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类间方差,分割地物

类间方差(Inter-class Variance)是用于图像分割中的一种统计量,特别是在使用Otsu方法进行阈值选择时。它衡量的是分割后两个类别(通常是前景和背景)之间的分离程度。类间方差越大,说明两个类别之间的差异越大,分割效果越好。

为了简单解释类间方差,我们可以举一个数值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一维的灰度图像,其像素值如下:

像素值:1, 2, 3, 4, 5, 6, 7, 8, 9

我们想要用一个阈值将这个图像分成两类。假设我们选择的阈值是4(这个值不是通过Otsu方法得到的,只是为了举例)。

那么,分类后的两个类别是:

类别1(低于阈值):1, 2, 3, 4
类别2(高于阈值):5, 6, 7, 8, 9

接下来,我们计算每个类别的均值和整个图像的均值:

类别1的均值(μ1):(1+2+3+4)/4 = 2.5
类别2的均值(μ2):(5+6+7+8+9)/5 = 7
整个图像的均值(μ):(1+2+3+4+5+6+7+8+9)/9 = 5

然后,我们计算类间方差σ²_B:

σ²_B = ω1 * (μ1 - μ)² + ω2 * (μ2 - μ)²

其中,ω1和ω2是两个类别的权重(即类别中的像素数占总像素数的比例)。

在这个例子中:

ω1 = 4/9, ω2 = 5/9

所以,

σ²_B = (4/9) * (2.5 - 5)² + (5/9) * (7 - 5)²
= (4/9) * (-2.5)² + (5/9) * 2²
= (4/9) * 6.25 + (5/9) * 4
= 25/9 + 20/9
= 45/9
= 5

这个值(5)就是当阈值为4时的类间方差。Otsu方法会遍历所有可能的阈值,找到使类间方差最大的那个阈值作为最终的分割阈值。

请注意,这个例子是为了简单说明类间方差的概念,而Otsu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会考虑更复杂的图像数据和统计特性。


http://www.kler.cn/news/353390.html

相关文章:

  • Java 实现协同过滤算法推荐算法
  • leetcode day3 1+14+15
  • word表格跨页后自动生成的顶部横线【去除方法】
  • 【人工智能-初级】第6章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浅显易懂的介绍及Python实践
  • 【java】抽象类和接口(了解,进阶,到全部掌握)
  • 为您的 WordPress 网站打造完美广告布局 A5广告单元格插件
  • 基于SSM的医院药品管理系统
  • 【人工智能-初级】第2章 机器学习入门:从线性回归开始
  • 【C语言】文件、结构体综合应用:小型学生成绩管理
  • Qt:图片文字转base64程序
  • 云栖实录 | 智能运维年度重磅发布及大模型实践解读
  • Docker配置网站环境
  • Redis 消息队列:实现、操作与性能优化
  • 【SSM详细教程】-01-Spring容器以及配置详解
  • C#从零开始学习(Head First C#)
  • 【论文阅读笔记】The Chubby lock service for loosely-coupled distributed systems
  • Spring Boot环境下的大创项目协作工具
  • 2024ideaUI切换和svn与git的切换
  • Floyd
  • 文本语义检索系统的搭建过程,涵盖了召回、排序以及Milvus召回系统、短视频推荐等相关内容
  • C++ | Leetcode C++题解之第476题数字的补数
  • ThinkPHP 3.2 + Nginx 页面404问题
  • 可以在桌面上用的倒计时提醒app下载
  • 什么是NLP?
  • 完全指南:如何高效进行业务应用开发?
  • 解决VScode(Visual Studio Code)中的乱码问题. 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