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DS几大常见排序讲解和实现(中)(14)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希尔排序( 缩小增量排序 )
    • 基本思想
    • 实现思路
    • 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
    • 总结
  • 二、选择排序
    • 基本思想
    • 实现思路
    • 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
    • 总结
  • 三、堆排序
  • 四、冒泡排序
    • 基本思想
    • 实现思路
    • 总结
  • 五、归并排序
    • 基本思想
    • 实现思路
    • 总结
  • 六、计数排序
    • 基本思想
    • 总结
  • 总结


前言

  承上启下,正文开始!


一、希尔排序( 缩小增量排序 )

  希尔排序是一种基于插入排序的算法,通过引入增量的概念来改进插入排序的性能

基本思想

  通过预排序使得无序接近有序序列,大体流程:先选定一个整数gap,将待排序序列中所有记录分组,所有距离为gap记录分在同一组,并对每一组记录进行排序,重复上述分组和排序的工作(gap不断缩小),当gap到达1,此时记录已经接近有序,最后整体进行插入排序,使得记录排好序

gap为1的时候,其实就已经退化为直接插入排序

实现思路

  gap就是增量,我们发现根据当前增量,数组被分为gap个子序列,这些子序列的元素在原数组中间隔着固定的增量。对每个子序列应用插入排序,因为gap一开始很大,最后才慢慢变回1,说明一开始如果升序且小数据在后面,能被很快的移动到前面,从而达到降低时间复杂度的目的,这也是我们优化的一种体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合理设置增量的前提下,一个数组一共可以分裂成增量个子序列,且每个子序列上相邻元素之差为增量

 我们以上图为例子,5个子序列分别是:

子序列1: 9,4
子序列2: 1,8
子序列3: 2,6
子序列4: 5,3
子序列5: 7,5

 然后对每个子序列进行独立的插入排序:

子序列1排序后:4,9
子序列2排序后:1,8
子序列3排序后:2,6
子序列2排序后:3,5
子序列3排序后:5,7

 一趟排序之后的数组:

4 1 2 3 5 9 8 6 5 7

 我们发现走了一轮希尔排序后,数组并不是完全有序,但是已经更接近有序了,接着就可以减小增量了!

 但是如何减小增量?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

gap /= 2,保证了无论gap初始值多少,最后都能变为1,完成直接插入排序
gap = gap / 3 + 1; 因为如果gap为2的时候,在/3就直接等于0了,没有完成直接插入排序

 所以单独一个子序列排序:

int gap;
int end;
int tmp = a[end + gap];
while (end >= 0)
{
	if (a[end] > tmp)
	{
		a[end + gap] = a[end];
		end-=gap;
	}
	else
    {
		break;
    }
}
a[end + gap] = tmp;

与直接插入代码不同的是,这里对end所加减的均为gap
如若不理解,请画图!!

 单趟排序实现:

//这里for循环的条件为 i < n-gap 防止数组越界
int gap;
 
for (int i = 0; i < n-gap; i += gap)
{
	int end = i;
	int tmp = a[end + gap];
	while (end >= 0)
	{
		if (a[end] > tmp)
		{
			a[end + gap] = a[end];
			end -= gap;
		}
		else
        {
			break;
	    }
    }
	a[end + gap] = tmp;
}

 全部子序列排序:

//外层循环(for (int j = 0; j < gap; j++))意在对每个以gap为间隔的分组进行遍历
int gap;
for (int j = 0; j < gap; j++)
{
	for (int i = j; i < n - gap; i += gap)
	{
		int end = i;
		int tmp = a[end + gap];
		while (end >= 0)
		{
			if (a[end] > tmp)
			{
				a[end + gap] = a[end];
				end -= gap;
			}
			else
            {
				break;
		    }
       }
		a[end + gap] = tmp;
	}
}

  上述代码的三层循环着实不太美观,于是我们换一种思路,不再排完一个子序列再排另外一个子序列,因为每个子序列之间不会产生交互,于是我们把 i += gap,改为i++,并且脱去最外层的循环

//这时候就变成了统一排完每个子序列的同一个位置的元素后,再排下一个位置的元素
//比如n为10,gap为5,那么有5个子序列,这里就是统一排完5个子序列的第二个元素后,完成循环跳出
for (int i = 0; i < n - gap; i++)
{
	int end = i;
	int tmp = a[end + gap];
	while (end >= 0)
	{
		if (a[end] > tmp)
		{
			a[end + gap] = a[end];
			end -= gap;
		}
		else
        {
			break;
	    }
    }
	a[end + gap] = tmp;
}	

  那么我们还要思考这个gap应该如何取值?

