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机器学习】期望最大化算法的基本概念以及再高斯混合模型的应用

引言

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简称EM)算法是一种用于寻找包含不可观察随机变量的概率模型参数最大似然估计或最大后验估计的迭代算法

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期望最大化算法
    • 1.1 算法原理
      • 1.1.1 E-step(期望步骤)
      • 1.1.2 M-step(最大化步骤)
      • 1.1.3 重复
    • 1.2 算法步骤
    • 1.3 应用场景
    • 1.4 优点
    • 1.5 缺点
    • 1.6 示例(高斯混合模型)
    • 1.7 总结
  • 二、期望最大化算法在高斯混合模型的应用
    • 2.1 应用步骤
      • 2.1.1 初始化
      • 2.1.2 E-step(期望步骤)
      • 2.1.3 M-step(最大化步骤)
      • 2.1.4 迭代
      • 2.1.6 收敛
    • 2.2 注意事项
    • 2.3 总结
  • 三、Baum-Welch算法的特点
    • 3.1 无需完整数据
    • 3.2 迭代优化
    • 3.3 EM框架
    • 3.4 自适应
    • 3.5 收敛性
    • 3.6 计算复杂度
    • 3.7 适用于序列数据
    • 3.8 参数估计
    • 3.9 限制
    • 3.10 鲁棒性
    • 3.11 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期望最大化算法

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简称EM)算法是一种用于寻找包含不可观察随机变量的概率模型参数最大似然估计或最大后验估计的迭代算法。该算法广泛应用于统计和机器学习中,尤其是在处理缺失数据、混合模型或隐马尔可夫模型等问题时

1.1 算法原理

EM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迭代两个步骤来优化模型参数:期望步骤(E-step)和最大化步骤(M-step)

1.1.1 E-step(期望步骤)

  •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计算隐藏变量(或缺失数据)的期望值,基于当前模型参数的估计和观测数据
  • 更具体地,我们计算对数似然函数关于隐藏变量的期望值,这被称为Q函数(Q function)

1.1.2 M-step(最大化步骤)

  •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通过最大化Q函数来更新模型参数
  • 这相当于最大化关于隐藏变量的对数似然函数的下界(即Q函数),从而间接最大化观测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

1.1.3 重复

  • 这两个步骤交替进行,直到模型参数收敛到某个值

1.2 算法步骤

  1. 初始化:选择一组初始参数
  2. E-step:计算隐藏变量的后验概率或期望值
  3. M-step:最大化Q函数来更新参数
  4. 重复:重复E-step和M-step,直到参数的变化小于某个阈值或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

1.3 应用场景

  • 混合模型:如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用于聚类分析
  • 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建模
  • 因子分析:用于降维和潜在变量模型
  • 缺失数据:当数据集中的某些值缺失时,EM算法可以帮助估计这些缺失值

1.4 优点

  • 不需要完整的观测数据
  • 可以用于多种统计模型

1.5 缺点

  • 可能收敛到局部最优解
  • 计算复杂度可能较高

1.6 示例(高斯混合模型)

假设我们有一组观测数据,并假设这些数据是由多个高斯分布混合生成的。我们想估计这些高斯分布的参数(均值、方差)以及混合系数

  1. 初始化:为每个高斯分布的参数和混合系数赋予初始值
  2. E-step:计算每个观测数据点属于每个高斯分布的后验概率
  3. M-step:基于E-step得到的后验概率,更新每个高斯分布的参数和混合系数
  4. 重复:重复E-step和M-step,直到参数收敛

1.7 总结

EM算法是机器学习和统计推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为处理复杂统计模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期望最大化算法在高斯混合模型的应用

在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中,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 EM)算法用于估计模型参数,包括每个高斯成分的均值、协方差矩阵以及混合系数

2.1 应用步骤

2.1.1 初始化

  1. 选择高斯成分的数量 K K K
  2. 初始化均值 4\mu_k ,协方差矩阵 ,协方差矩阵 ,协方差矩阵\Sigma_k$和混合系数 π k \pi_k πk
    • 均值可以随机选择观测数据点,或者使用K-means算法的结果
    • 协方差矩阵可以初始化为单位矩阵或根据数据估计
    • 混合系数可以初始化为相等值,即 π k = 1 / K \pi_k = 1/K πk=1/K

2.1.2 E-step(期望步骤)

在每次迭代中,计算每个观测数据点 x i x_i xi属于每个高斯成分 k k k的后验概率 γ ( z i k ) \gamma(z_{ik}) γ(zik),其中 z i k z_{ik} zik是指示变量,表示第 i i i个数据点是否由第 k k k个高斯成分生成
γ ( z i k ) = π k N ( x i ∣ μ k , Σ k ) ∑ j = 1 K π j N ( x i ∣ μ j , Σ j ) \gamma(z_{ik}) = \frac{\pi_k \mathcal{N}(x_i | \mu_k, \Sigma_k)}{\sum_{j=1}^{K} \pi_j \mathcal{N}(x_i | \mu_j, \Sigma_j)} γ(zik)=j=1KπjN(xiμj,Σj)πkN(xiμk,Σk)
这里 N ( x i ∣ μ k , Σ k ) \mathcal{N}(x_i | \mu_k, \Sigma_k) N(xiμk,Σk) x i x_i xi在第 k k k个高斯成分下的概率密度函数

2.1.3 M-step(最大化步骤)

更新模型参数,以最大化观测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的下界(即Q函数)

