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的主要流程
DDD 开发流程分为模型的建立和模型的实现两大部分,接下来是具体的流程讲解以及流程图。
1. 模型的建立
- 捕获行为需求:在这一阶段,团队要识别系统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操作流程、功能需求以及每个功能由谁操作、会产生什么结果。我们可以通过 事件风暴(Event Storming)来捕获这些需求,从而生成系统的行为模型。
- 领域建模:在行为需求捕获之后,基于这些需求进行领域建模。这一步通过定义实体、值对象、聚合、领域服务等来构建领域模型,从而描述业务中的关键概念及其关系。领域建模是系统的核心,它对业务逻辑进行了抽象。
2. 模型的实现
- 架构设计:领域模型建立完成后,就进入到架构设计阶段。这里包括进程间架构(如微服务设计)和进程内架构(如分层架构)。进程间架构定义服务之间如何通信,进程内架构定义服务内部的职责划分。
- 数据库设计:基于领域模型和架构设计,设计数据库模式。聚合和实体将映射到数据库表结构,确保数据存储与业务逻辑保持一致。
- 代码实现:最后,根据领域模型和数据库设计,编写实际的代码实现系统功能。微服务架构下的每个服务可以独立实现并部署。
流程图
结论
DDD 的开发流程首先建立模型,描述业务需求和领域知识,之后通过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代码实现来将模型落地。这种方式确保了系统与业务的高度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