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和Vue-Element-Admin(十三):基于vue2比较学习vue3
文章目录
- 开篇总结
- 1.创建 Vue3 工程
-
- 1.1 【基于 vue-cli 创建】
- 1.2 【基于 Vite 创建】(Vue 官方推荐)
- 1.3 【基于 Vite 官方 create-vite 创建】
- 2.Vue3 语法核心
-
- 2.1 【拉开序幕的 setup】
- 2.2 ref 和 reactive 的学习
- 2.3 toRefs、toRef、computed
- 2.4 【watch】
-
- \*情况一:监视【ref】定义的 【基本类型】数据
- \*情况二:监视【ref】定义的 【对象类型】数据
- \*情况三:监视 【reactive】定义的【对象类型】数据,且默认开启了深度监视
- \*情况四:监视 ref 或 reactive 定义的【对象类型】数据中的 某个属性
- \*情况五:监视多个数据
- 2.5【watchEffect】
- 2.6【标签的 ref 属性】
- 2.7 props
- 2.8 Hooks
- 3.路由
-
- 3.1 两个注意点
- 3.2 RouterLink 中 to 的两种写法
- 3.3 路由器的工作模式
- 3.4 路由传参
-
- query 传参
- parmas 传参
- 3.5 路由的Props配置
- 3.6 【replace属性】
- 3.7 【编程式路由导航 和 重定向】
- 4.【pinia】(建议看官网)
-
- 4.1 在Vue3项目中引入pinia
- 4.2 官网的一个基础示例
- 4.3 【定义一个Store】
-
- 【Option Store】
- 【Setup Store】
- 4.4【使用一个Store】
- 4.5 【State】
-
- 重置 state
- 变更 state
- 订阅 state
- 4.6 【Getter】
-
- getter 拿什么来计算?
- 向 getter 传递参数
- 4.7【Action】
-
- 订阅 action
- 5.组件通信
-
- 5.1. 【props】
- 5.2 【mitt】
- 5.3 【v-model】
-
- 原生input上使用v-model
- 在一个输入组件上使用v-model
- 5.4【$attrs 】
- 5.5 【\$refs、$parent】
- 5.6 【provide、inject】
- 5.7 【slot】
-
- 1. 默认插槽
- 2. 具名插槽
- 3. 作用域插槽
- 6.其它 API
-
- 6.1【shallowRef 与 shallowReactive 】
-
- `shallowRef`
- `shallowReactive`
- 总结
- 6.2【readonly 与 shallowReadonly】
-
- **`readonly`**
- **`shallowReadonly`**
- 6.3【toRaw 与 markRaw】
-
- `toRaw`
- `markRaw`
- 6.4【customRef】
- 7.Vue3新组件
-
- 7.1 【Teleport】
- 7.2 【Suspense】
- 7.3【全局API转移到应用对象】
- 7.4【其他】
开篇总结
首先声明:这篇笔记中是在学习禹神最新Vue3教程记下来的,其中有一些自己写的笔记见解、搬禹神、vue、vite官网的一些笔记。主要目的还是给自己多一点知识点的总结。其实一遍下来,基本大部分都会,所以学习会很快。有几点我得好好在下面总结。
1.学习到的新点
- props和provide传值可以通过传函数给下面的组件,组件调用后传参可以更改父元素。
- 一个reactive响应式对象中包含有ref类型数据,通过reactive可以直接获取数据,有解包的过程
- 新了解的mitt进行组件间的通信
- 禹神yyds,作用域插槽每次看到都会有不一样的见解,但是不用容易忘,这次讲的例子很让人记忆深刻
- position:fixed定位入口父元素中有filter CSS属性,也会和position:relative;一样。
2.学习的建议
- 虽然之前通过各个方面资源学习vue,其中主要是通过官网和禹神的vue2视频学习,学习也简单,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去多练,多接触,要不然很容易忘的。
- 想学习更多的东西,看官网挺好的,当然听老师讲可能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