首先,还是要有这个意识:
gap越大,大的值更快调到后面,小的值更快调到前面,越不接近有序。
gap越小,大的值更慢调到后面,小的值更慢调到前面,越接近有序。
当gap为1,就是直接插入排序。

  因此,gap的值应该不是固定的,应该随着n的值而变化,这里我建议先设计为n,进入循环后再 gap /= 2,循环条件为gap > 1

void ShellSort(int* arr, int n)
{
    // 预排序,接近有序
    // 直接插入排序,有序
    // 越大的数越快跳到后面,越小的数越快跳到前面
    int gap = n;
    while (gap > 1){
        gap /= 2;
        for (int i = 0 ; i < n - gap ; i++){ // 减少for循环的个数,每次对不同组进行预排序
            int end = i;
            int tmp = arr[end + gap];

            while (end >= 0){
                if (arr[end] > tmp){
                    arr[end + gap] = arr[end];
                    end -= gap;
                }
                else {
                    break;
                }
                arr[end + gap]  = tmp;
            }
        }
    }
}

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

  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并不固定,它依赖于所选择的间隔序列(增量序列)。直到今天,已经有多种不同的间隔序列被提出来,每种都有自己的性能特点

数据结构(C语言版)》— 严蔚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结构-用面相对象方法与C++描述》— 殷人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空间复杂度为O(1),在原数组上操作,时间复杂度为O(N^1.25) 到 O(1.6* N^1.25)

总结

  1. 时间复杂度:O(N²) -> 很复杂,有多种可能
  2. 空间复杂度:O(1)
  3. 稳定性:不稳定
  4. 复杂性:简单

二、选择排序

基本思想

  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比较排序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每一轮中选出当前未排序部分的最小(或最大)元素,然后将其放置到未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这个过程一直重复直至整个数组被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现思路

  1. 从数组的当前未排序部分选择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
  2. 将这个最小(或最大)元素与未排序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
  3. 然后从剩余未排序的元素中继续这个过程,将每一次找到的最小(或最大)元素放到未排序序列的开始
  4. 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整个数组的所有元素都被排为有序状态

  其实我们还可以再优化一下,既要找到最小,又要找到最大,然后一个跟头交换,一个跟尾交换,这样能有一个常数级别的优化

void Swap(int* p1, int* p2)
{
	int tmp = *p1;
	*p1 = *p2;
	*p2 = tmp;
}
void SelectSort(int a[], int n)
{
	int begin = 0;
	int end = n - 1;
	while (begin < end)
	{
		int maxi = begin;//找最大值的下标
		int mini = begin;//找最小值的下标
		for (int i = begin + 1; i <= end; i++)
		{
			if (a[i] < a[mini])
			{
				mini = i;
			}
			if (a[i] > a[maxi])
			{
				maxi = i;
			}
		}
		Swap(&a[begin], &a[mini]);
		Swap(&a[end], &a[maxi]);
		begin++;
		end--;
	}
}
  1. 首先初始化两个索引begin和end,分别代表当前未排序序列的开始和结束位置。
  2. 进入一个循环,条件是begin < end,确保在数组中还有未排序的元素。
  3. 遍历一遍序列,找到最大元素和最小元素的下标。
  4. 将最小元素与序列的始端交换,最大元素与序列的尾端交换。
  5. 更新begin与end

可是我们要思考这样书写会不会有问题,事实上是有的:

因为这里我们是首先进行最小元素与首位置更换,再进行最大元素与末尾更换,如果我的最大元素就在首位置就会有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来找到了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下标,头跟最小值交换位置,最大值被交换走了,可是最大值的下标还是没变,仍然指向头,所以要加个判断,如果最大值是begin的话,我们把最大值的下标改为最小值的下标

void Swap(int* p1, int* p2)
{
	int tmp = *p1;
	*p1 = *p2;
	*p2 = tmp;
}
void SelectSort(int a[], int n)
{
	int begin = 0;
	int end = n - 1;
	while (begin < end)
	{
		int maxi = begin;//找最大值的下标
		int mini = begin;//找最小值的下标
		for (int i = begin + 1; i <= end; i++)
		{
			if (a[i] < a[mini])
			{
				mini = i;
			}
			if (a[i] > a[maxi])
			{
				maxi = i;
			}
		}
		Swap(&a[begin], &a[mini]);
		//最大值的位置跟最小值重合
		//mini被换到maxi位置时  原本的最大值则是mini
		if (maxi == begin)
			maxi = mini;
		Swap(&a[end], &a[maxi]);
 
		begin++;
		end--;
	}
}

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

  对于时间复杂度来说,最好、平均、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n^2),因为不管数组的初始顺序如何,选择排序都需要比较所有未排序的元素来找到最小(或最大)的元素,并执行这个过程 n-1 次(对于 n 个元素的数组),每次选择操作需要比较的次数从 n-1 次减少到 1 次

  对于空间复杂度来说,选择排序是一种原地排序算法,除了输入数组外,它只需要有限的几个变量(比如,用于存储最小元素下标的变量和循环计数器)。因此,它的空间复杂度为常数空间O(1)

总结

  1. 选择排序思考非常好理解,但是效率不是很好。实际中很少使用。
  2. 时间复杂度:O(N^2)
  3. 空间复杂度:O(1)
  4. 稳定性:不稳定
  5. 复杂性:简单

三、堆排序

  直接参考前文就行:

堆排序的讲解

void AdjustDown(int* arr, int n, int parent)
{
    // 假设法先选出大的孩子
    int child = parent * 2 + 1;
    while (child < n) {
        if (child + 1 < n && arr[child] < arr[child + 1]){ // child + 1 < n是为了防止右孩子越界
            child += 1;
        }
        if (arr[child] > arr[parent]){
            Swap(&arr[child], &arr[parent]);
            parent = child;
            child = parent * 2 + 1;
        }
        else {
            break;
        }
    }
}

void HeapSort(int* arr, int n)
{
    // 要升序,建大堆
    for (int i = (n - 2) / 2 ; i >= 0 ; i--){
        AdjustDown(arr, n, i);
    }

    int end = n - 1;
    while (end > 0){
        Swap(&arr[0], &arr[end]);
        AdjustDown(arr, end, 0);
        end--;
    }
}
  1. 堆排序使用堆来选数,效率就高了很多。
  2. 时间复杂度:O(N*logN)
  3. 空间复杂度:O(1)
  4. 稳定性:不稳定

四、冒泡排序

基本思想

  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当不满足某一条件时,发生相邻元素的交换,直到整个序列有序为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序列中两个相邻元素进行比较,当满足条件发生交换操作,导致最小或大元素放到后面位置,不断重复该过程,直到有序

实现思路

  我们的目的是直到有序就停下来,但是上面的逻辑是地毯式查找,对此我们需要设置一个标识变量去标识是否有序,如果不需要交换说明有序直接退出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 0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for (int i = 0; i < sz; i++)
	{
		scanf("%d ", &arr[i]);///输入数据
	}
	int tap = 0;
	for (int i = 0; i < sz - 1; i++)
	{
        int flag=1;
		for (int j = 0; j < sz - 1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ta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ap;
                flag=0;
			}
		}
        if(flag==1)
        {
          break;
        }
	}
	for (int 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i]);//打印数据
	}
	return 0;
}

总结

  1. 冒泡排序是一种非常容易理解的排序
  2. 时间复杂度: O (N2)
  3. 空间复杂度: O(1)
  4. 稳定性:稳定

五、归并排序

基本思想

  归并排序(MERGE-SORT)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间有序。若加你个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二路归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现思路

  其实你猜一下就知道这里肯定还要运用到递归~哈哈!

