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数据库——索引覆盖(Covering Index)

索引覆盖(Covering Index)是指一个查询语句在执行时,所需的数据可以完全通过索引来获取,而无需访问实际的数据行。也就是说,查询语句所需的列都包含在了创建的索引中,因此可以直接从索引中获取数据,而无需再去查询实际的数据行。

二、原理

  1. 索引存储:在数据库中,索引通常是以B+树等数据结构存储的。这些数据结构使得索引能够快速定位到所需的数据。
  2. 覆盖查询:当查询语句的列与索引中的列完全匹配时,数据库可以直接从索引中获取数据,而无需再去访问数据表。这种查询方式被称为覆盖查询。
  3. 性能提升:由于覆盖查询避免了访问数据表,因此可以大大减少磁盘I/O操作,从而提高查询性能。

三、应用场景

  1. 查询语句简单:当查询语句只需要返回表中的少量列时,可以使用索引覆盖来避免访问数据表,提高查询性能。
  2. 查询频繁的列:如果查询语句中频繁使用的列已经建立了索引,那么可以利用索引覆盖来避免访问数据表,提高查询性能。
  3. 数据表行数较大:当数据表的行数较大,但查询结果集较小时,可以使用索引覆盖来避免访问数据表,提高查询性能。

四、优点

  1. 提高查询性能:由于不需要访问数据表,只需要从索引中获取数据,因此可以大大减少磁盘I/O操作,提高查询效率。
  2. 减少存储空间:索引覆盖可以避免创建冗余的索引,减少了索引占用的存储空间。
  3. 减少锁竞争:索引覆盖可以减少对数据表的实际读取操作,从而减少了对数据表的锁竞争,提高了并发性能。

五、注意事项

  1. 索引选择:不是所有类型的索引都可以成为覆盖索引。例如,哈希索引和全文索引由于不存储索引列的值,因此不能用于覆盖查询。在MySQL中,通常使用B+树索引来实现覆盖索引。
  2. 索引维护:随着数据的插入、更新和删除,索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维护。因此,在创建索引时需要考虑索引的维护成本。
  3. 查询优化:虽然索引覆盖可以提高查询性能,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查询都需要使用索引覆盖。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查询需求和数据库性能进行优化。

六、示例

假设有一个用户表user,包含字段id(主键)、name(姓名)和age(年龄)。如果经常需要查询用户的姓名和年龄,可以创建一个覆盖索引来优化查询性能。

CREATE INDEX idx_name_age ON user(name, age);


然后,当执行以下查询时:

SELECT name, age FROM user WHERE name = '张三';


数据库可以直接从索引idx_name_age中获取所需的数据,而无需再去访问数据表user

综上所述,索引覆盖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库查询优化技术,通过合理利用索引覆盖,可以显著提高查询性能并减少资源消耗。


http://www.kler.cn/a/416256.html

相关文章:

  • 量子蚁群算法复现
  • 云轴科技ZStack助力 “上科大智慧校园信创云平台”入选上海市2024年优秀信创解决方案
  • layui table 纵向滚动条导致单元格表头表体错位问题
  • 【数据结构】填空集
  • 自动类型和推导(aotu和decltype)
  • 【verilog教程】verilog带参数例化
  • HarmonyOS NEXT应用元服务开发Intents Kit(意图框架服务)综述
  • mysql之基本常用的语法
  • 性能监控框架的底层原理
  • Spring Boot教程之十三:更改Spring Boot的默认端口
  • 摄像头原始数据读取——V4L2(userptr模式,V4L2_MEMORY_USERPTR)
  • 【单片机的结构和组成】
  • 深度学习:利用GPU进行训练
  • 牛客练习赛132
  • A-star算法
  • 扩散模型_Diffusion Model
  • 【小白学机器学习35】数据表:整洁数据表,交叉表/列联表,以及两者转化pd.pivot_table()
  • 依赖倒置原则:Java实践篇
  • 【大数据学习 | Spark调优篇】常用的shuffle优化
  • 如何快速上手UPR ---查看资源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