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OpenAI员工流失的背后:地盘争夺、倦怠、薪酬要求

近日,OpenAI的CTO Mira Murati宣布离职,同一天,首席研究官Bob McGrew、研究副总裁Barret Zoph也宣布离职。

据统计,这已经是2024年第11起OpenAI高管离职事件了。

至今,开启“ChatGPT时刻”的四位OpenAI领袖,只剩下CEO——Sam Altman挑大梁。其余三人中有两位离职,还有一位总裁Greg Brockman,正在“报复式”地享受他攒了九年的年假。

而OpenAI最初的十一位联创,至今也只剩下三位:总裁、CEO、以及机器人和机器学习领域专家Wojciech Zaremba。

自创立至今,这不是OpenAI第一次面对大规模内部分裂风波了,从Elon Musk“分手”,到Altman遭弹劾,再到如今高管各奔前程,OpenAI的内部斗争,一直没断过。

2018年第一次人事地震:对OpenAI又爱又恨的马斯克离开

OpenAI立项于2015年,支撑OpenAI成立的有十一位联合创始人,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首席架构师John Schulman、倾注人工智能教育的Andrej Karpathy,以及金主Elon Musk等等。

就在2018年,OpenAI陷入了一次大规模内部人事危机,这次危机的罪魁祸首,恰恰是OpenAI联创之一:“金主爸爸”Elon Musk。

这位可是名正言顺的OpenAI摇钱树:早在2015年门洛帕克的一顿晚宴上,OpenAI刚刚立项时,Musk就联合了多名著名企业家、知名企业和机构,给OpenAI送来了十亿美元的投资。OpenAI初创三年间,马老板又贡献了数千万美元的资金,还招募一群顶尖AI人才加入OpenAI。

不过,众所周知,马老板是出了名的AI怀疑主义——他总是担心AI发展过盛会毁灭人类。

另一边,Sam Altman则是典型的疯狂科学家——我就是要把那个最强的AI给研究出来,也就是最终实现AGI。

那这两个对立的思想是咋走到一块去的?

当时,微软和谷歌等大型企业也在研究AI,Musk与他们的高管聊天谈到AI风险问题时,大型公司的普遍思维是:我不care!

而Altman不一样啊,他是这样想的:虽然我要研究AGI,但是我跟那些大公司不同,我是打算开源的。如果最强的AI让一家公司独立掌控,那也太可怕了。

于是,再加上其他几位联创,11个人一拍即合,马老板出钱,其他人出力,OpenAI就这么水灵灵地诞生了~

而OpenAI的最初愿景,正是“以最有可能造福全人类的方式,开发人工智能的非营利组织”。谁也没有想到,几年后,这个愿景变成了打向OpenAI的回旋镖

一直到2018年,OpenAI一度陷入发展瓶颈期。因为非盈利组织的身份限制,再加上商业化进程难以推进,马老板估计是慌了,在想:我投了那么多钱,怎么连一点水花都没有?

于是,Musk在董事会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运营方案:让我来全权掌管并亲自运营OpenAI。

而这个方案,很快就遭到了董事会的拒绝,带头的恰恰是Sam Altman:我们不能让OpenAI成为Musk的“一言堂”。

其实,Musk早就有过类似的“前科”:在特斯拉,Musk成功以一名投资者的身份,把特斯拉真正的创始人兼第一任CEO——Martin Eberhard挤走了。而现在,Musk成了特斯拉的真正“话事人”,并想尽一切办法将原主的影响抹去……

OpenAI的董事们自然不会让Musk得偿所愿。但正是这次冲突,让OpenAI痛失多名大将。

2018年2月20日,Musk宣布离开OpenAI,还挖走了一位联创,Andrej Karpathy,送到特斯拉担任自动驾驶项目总负责人。另外,到了2023年,Musk创立了一个新的AI公司——xAI,正式与OpenAI交锋。这也是OpenAI第一次最大的内部纷争。

说实话,笔者还挺心疼Musk的,投了那么多钱,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最后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如果让现在的Musk重新选一次,不知道他还会选择离开吗?

