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维CAD 2025新动向:推进MBD模式,联通企业设计-制造数据
本文为CAD芯智库原创整理,未经允许请勿复制、转载!
上一篇文章阿芯分享了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MBD」是什么、对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流程有何价值——这也是国产三维CAD软件中望3D 2024发布会上,胡其登先生(中望软件产品规划与GTM中心总监)重点提出未来的产品发展理念。
本文节选胡其登先生在发布会的专题演讲——《基于模型的CAx一体化研发管理平台,助力工业可持续创新》中的重点内容,让大家3分钟快速了解,为后续数字化升级提前积累有效信息和预测风险!
演讲主题详情可查阅:www.xwzsoft.com/h-nd-479.html
① 目前国内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正处在哪个阶段
② 推进MBD等工业数字化,企业需打破数据孤岛
③ 国产3D软件技术发展趋势如何响应MBD模式
快速指引
先用30秒速懂国产中望3D是什么软件,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MBD理念。
中望3D拥有自主内核的国产三维CAD/CAE/CAM一体化软件,高效兼容Creo/Proe、NX/UG、Solidworks、CATIA等国外3D软件,涵盖曲面造型、实体建模、模具、装配、钣金、工程图、结构/流体仿真、2-5轴加工等模块。支持Wins+Linux双系统。
中望3D企业版详细方案
400`806`2030 | www.xwzsoft.com/zw3d.html
① 目前国内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正处在哪个阶段
胡其登先生引用了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委员会(NIST)的量化分级体系,将3D模型企业的数字化成熟度简化为4个里程碑:以二维图纸为中心、2D/3D配合使用、基于3D模型的定义(MBD)、基于3D模型的企业(MBE)。
中国多数企业当前正处于2D和3D配合、并行使用的过渡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重度依赖2D工程图”,但也有部分中大型以及行业头部企业开始尝试迈入MBD模型为驱动的创新路径,逐步“甩掉图纸”。
但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2D与3D结合的模式仍将是中小型企业的常态。对此,二维中望CAD+三维中望3D仍然是更贴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联合方案。
中望CAD企业版方案 | www.xwzsoft.com/buyzwcad.html
② 推进MBD等工业数字化,企业需打破数据孤岛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3个层次分别为:工具数字化(Digitization)、系统数字化(Digitalization)和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简单概括就是:
- 工具数字化:以 3D CAD 为核心的数字化工具。
- 系统数字化:PLM 系统与 MBD/MBE 技术的深度融合。
- 数字化转型:工具与系统数字化的成功融合。
目前许多企业仍然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即工具数字化。在这个层次,企业需要正视不同软件之间数据协同难的问题。“为什么数据连不起来,因为我们今天的每一个工具都是信息孤岛”。
MBD模式,也不仅仅只是考虑3D模型,核心在于确保单一数据源、数字连续,才能实现数据在不同环节间的无缝流通与高效协同,从而奠定坚实的设计一体化基础。
③ 国产3D软件技术发展趋势如何响应MBD模式
基于以上提到的两点,中望3D未来将重点融合、迭代基于3D模型CAx一体化研发管理平台——中望3D All-in-One CAx 数字化平台,包括云端3D模式等,旨在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优化传统生产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中望3D自主研发的统一底层内核,依托几何建模、几何约束求解引擎、显示引擎、数据转换引擎、网格剖分引擎等CAD根技术的深厚积累,并在通过中国市场十多年来的实践应用,为国内企业「量体裁衣」,打造更贴合本土制造业实情的三维设计/仿真/加工一体化方案。
同时,由于国外3D软件,如Creo(Proe)、NX(UG)、Solidworks、Caita等在国内普及已久,企业普遍面临着复用异构三维CAD格式数据资产的挑战。
因此,国产3D软件如何与国外3D软件数据实现完整复用,也是需要持续重点攻克的技术课题,包括“数据转换引擎”根技术,支撑异构3D模型带参转换,实现其他三维模型的格式,甚至是带有全功能MBD模型的数据全部都要转换过来,才能使形成统一数据架构。
结束语
“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成为热门话题,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构建新质生产力和推动工业可持续创新的基础。我们国产CAD软件商,需要牢牢把握中国工业制造每个细分领域的核心诉求与发展脉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格局,竭力推动企业客户能够超越、甚至颠覆以往传统技术的发展模式。
我们也为您解答:
企业版中望CAD/3D选型新思路 | 400·806·2030 | xwzsoft.com
1. 中望3D三维CAD建模、CAE仿真、CAM加工分别有哪些模块?
2. 中望3D Linux版本支持信创国产化哪些操作系统、CPU、硬件设备?
3. 中望3D支持哪些二次开发实现与PLM系统的数据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