  归并排序主要是通过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那么将已有序的左右子树得到完全有序的根序列,完成这项操作还需要借助一块空间完成合并,再使用内存函数复制或转移到原本序列中,所以先要排好左边和右边,其实是一种后序

void _Merge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int* tmp)
{
    if (left >= right){
        return ;
    }

    int mid = (left + right) >> 1;
    _MergeSort(arr, left, mid, tmp); 		//排好了左边
    _MergeSort(arr, mid + 1, right, tmp);	//排好了右边

    // 归并
    int begin1 = left, end1 = mid;
    int begin2 = mid + 1, end2 = right;
    int index = left;

    while (begin1 <= end1 && begin2 <= end2){
        if (arr[begin1] < arr[begin2]){
            tmp[index++] = arr[begin1++];
        }
        else {
            tmp[index++] = arr[begin2++];
        }
    }

    while (begin1 <= end1){
        tmp[index++] = arr[begin1++];
    }

    while (begin2 <= end2){
        tmp[index++] = arr[begin2++];
    }

    // 拷贝回去,在回溯的过程中就要返回
//    for (int i = left ; i <= right ; i++){
//        arr[i] = tmp[i];
//    }
    memcpy(arr + left, tmp + left, sizeof(int)*(right - left + 1));
}

void MergeSort(int* arr, int n)
{
    int* tmp = (int*)malloc(sizeof(int)*n);

    _MergeSort(arr, 0, n - 1, tmp);
    free(tmp);
}

总结

  1. 归并的缺点在于需要O(N)的空间复杂度,归并排序的思考更多的使解决在磁盘中的外排序问题。
  2. 时间复杂度: O(N*logN)
  3. 空间复杂度: O(N)
  4. 稳定性:稳定
  5. 没有进行交换,更加适合外排序

六、计数排序

基本思想

  计数排序又称为鸽巢原理,是对哈希直接定址法的变形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oid CountSort(int* a, int n)
{
	int min = a[0], max = a[0];
	for (int i = 1; i < n; i++)
	{
		if (a[i] < min)
			min = a[i];

		if (a[i] > max)
			max = a[i];
	}

	int range = max - min + 1; // 节省空间,存储数据并不是从0开始,采用相对映射
	int* count = (int*)calloc(range, sizeof(int));
	if (count == NULL)
	{
		printf("calloc fail\n");
		return;
	}

	// 统计次数
	for (int i = 0; i < n; i++)
	{
		count[a[i] - min]++;
	}
    
	// 排序
	int i = 0;
	for (int j = 0; j < range; j++)
	{
		while (count[j]--)
		{
			a[i++] = j + min;//加回去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1. 计数排序在数据范围集中时,效率很高,但是适用范围及场景有限。
  2. 时间复杂度:O(MAX(N,范围))
  3. 空间复杂度:O(范围)

总结

  是不是被排序这一高深的学问给吓到了?哈哈,别急,下篇我会介绍一种最常用的排序算法,它有很多变式,也很美妙~


http://www.kler.cn/news/361092.html

相关文章:

  • 一起搭WPF框架之加载图片
  • 宝塔安装ffmpeg的方法
  • 浅谈计算机存储体系和CPU缓存命中
  • 【科普】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及边缘AI应用
  • linx yum镜像源变阿里云库下载及docker的学习
  • Pandas | statas | 统计学中Levene检验和双样本t检验的使用
  • MySQL 中的数据排序是怎么实现的
  • ROM修改进阶教程------修改框架framework.apk来实现系统中某些功能开启与关闭 完整选项含义与修改事宜
  • [Gtk] 工程
  • 集合相关:asList()和subList()方法的作用?
  • PeptidesFunctionalDataset(helpers.dataset_classes文件中的lrgb.py)
  • 约克VRF打造舒适绿色无污染的生活环境
  • 基于Java+ssm的名著阅读网站
  • CSP-S模拟5复盘
  • 【计网】理解TCP全连接队列与tcpdump抓包
  • HCIP-HarmonyOS Application Developer 习题(十三)
  • 革新你的智能体验:AIStarter 3.1.1正式版现已上线【安全认证】ai应用市场,数字人,ai绘画,ai视频,大模型,工作流因有尽有
  • CZX前端秘籍2
  • WebGL编程指南 - 绘制和变换三角形
  • 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