2023年第二次内部纷争:Ilya强行弹劾Altman

说到OpenAI发家史,就不得不提一下Ilya Sutskever与Sam Altman的爱恨情仇。

Musk的事情告一段落后,OpenAI相继推出了GPT-2、GPT-3.5、GPT-4,生成式AI由此开始火爆全球,热度空前绝后,而OpenAI也相对平稳的运行了这么一段时间。

时间来到2023年年底,此时,OpenAI已收到大量微软的融资,微软占股49%。董事会组成成员有6人,分别是:CEO Sam Altman;总裁Greg Brockman;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以及三名外部董事。

说起来,Musk和Altman等人成立OpenAI,不就是为了避免大厂独吞AI成果吗,怎么现在OpenAI最大的股东还是微软?

回归正题,就是这样的董事会,出事了。

OpenAI迎来了第二次内部纷争:由Ilya领导了一次对Sam Altman发起的政变,将Altman与Greg Brockman踢出局。

这次政变是安全派的Ilya,针对进步派的Altman发起的一次激进攻击,而Brockman恰好又是Altman的忠实迷弟。但是要同时弹劾两个人,该怎么办呢?Ilya只有一个选择:提前与三位外部董事串通一气。

11月16日,Sam Altman收到了来自Ilya Sutskever发来的一条会议链接,表示要在第二天跟他聊一聊。此时,Sam Altman工作团队的成员,Mira Murati,已经得到了Altman将被解雇的消息,但Mira并没有通知Altman,具体为什么我们往下看。

11月17日中午的会议上,Altman参会时发现,除了Brockman,OpenAI其他董事全员到场,而Ilya代表董事会正式通知Sam:你被解雇了,并让其他董事会成员进行投票决议。Sam可以代表未出席的Brockman投票,但三名外部董事和Ilya早已串通好,结果4票通过,2票反对。Ilya成功将Altman打出局。 紧接着,Ilya立刻向Greg Brockman发出会议邀请,用同样的方式罢免了Brockman董事会身份,但保留了公司职务。

到下午,OpenAI正式官宣,Altman已经出局,由Mira Murati接任CEO。 Sam Altman也发推进行证实,而Greg Brockman转发了Altman的推文,表示会与Altman同进退,并宣布辞职。

这场政变,过程仅用了半天的时间。速度之快让OpenAI成员和股东们一脸懵逼。

不过,新的OpenAI董事会很快受到了舆论声讨,OpenAI内部大量人员表示对政变非常不满。截至11月18日,三名高级研究人员宣布辞职,同时还有很大数量的技术人员宣布“即将辞职”。第一大股东微软和第二大股东Thrive Capital表示:WTF?然后很快开始对OpenAI董事会施加压力。

在OpenAI之外,早就跟Altman结下梁子的Musk,却私下对这次政变表示支持,并发推文声称:“Ilya有着良好的道德底线,对权力没有兴趣。除非绝对有必要,否则他是不会采取这种极端行动的。”

然而,空有Musk声援是不够的,新董事会顶不住股东和人员流失等巨大的压力啊。于是事情出现了反转:11月18号,政变的第二天,临时的CEO Mira就开始邀请Sam Altman回公司谈判了。同时,Altman发帖称“自己很喜欢OpenAI的团队”,而Mira转发还点了爱心。

19日,Altman和Brockman回到OpenAI旧金山总部进行谈判。然而谈判破裂,Ilya宣布Altman不会回归OpenAI,临时CEO Mira意图使Altman回归的想法,也让Ilya很不满意,于是取消了Mira的临时职位,由Twitch联合创始人Emmett Shear接任CEO。

11月20日,微软开始有动作了,其CEO Satya宣布将Altman和Brockman招入微软。

眼看Sam回归无望,OpenAI员工开始疯狂离职跳槽微软。Ilya召开内部员工会,向大家介绍了新任CEO时,参加的员工现场怒怼Ilya,问为什么要如此随意地弹劾Altman。

同时,Mira开始倒戈,她在推特上发起一封公开信,强硬要求Ilya及其新董事会辞职,让Altman和Brockman回归,否则她也会跳槽微软。以及,OpenAI高管和员工们在推特起义:“OpenAI is nothing without its people”,舆论压力直逼新董事会。大量员工联合签名,超过95%的员工签署联合信辞职,成为商业史上最大的辞职运动。

