------ |     Observer      |
+---------------------------+         +-------------------+
| + Attach(obs: Observer)   |         | + Update(): void  |
| + Detach(obs: Observer)   |         +-------------------+
| + Notify(): void          |               ^
+---------------------------+               |
        ^                                   |
        |                                   |
+-----------------------+             +-------------------+
| ConcreteSubject       |             | ConcreteObserver  |
+-----------------------+             +-------------------+
| - state: State        |             | - state: State    |
| + GetState(): State   |             | + Update(): void  |
| + SetState(State)     |             +-------------------+
+-----------------------+

3 示例代码

假设我们要实现一个天气站系统,天气站会记录当前的天气信息,并通知注册的显示设备(如手机应用、网站等)进行更新。

观察者接口

// 观察者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Observer
{
    void Update(string temperature, string humidity, string pressure);
}

主题接口

// 主题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Subject
{
    void RegisterObserver(IObserver observer);
    void RemoveObserver(IObserver observer);
    void NotifyObservers();
}

具体主题

// 具体主题
public class WeatherStation : ISubject
{
    private List<IObserver> _observers;
    private string _temperature;
    private string _humidity;
    private string _pressure;

    public WeatherStation()
    {
        _observers = new List<IObserver>();
    }

    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IObserver observer)
    {
        _observers.Add(observer);
    }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IObserver observer)
    {
        _observers.Remove(observer);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
        foreach (var observer in _observers)
        {
            observer.Update(_temperature, _humidity, _pressure);
        }
    }

    public void SetMeasurements(string temperature, string humidity, string pressure)
    {
        _temperature = temperature;
        _humidity = humidity;
        _pressure = pressure;
        NotifyObservers();
    }
}

具体观察者

// 具体观察者
public class PhoneDisplay : IObserver
{
    private string _temperature;
    private string _humidity;
    private string _pressur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temperature, string humidity, string pressure)
    {
        _temperature = temperature;
        _humidity = humidity;
        _pressure = pressure;
        Display();
    }

    public void Display()
    {
        Console.WriteLine($"Phone Display -> Temperature: {_temperature}, Humidity: {_humidity}, Pressure: {_pressure}");
    }
}

public class WebDisplay : IObserver
{
    private string _temperature;
    private string _humidity;
    private string _pressur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temperature, string humidity, string pressure)
    {
        _temperature = temperature;
        _humidity = humidity;
        _pressure = pressure;
        Display();
    }

    public void Display()
    {
        Console.WriteLine($"Web Display -> Temperature: {_temperature}, Humidity: {_humidity}, Pressure: {_pressure}");
    }
}

客户端代码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eatherStation weatherStation = new WeatherStation();

        IObserver phoneDisplay = new PhoneDisplay();
        IObserver webDisplay = new WebDisplay();

        weatherStation.RegisterObserver(phoneDisplay);
        weatherStation.RegisterObserver(webDisplay);

        weatherStation.SetMeasurements("30°C", "65%", "1013 hPa");

        weatherStation.RemoveObserver(phoneDisplay);

        weatherStation.SetMeasurements("28°C", "70%", "1012 hPa");
    }
}

运行结果

Phone Display -> Temperature: 30°C, Humidity: 65%, Pressure: 1013 hPa
Web Display -> Temperature: 30°C, Humidity: 65%, Pressure: 1013 hPa
Web Display -> Temperature: 28°C, Humidity: 70%, Pressure: 1012 hPa

在这个例子中,WeatherStation 是具体的主题,当天气数据发生变化时,它通知所有注册的观察者(如 PhoneDisplayWebDisplay)进行更新并显示新的数据。

4 特点

  • 优点:

    • 松散耦合: 观察者和主题之间是松散耦合的,观察者可以独立于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 动态更新: 观察者模式使得对象之间的通信更加灵活,可以动态添加或删除观察者,实时更新数据。

    • 符合开放-封闭原则: 可以在不修改现有代码的情况下,增加新的观察者。

  • 缺点:

    • 通知开销: 如果有大量的观察者,通知所有观察者可能会引起开销,影响性能。

    • 可能出现循环依赖: 如果观察者之间也相互依赖,可能会导致循环依赖问题,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5 适用场景

  • 事件处理系统: 当需要对某个事件发生时,触发多个对象的响应时,观察者模式非常适用。
  • 数据模型与视图同步: 在模型-视图架构中,当模型的数据变化时,需要通知视图更新显示,可以使用观察者模式。
  • 广播通信: 当一个对象的状态改变需要通知多个对象时,可以使用观察者模式。

6 总结

观察者模式通过定义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实现了对象间的松散耦合和动态通信。它允许对象自动通知相关的依赖对象并更新状态,非常适合用于事件驱动的系统和需要动态更新的场景。尽管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通知开销和复杂性管理,但它依然是实现对象间动态通信的强大工具。


http://www.kler.cn/news/294968.html

相关文章:

  • 【AIGC】AI编程工具合集及其特点介绍
  • 1-18 平滑处理——高斯滤波 opencv树莓派4B 入门系列笔记
  • 【LabVIEW学习篇 - 17】:人机交互界面设计01
  • 以后写代码都是AI自动写了,Cursor+Claude-3.5-Sonnet,Karpathy 点赞的 AI 代码神器。如何使用详细教程
  • 解决异步任务上下文丢失问题
  • 【Python】6.基础语法(6)文件
  • DataLoader使用
  • [数据集][目标检测]电动车头盔佩戴检测数据集VOC+YOLO格式4235张5类别
  •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 OpenCV与Matplotlib:灰度图像
  • 漫谈设计模式 [20]:解释器模式
  • 实战项目-快速实战-springboot dataway
  • linux 检查cpu 内存命令
  • Flutter基本组件Text使用
  • 嵌入式面试刷题
  • 商城系统的数据库
  • 电脑录屏杂音太大怎么办 电脑录屏杂音去除办法有哪些 解决录屏电流声等问题技巧与工具推荐
  • 如何选择国内大带宽服务器租用?
  • ❤《实战纪录片 1 》原生开发小程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一个vue重新回顾,好多年前写的
  • 常见的排序
  • Leetcode 152. 乘积最大子数组(Medium)
  • 通信工程学习:什么是ARQ自动重传请求
  • 【计算机视觉】语义分割输入图像尺寸
  •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及其在多项式乘法中的应用 —— 深入分析与 Python 实现
  • android AccessibilityService合法合规采集大众点评app商店商品详情(2024-09-02)
  • 【Qt笔记】QListWidget控件详解
  • 经济管理专业数据库介绍
  • 算法学习:模拟
  • Unity Adressables 使用说明(三)构建内容(Buil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