  1. 更新均值 μ k \mu_k μk
    μ k = 1 N k ∑ i = 1 N γ ( z i k ) x i \mu_k = \frac{1}{N_k} \sum_{i=1}^{N} \gamma(z_{ik}) x_i μk=Nk1i=1Nγ(zik)xi
    其中 N k = ∑ i = 1 N γ ( z i k ) N_k = \sum_{i=1}^{N} \gamma(z_{ik}) Nk=i=1Nγ(zik)
  2. 更新协方差矩阵 Σ k \Sigma_k Σk
    Σ k = 1 N k ∑ i = 1 N γ ( z i k ) ( x i − μ k ) ( x i − μ k ) T \Sigma_k = \frac{1}{N_k} \sum_{i=1}^{N} \gamma(z_{ik}) (x_i - \mu_k)(x_i - \mu_k)^T Σk=Nk1i=1Nγ(zik)(xiμk)(xiμk)T
  3. 更新混合系数 π k \pi_k πk
    π k = N k N \pi_k = \frac{N_k}{N} πk=NNk
    其中 N N N是观测数据点的总数

2.1.4 迭代

重复E-step和M-step,直到以下条件之一满足:

  • 参数的变化小于某个预设的阈值
  • 达到了预设的迭代次数

2.1.6 收敛

当EM算法收敛时,得到的 μ k \mu_k μk Σ k \Sigma_k Σk π k \pi_k πk即为GMM的参数估计

2.2 注意事项

  • EM算法可能会收敛到局部最优解,因此通常需要多次随机初始化并选择最佳结果
  • 在某些情况下,协方差矩阵可能需要对角化或使用其他约束来保证其可逆性和数值稳定性

2.3 总结

通过EM算法,高斯混合模型可以用于聚类、密度估计、降维等多种机器学习任务。它在统计和机器学习领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特别是在处理具有潜在变量或混合分布的数据时

三、Baum-Welch算法的特点

Baum-Welch算法是期望最大化(EM)算法在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上的一个特定实现。它用于估计HMM的参数,即初始状态概率、状态转移概率和观测概率

3.1 无需完整数据

  • Baum-Welch算法不需要观测到隐藏状态的真实值,这对于许多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隐藏状态往往是不可观测的

3.2 迭代优化

  • 该算法通过迭代过程逐步优化HMM的参数,直到参数收敛到局部最优解

3.3 EM框架

  • 它遵循EM算法的基本框架,包括两个主要步骤:E-step(期望步骤)和M-step(最大化步骤)
    • E-step:计算隐藏状态的期望值,这通常涉及到前向-后向算法(Forward-Backward algorithm)
    • M-step:利用E-step得到的期望值来更新模型参数

3.4 自适应

  • 算法能够自适应地调整模型参数以更好地拟合训练数据

3.5 收敛性

  • 在大多数情况下,Baum-Welch算法能够保证收敛到一个局部最优解,尽管它可能不会找到全局最优解

3.6 计算复杂度

  • Baum-Welch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相对较高,特别是当状态空间和观测空间较大时

3.7 适用于序列数据

  • 该算法特别适用于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或序列标注问题,如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性标注等

3.8 参数估计

  • 它可以估计以下HMM参数:
    • 初始状态概率 π \pi π
    •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A A A
    • 观测概率矩阵 B B B(每个状态对应的观测概率分布)

3.9 限制

  • Baum-Welch算法假设HMM的参数在观测序列的长度上是固定的,这对于某些动态变化的模型可能不适用

3.10 鲁棒性

  • 该算法对于一些小的数据误差和模型假设的不完全准确性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3.11 总结

总结来说,Baum-Welch算法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用于处理涉及隐藏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可能只收敛到局部最优解,并且计算成本可能较高


http://www.kler.cn/news/306232.html

相关文章:

  • Go语言错误处理详解
  • Cubieboard2(一) 官方镜像使用与配置
  • 【LLM多模态】文生视频评测基准VBench
  • llama3论文阅读
  • 火箭动力原理精解【1】
  • 学习大数据DAY57 新的接口配置
  • AI学习指南深度学习篇-RMSprop的数学原理
  • Python 课程11-Web 开发
  • Android 10.0 mtk平板camera2横屏预览旋转90度横屏保存圆形预览缩略图旋转90度功能实现
  • 蓝桥杯3. 压缩字符串
  • 掌握远程管理的艺术:揭秘Python的pywinrm库
  • 【OJ刷题】双指针问题3
  • 通义灵码在Visual Studio上
  • spring-TransactionTemplate 编程式事务
  • C#笔记10 Thread类怎么终止(Abort)和阻止(Join)线程
  • SQLite的入门级项目学习记录(四)
  • [项目][WebServer][Task]详细讲解
  • python绘制3d建筑
  • flask-sqlalchemy的模型类两个表,既有一对一又有一对多的情况时,解决方法
  • SAP HCM HR_ABS_ATT_TIMES_AT_ENTRY 跨夜班不生效问题
  • 【MyBatis精讲】从入门到精通的详细指南:简化Java持久层操作的艺术
  • 开源 AI 智能名片小程序:开启内容营销新境界
  • Harmony Next 文件命令操作(发送、读取、媒体文件查询)
  • 【最佳实践】配置类封装-Async异步注解以及自定义线程池
  • 对操作系统(OS)管理和进程的理解
  • 28 线性表 · 栈
  • golang的GC(三色标记法+混合写屏障)学习笔记
  • 第一篇---滑动窗口最大值、前 K 个高频元素
  • 初识爬虫2
  • Linux删除SSH生成的密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