新董事会终于承受不住压力,开始一系列骚操作:

  • 首先是Ilya公开忏悔:“我从未想过要伤害OpenAI,我会尽我所能让公司重新团结起来。” 新任CEO Emmett Shear也开始质疑董事会,表示如果不明确说明政变的原因,自己也会选择离职。

  • 另外,据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试图合并到竞争对手Anthropic公司中,但被对方果断拒绝。

Anthropic,与OpenAI走相同的大模型赛道,影响力仅次于OpenAI。其创始人Dario Amodei曾经是OpenAI的员工,他的核心观点就是“倾注观察AI道德和伦理风险”,与Altman理念相悖,于是2020年离职创立Anthropic。

至于OpenAI这波操作,很明显就是Ilya向Anthropic抛了一次橄榄枝,请Amodei同志对OpenAI发展未来“拨乱反正”。

但是,但是Anthropic不接这橄榄枝啊。

事情解决无果,Ilya只能向Altman低头。11月21日,OpenAI新董事会重新邀请Altman进行谈判,而Altman让自己的朋友,爱彼迎的CEO——Brian Chesky代表自己谈判。

谈判以Altman方胜利结束,Altman回归OpenAI担任CEO,并组建新董事会:成员包括Bret Taylor(担任主席)、Larry Summers和Adam D'Angelo。

最顶尖的AI公司之一,OpenAI,本次政变,从发动到翻盘时长仅106个小时, 让一众吃瓜群众属实有些应接不暇。

其中,微软真的赢麻了,Altman胜利后发推庆祝,表示会加强与微软的合作。此外,他还点名赞扬了Mira,暗指自己已经原谅了她,不会进行报复。

跟峰回路转的故事相比,深究这场政变背后原因,就会发现事情细思极恐。

不出意外的话,政变的原因很可能是:Ilya与Altman理念不和——Altman顺应微软的意见,一路推动OpenAI从非盈利组织转型商业化,并无视AI安全、激进冲击IPO。这是一次Altman和Ilya的理念对抗,也是AI史上最大的进步派与安全派、加速主义与安全主义的斗争。

Ilya是图灵奖得主Geoffrey Hinton的学生,他们都是典型的安全主义,AI安全与对齐是Ilya的观点核心:

“人类喜欢动物,并自发的保护他们的生存,但我们并不会在两个城市间修高速的时候,征求动物的许可,我们这么做只是因为我们很需要。如果在刚开始AI进化时,不能够让AI诞生无条件的爱,那么以AI自我进化的速度,人类终究无法掌控。”

23年7月时,Ilya就宣布要成立一个名为“超级对齐”的项目,目的就是让AI对人类产生无条件的爱。但是超级对齐还没实现,就爆发了此次弹劾,导火索大概是之前沸沸扬扬的“Ilya在OpenAI时看到了无法处理的先进模型”。

按时间线推断,当时Altman在APEC会议上曾有一次令人毛骨悚然的发言,暗示了OpenAI已经开发出了比GPT-4更强大、更先进的东西。现在想来大概是Q* 项目(也就是草莓模型,现在的OpenAI o1)。这个模型在当时,一度被认为是“迈出了接近AGI的第一步”。

在商业化突飞猛进的背景下,AI进步派与安全派逐渐产生了微妙的对立,本次政变,则是以Ilya为首的安全派第一次对进步派发起进攻的信号。

但很明显,AI发展没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初期的参与者们也相对比较纯粹,多数OpenAI员工都把精力倾注在研发上,没有明确安全or进步的倾向,也没有宏大到拯救人类命运的理想和路线,Ilya如此果断的弹劾,反而给员工们传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

这场政变,属实有些欧亨利了。

高层人事地震:联创仅剩3人

2024年,OpenAI又接二连三的发生高层人事变动。

似乎是被政变事件的后果给吓到了,为了防止OpenAI再度发生大规模罢工事件,现在OpenAI的高管离职,都要单独发一篇长文,公布前因后果。

  • 2月13日,OpenAI联创Andrej Karpathy宣布离职。此前,Karpathy被Musk挖走,从事于特斯拉自动驾驶领域,但他在2023年2月回到了OpenAI。

