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进阶(一)--内存管理
更多精彩内容.....
🎉❤️播主の主页✨😘
Stark、-CSDN博客
本文所在专栏:
学习专栏C语言_Stark、的博客-CSDN博客
其它专栏:
数据结构与算法_Stark、的博客-CSDN博客
项目实战C系列_Stark、的博客-CSDN博客
座右铭:梦想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无论风雨多大,我们都要坚持不懈。
在前面,我们学习C语言的时候,我们就提到过内存的概念,介绍了内存的分区以及各个区域负责的事情,并且给出了一些内存函数使用。
C语言的内存知识_c语言内存-CSDN博客
本节我们主要是学习内存的管理。
一、内存分区模型
一般我们将内存划为四个或五个区,而真实的内存远远不止这四五个区。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内存分区的知识:
Ⅰ.栈区(stack):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
Ⅱ.堆区(heap):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动态内存申请和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操作系统回收。
Ⅲ.全局区(global)/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儿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儿区域,该区域在程序结束后由操作系统释放。
Ⅳ.常量区(const):字符串常量和其它常量的存储位置,程序结束后操作系统回收
Ⅴ.程序代码区(code):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下面我们给出一段代码进行一下简单的验证:
int g_a;//全局变量
int g_b;
static int s_g_a;//静态全局变量
static int s_g_b;
const int c_g_a=1;//全局常量
const int c_g_b=1;
const static int c_s_g_a;//静态全局常量
const static int c_s_g_b;
int main() {
cout << "全局变量" << endl;
cout << &g_a << endl;
cout << &g_b << endl;
cout << "静态全局变量" << endl;
cout << &s_g_a << endl;
cout << &s_g_b << endl;
cout << "全局常量" << endl;
cout << &c_g_a << endl;
cout << &c_g_b << endl;
cout << "静态全局常量" << endl;
cout << &c_s_g_a << endl;
cout << &c_s_g_b << endl;
int l_a;//局部变量
int l_b;
cout << "局部变量" << endl;
cout << &l_a << endl;
cout << &l_b << endl;
const int c_l_a=1;//局部常量
const int c_l_b=1;
cout << "局部常量" << endl;
cout << &c_l_a << endl;
cout << &c_l_b << endl;
static int s_l_a;//静态局部变量
static int s_l_b;
cout << "静态局部变量" << endl;
cout << &s_l_a << endl;
cout << &s_l_b << endl;
const static int c_s_l_a;//静态局部常量
const static int c_s_l_b;
cout << "静态局部常量" << endl;
cout << &c_s_l_a << endl;
cout << &c_s_l_b << endl;
//字面量(字符串常量)
cout << "字面量地址:" << &("123") << endl;
return 0;
}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本次运行时,全局区的数据全部在00007FF69DC5开头的内存地址处,并且静态区的也是放在了这段内存中,而且:变量在+F1+段,常量在+BB+段。另外不被const修饰的普通常量(字符串字面量)的地址也存在了00007FF69DC5这段内存中,且在+C010处。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大致就是这么一个分布。
Linux系统由操作系统预留空间,一般默认8M,Windows系统由编译器预留空间,其中VC++一般默认1M。当我们使用栈区空间时,都是比较节俭的,所以我们程序员一般会主动向堆区申请空间,以免栈溢出。
如果把内存分为四个区的话,一般不包括常量区。而其它四区的建立流程是:
流程说明:操作系统把物理硬盘代码load到内存=>操作系统把c代码分成四个区=>操作系统找到main函数入口执行。
二、函数调用模型
C语言的函数-CSDN博客
在上面将函数的时候我们提过函数栈帧的概念。那么这就是函数调用的模型。学好之后对函数的递归学习有很大帮助哦。
1、 一个主程序有n个函数组成,C++编译器会建立有几个堆区?有几个堆区?
2、函数嵌套调用时,实参地址传给形参后,C++编译器如何管理变量的生命周期?
分析:通过函数fa(),调用函数fb(),通过参数传递的变量,内存空间能用嘛?