而这次离开OpenAI,Karpathy宣称原因是为自己的理想创业。7月份,他创办了一个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名为Eureka Labs,期望消除教育水平差距。

  • 5月14日: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策划了政变的Ilya Sutskever宣布离职。在离职前,Ilya一直在从事OpenAI的超级对齐工作;Ilya离职后,该团队也随之解散。

到6月份,Ilya宣布,联合创办了一家安全超级智能公司(Safe Super intelligence,简称SSI)。这个月他还筹集了10亿美元融资,用于开发安全超级智能系统,但此前该公司并没有任何产品。

  • 5月16日,OpenAI另一名高层,与Ilya共事的Jan Leike同样离职。在离职前,他痛批OpenAI,认为公司过快地发展AI却漠视AI安全的重要性。

于是5月月底,他就义无反顾地跳槽到Anthropic去了。

  • 8月6日,OpenAI联创John Schulman,跳槽加入竞争对手Anthropic。他在OpenAI中,领导了大模型后训练(post-training)的团队,在Ilya离职后还从事于对齐工作,现在他与Jan Leike在Anthropic又重新会合了。

当然Schulman也挽尊了一下:“并不是说OpenAI的对齐工作做得不够好……”

但很明显,被称为“ChatGPT架构师”的Schulman,如此重要的一号人物会离职退出,自然是与OpenAI的矛盾,到了不能化解的那一步……

  • 而雪上加霜的是,8月6日同一天,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宣布开始长期休假,并计划休假到年底;产品负责人Peter Deng,也宣布离开OpenAI。

Greg Brockman吐槽,自己已经9年没有好好放过假了……虽然ChatGPT还需要砥砺前行,但是我真的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有阴谋论的网友问,是不是跟Altman吵架了?你去放假了,还在任职的联创就只剩Altman,还有研究员Wojciech Zaremba了。而Zaremba是典型的不参与争斗的技术流,OpenAI不就成为Altman的一言堂了吗?

但是想想,好像Brockman本来就跟Altman就是一个阵营的?

  • 9月10日,OpenAI高级语音模式#Her项目负责人Alexis Conneau宣布离职,并计划独立创业。

  • 9月26日,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离职,称离职的原因是希望腾出时间做自己的的事。目前尚不知晓去向。

这位姐就是政变事件中,两头受气的临时CEO;另外,她还是今年OpenAI的GPT-4o发布会的主持人。

有网友怀疑,Mira的离职是Altman关于政变事件的报复。但笔者认为,时间线拉的太长了,解决速度如此之慢,不像Altman的行事风格(倒是像OpenAI实现期货的速度)。

  • Mira宣布离职几个小时后,OpenAI首席研究官Bob McGrew,以及研究副总裁Barret Zoph也陆续发文宣称离职。

感情OpenAI就是个人才输出机构啊,所有人都很牛,而每个人都可以在OpenAI以外的任何地方找到归宿(憋笑)。

说实话,除了Jan Leike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怨念以外,其他人的离职长文都没有实质性可以扒出来的内幕,但是仔细咬文嚼字的话,倒是能发现一些盲点:很多人感觉在OpenAI工作很累,尤其是Greg Brockman和Bob McGrew,大家都想拥有一些自己的时间。

大概总结一下的话,这些高层离职的原因基本上是:

  1. 理念不和

理念不和,说到底就是安全派与进步派之争。Altman是极致的AI进步派,想必,安全派在进步如此快的公司中待着,只会越来越内耗吧。此外,由于2023年的政变翻盘,安全派在OpenAI的地位也是日渐走低。

虽然Ilya在OpenAI中组起超级对齐团队倾注安全,但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资源支持;随着ILya离职,超级对齐团队也人走鸟散,安全团队更是成为OpenAI中最没地位的团队。

  1. 工作受气

这个就挺有意思的,根据外媒The Information对Altman的副手及共事成员的采访,很多人表示Altman并不是一个优秀领袖:

  • Altman有时会向其他人传达不准确信息,最后导致员工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

  • Altman喜欢先斩后奏,而不是先商议后执行。

在这种工作环境下,OpenAI成员不仅工作难以执行,还会窝一肚子火,但是出于对Altman报复自己的担心,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哑巴吃黄连;实在受不了了,也只能辞职。

  1. 加班push

这个得到了很多OpenAI工作人员的证实:Altman很喜欢给别人上压力,为了加快新研究投产落地,他经常要求员工一周工作6天,加班加点从早干到半夜,在OpenAI内部属于是常态。

怪不得在OpenAI待了9年的Brockman承受不住,打算放长假……另外工作了8年的McGrew跟同事吐槽,他觉得工作很累,家里有一个几乎没时间用的游泳池,他很想找个机会好好享受一次。

  1. 钱没给到位

这个是真的,OpenAI在创立之初就是一个非盈利组织,而随着OpenAI员工不断扩张,现在的OpenAI也不得不向盈利低头。

OpenAI的员工拿到的报酬是“薪资+股权”,但很多有能之士认为,自己拿到的报酬,与OpenAI蒸蒸日上的现状不匹配,遂申请加薪,或者售卖自己的利润份额,当然也有一部分人选择跳槽,追求高薪工作。

而今年5月,OpenAI被曝光出离职协议的一条霸王条款。协议要求离职员工终身不得针对OpenAI发表批评言论,甚至不允许暴露这份协议存在。如果离职员工拒绝在协议上签字,或违反协议,那么OpenAI将会回收该员工拥有的股权。

协议曝光后,一石激起千层浪。Altman赶紧撇清关系:“确有此事,但我不知道这件事,过去没有收回过股权,未来也不会这样干。”但外媒扒出一份相关协议,文件上赫然印着Altmam的大名,啪啪打脸。

在这次的离职潮中,Mira离职似乎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舆论风波,Altman不得不再次出面“嘴硬”解释:“领导层有变动很正常。”

有人搬出了政变时期的口号,反讽现在的Altman:你钻钱眼里了?现在你都众叛亲离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Altman正在OpenAI中排除异己,剩下的就都是Altman的心腹了。

Sam Altman:是关键先生,还是精致的骗徒?

OpenAI如此多的纷争旋涡中,有一个人贯穿全局,始终站在风口浪尖,他就是OpenAI的CEO、公司的灵魂角色,Sam Altman

反对Musk一言堂的,是他;被Ilya弹劾后翻盘的,是他;被高管们众叛亲离的,也是他。

在去年政变事件中,Altman还是OpenAI员工口中的“关键先生”,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当时有一个观点深入人心——没了Altman,OpenAI也活不久了。

然而时间回到当下,Ilya和Altman处境互换,现在轮到Altman陷入舆论旋涡了。目前最大的矛盾就是:Altman推崇的商业化策略,与OpenAI初衷、以及团队其他人的理念相悖。

今年2月底的时候,Elon Musk对OpenAI及Altman提起了一项诉讼,声讨Altman和Brockman欺骗了他,让他以为OpenAI是一家非营利组织。Musk指控,现在OpenAI公司和Altman已经背离了最初的使命。

这种指控并非空穴来风。Musk离开OpenAI后,OpenAI很快就面临一个难题:非营利组织的架构无法持续吸引顶级人才,无论是薪资期权还是资源环境,人才似乎没有选择OpenAI的理由。

为了摆脱非困境,Altman在ChatGPT推出之前,就创立了一个盈利实体OpenAI LP,试图解决为非营利组织名义下进行营利操作的问题。这家公司完全由OpenAI控制,但可以进行营利操作。

不得不承认,Altman的商业化策略,确确实实帮OpenAI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独立,也或多或少的刺激了技术的进步速度。

Ilya的政变,更是成为了Altman推动商业化策略的垫脚石。

如果说Ilya是理想主义的科学家,那Altman更像是现实主义的商人。此前这两个势力总是保持着微妙的平衡,随着Ilya董事会的全面倒台,天平逐渐向Altman方倾斜。在《大西洋月刊》上,它是这样写的:

在ChatGPT之后,赚取收入和利润的道路变得清晰,你再也无法为“理想主义研究实验室”的身份做辩护了。那里有客户正等着服务。

借着这一势头,OpenAI产品部门加速推进商业化的进程。2023年2月,付费版本的ChatGPT问世;3月份,OpenAI又推出了API工具;之后GPT-4问世,又一次刺激了人们的AI消费热情。