三、内存管理
在前文的内存知识章节我们只说了内存函数,没有说内存管理函数。对于C语言,内存管理函数包括:malloc,realloc,calloc,以及free四个。包含在头文件<stdlib.h>中。
1.malloc()函数
用处:申请堆区空间
函数原型:void* malloc(size_t _Size)
函数解析:参数是需要申请的空间字节大小,返回值是void*类型的指针,方便类型转换为其他类型的指针。
使用例子:
int *p=(int*)malloc(sizeof(int)*5);//申请能存放五个int类型数据的空间
//相当于一个存在于堆区的数组int [5],但不是。
2.realloc()函数
用处:申请的空间不足,需要扩容
函数原型:void* realloc(void *_Block,size_t _Size)
函数解析:void*的用处全都是方便类型转换,_Size是字节大小。_Block是需要扩容的指针
使用例子:
int * p=(int*)malloc(sizeof(int)*4);
for(int i=0;i<4;i++){
p[i]=i;
}
//此时我想对p[4]进行赋值,明显已经越界了,那我就扩容
p = (int*)realloc(p,sizeof(int)*8);
p[4]=15;
3.calloc()函数
用处:开辟空间的同时,赋予一定数量的内存一个初始默认值
函数原型:void* calloc(size_t _Count,size_t _Size)
函数解析:类似于malloc,不过参数多了一个_Count,这个参数的意思是,在申请空间的同时,为前Count块内存赋予初始默认值。
使用例子:
int n;cin>>n;//准备开辟多少 个 空间。
int *p=(int*)calloc(n,sizeof(int)*n);//个数*每个所占字节=总字节
for(int i=0;i<n;i++){
cout<<p[i]<<" ";
}
4.free()函数
用处:释放申请的堆区空间
函数原型:void free(void* _Block)
函数解释:将_Block指向的堆区空间进行释放。
使用例子:
free(p);//p为上面申请的指针的任意一个
初识new与delete
C++中的new运算符和delete运算符用于在堆上动态分配和释放内存。堆上的内存由程序员手动管理,可以在程序的任意位置进行分配和释放。
new运算符的语法如下:
new type;
new type[size];
其中,type可以是任意的数据类型,size是一个整数,表示要分配的数组大小。
new运算符会在堆上分配一块内存,并返回一个指向该内存的指针。如果分配成功,new运算符将返回一个指向type的指针;如果分配失败,new运算符将抛出std::bad_alloc异常。
例如,下面的代码分配了一个int数组:
int* arr = new int[10];
delete运算符的语法如下:
delete ptr;
delete[] ptr;
其中,ptr是由new运算符返回的指针。
delete运算符会释放ptr指向的内存,并调用析构函数来销毁对象(如果有的话)。如果ptr为nullptr,则delete运算符不会进行任何操作。
如果ptr是由new[]运算符返回的指针,则必须使用delete[]运算符来释放内存。如果使用delete运算符来释放由new[]分配的内存,行为是未定义的。
例如,下面的代码释放了前面分配的int数组:
delete[] arr;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new运算符分配的内存必须使用delete运算符来释放,否则就会出现内存泄漏。同样地,使用new[]运算符分配的数组必须使用delete[]运算符来释放。
另外,还可以使用placement new运算符在已经分配的内存上构造对象,以及使用delete运算符销毁对象并释放内存。但这种用法相对较少见,一般只在特定场景下使用。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new与delete
运算符:
#include <iostream>
class MyClass {
public:
MyClass(int val) : value(val) {
std::cout << "Constructor called: " << value << std::endl;
}
~MyClass() {
std::cout << "Destructor called: " << value << std::endl;
}
private:
int value;
};
int main() {
// 动态分配单个对象
MyClass* obj = new MyClass(10);
// 动态分配数组
MyClass* arr = new MyClass[3] { MyClass(1), MyClass(2), MyClass(3) };
// 释放单个对象
delete obj;
// 释放数组
delete[] arr;
return 0;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简单的类MyClass
,并展示了如何使用new
运算符分配内存和delete运算符释放内存。
剖析new与delete
(本段内容为转载:深入理解C++ new/delete, new []/delete[]动态内存管理 - tp_16b - 博客园)
在C语言中,我们写程序时,总是会有动态开辟内存的需求,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到用malloc/free 去从堆里面动态申请出来一段内存给我们用。但对这一块申请出来的内存,往往还需要我们对它进行稍许的“加工”后即初始化 才能为我们所用,虽然C语言为我们提供了calloc来开辟一段初始化好(0)的一段内存,但面对象中各是各样的数据成员初始化,它同样束手无策。同时,为了保持良好的编程习惯,我们也都应该对申请出来的内存作手动进行初始化。
对此,这常常让我们感到一丝繁琐,于是到了C++中就有了new/delete, new []/delete[] 。用它们便可实现动态的内存管理。
在C++中,把int 、char..等内置类型的变量也看作对象,它们也是存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只是通常对它们,系统调用了默认的构造函数来初始化以及默认的析构(编译器优化)。所以new int、new int(3)看起来和普通的定义好像没什么区别。 但对于自定义类型的对象,此种方式在创建对象的同时,还会将对象初始化好;于是new/delete、new []/delete []方式管理内存相对于malloc/free的方式管理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因为它们能保证对象一被创建出来便被初始化,出了作用域便被自动清理。
* malloc/free只是动态分配内存空间/释放空间。而new/delete除了分配空间还会调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进行初始化与清理(清理成员)。
* 它们都是动态管理内存的入口。
* malloc/free是C/C++标准库的函数,new/delete是C++操作符。
* malloc/free需要手动计算类型大小且返回值w为void*,new/delete可自动计算类型的大小,返回对应类型的指针。* malloc/free管理内存失败会返回0,new/delete等的方式管理内存失败会抛出异常。
四、常见内存错误
1.内存泄露
概念:内存泄漏(Memory Leak)是指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未能释放已经分配的内存空间,从而导致可用内存减少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存泄漏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程序崩溃。
内存泄漏一般发生在以下情况下:
-
动态分配内存但未释放:使用如
malloc/new
(在C/C++中)申请内存后,如果没有相应的free/delete
调用便不会释放这块内存。 -
引用计数错误:在使用引用计数管理内存的情况下,如果对象之间形成循环引用,可能导致对象的内存无法释放。
-
不适当地存储指针:程序在某个数据结构中存储了对动态分配内存的指针,但在不再需要该数据结构时,没有释放内存。
为防止内存泄漏,开发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智能指针(在C++中,可自动管理内存)。
- 定期检查和分析代码,寻找潜在的内存泄漏。
- 使用内存检测工具(如Valgrind等),识别和报告内存泄漏问题。
- 确保在不再需要对象时适时释放内存。
总结:申请的内存空间没有被释放掉。及时发现和修复内存泄漏问题,可以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性能。
2.栈溢出
概念:栈溢出(Stack Overflow)是一种运行时错误,发生在程序使用的栈空间超过了栈所分配的大小时。栈是用于存储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信息的一块内存区域,每当一个函数被调用时,相关的局部变量和返回地址等信息会被压入栈中;当函数执行完毕时,这些信息会被弹出栈外。
栈溢出的常见原因包括:
-
深度递归:当一个函数递归调用自身且没有适当的终止条件时,可能导致栈帧不断增加,最终消耗完分配给栈的内存。
-
过大的局部变量:在函数中声明过大的数组或数据结构,也可能导致栈空间不够。
-
无限循环或错误的循环逻辑: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循环体中的函数调用未能适当退出,也可能引发栈溢出。
栈溢出会导致程序崩溃,通常会触发操作系统的保护机制,从而抛出异常或错误信息。为防止栈溢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避免不必要的深度递归:使用迭代法替代递归,或者优化递归算法以减少栈深度。
-
合理使用局部变量:尽量避免在栈上使用过大的数据结构,考虑使用堆分配(如动态分配内存)。
-
监测和调试用:使用调试工具跟踪栈的使用情况,识别潜在的栈溢出风险。
-
控制递归深度:合理设计递归的深度和适当的退出条件。
总结:存在栈区的数组开辟太大,递归层次太深。有效减少栈溢出的发生,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越界访问与野指针
越界访问:在数组或存储块的边界之外进行读或写操作。可能导致数据损坏或安全漏洞。
野指针:访问未初始化的指针会导致不可预测的行为,因为它指向未知的内存区域。
4.双重释放与悬挂指针
悬挂指针:指向已经释放的内存地址的指针。使用这种指针进行访问会导致未定义行为。悬挂指针通常是在调用delete
或free
后未将指针置为nullptr
导致的。
双重释放:指同一块内存被delete
或free
多次释放,这会导致未定义行为,甚至程序崩溃。
5.其他情况
其它情况还包括:使用new而不配对delete,使用malloc而不配对free,或者使用new开辟多块空间没有使用delete[]。
不当使用智能指针:虽然智能指针(如std::unique_ptr
和std::shared_ptr
)可以帮助管理内存,但不正确的使用仍然可能导致悬挂指针、循环引用(在std::shared_ptr
中)等问题。
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