Altman尝到甜头后,越来越中意OpenAI产品的变现能力。说实话,如果我是Altman,我也会想尽办法利用这种变现能力的。

于是,Altman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9月26日,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计划将其核心业务重组为营利性公司,未来不再受非营利性董事会的控制。

对于OpenAI来说,最初的愿景——以最有可能造福全人类的方式,开发人工智能的非盈利组织——就像回旋镖一样打在这里了。

这也不是Altman第一次“行骗”了。

  1. 违背OpenAI初衷,走向商业化;

  2. 否认知晓离职协议霸王条款,却被扒出一份亲笔签名过的文件;

  3. 不向员工表达真实需求,工作流对接困难;

  4. Sora AI期货无限期延期;

  5. (更多事例欢迎补充)

但是你直接问他算不算违背了OpenAI初心,他会说:没有!

相关人士透露,OpenAI的新结构将类似于Anthropic和xAI,注册为公益性公司。这是一种营利性公司,旨在除了盈利之外还促进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同时,OpenAI将继续保留一个非营利部门,追求慈善目标并持有营利性公司的股份。

目前尚不清楚这个非营利部门的有什么独立使命,该不会是负责对齐任务吧?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太戏剧化了……

OpenAI一位发言人表示,其核心使命仍然是非营利组织,从未动摇过:

我们仍然专注于打造让所有人受益的人工智能,正如之前所述,我们与董事会合作,确保以最佳状态完成使命。非营利组织是我们使命的核心,并将继续存在。

9月26日,同样有媒体称OpenAI公司正商讨给Altman 7%的股权,这也会是Altman第一次获得OpenAI股份。

Altman知道后,跟员工们说“这很荒唐,别信”。

回到这一part标题的问题上,Altman到底是“关键先生”,还是“骗徒”?

我认为,虽然Altman的领导能力不被很多人认可,但Altman的炒作能力可是一流的啊。无论如何,站在OpenAI的角度来看,姑且给Altman打上“关键先生”的标签吧。

各位看官老爷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behind-openais-staff-churn-turf-wars-burnout-compensation-demands?rc=ayfylg
 https://weibo.com/6444741184/OyOPWaFSj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8490536
  https://www.tmtpost.com/7205148.html 


http://www.kler.cn/news/325479.html

相关文章:

  • 大模型+AIGC技术实操:GPT 大模型部署使用 AIGC实战落地方案
  • LeetCode讲解篇之3. 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
  • springboot异常(三):异常处理原理
  • 超详细的华为ICT大赛报名流程
  • golang学习笔记32——哪些是用golang实现的热门框架和工具
  • Android Webview和ScrollView冲突和WebView使用总结
  • 数仓建模:DataX同步Mysql数据到Hive如何批量生成建表语句?| 基于SQL实现
  • cuda程序编译流程
  • Uniapp 跨域
  • 超好用的10款视频剪辑软件,从入门到精通
  • 浅谈GDDRAM的三种寻址模式
  • DigitalOcean 全球负载均衡是什么?
  • DBMS-2.3 数据库设计(3)——数据库规范化设计实现(3NF、BCNF模式分解)
  • 【有啥问啥】具身智能(Embodied AI):人工智能的新前沿
  • 基于Python大数据可视化的民族服饰数据分析系统
  • 智能编辑器、版本控制与自动化脚本
  • Spring Boot入门指南——从零开始构建你的后端服务
  • 自动化check是不是测试?
  • YoloV8改进策略:BackBone改进|PoolFormer赋能YoloV8,视觉检测性能显著提升的创新尝试
  • 《大型 C++项目的代码组织与架构设计秘籍》
  • Mac系统Docker中SQLserver数据库文件恢复记录
  • 【Linux】fork入门级使用
  • 轻量级日志管理系统SpringBoot3+Loki+grafana的使用实例
  • 数字经济时代 知识产权发展新趋势
  • 排序算法的分析和应用
  • 前端性能初探
  • 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系统:智慧城市的守护者
  • string类的使用(上)
  • Maven-四、继承
  •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亲笔签数字笔迹AI识别技术在第二十四届工博会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