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11 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送资料案例)

一、什么是代理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由于某些原因,我们可能无法亲自完成某个任务,便会委托他人代为执行。在设计模式中,代理模式 就是用来解决这种“委托”问题的,它允许一个对象通过代理对象来控制对另一个对象的访问。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解代理模式的应用场景:小明委托小亮送资料给老师。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通过引入代理对象来控制对某个对象的访问。代理对象可以在访问实际对象之前或之后进行一些额外的操作。代理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在不改变原有对象的情况下,为对象提供附加功能。

1.代理模式的角色

  • 主题接口(Object):存放任务的抽象接口
  • 真实对象(Real Object):真正的执行任务的对象。
  • 代理对象(Proxy):代理类,代替真实对象执行任务,并在必要时执行一些额外的操作。
  • 委托者(Client):请求执行任务的对象,通常由客户端调用代理类来完成任务。

二、代理模式应用

        假设小明有一份重要的资料需要交给老师,但由于某些原因,小明不能亲自送过去。于是,小明委托了小亮来代为送资料。

  • 小明:需要将资料交给老师,无法亲自送达。
  • 小亮:代理小明去送资料。
  • 老师:实际接收资料的人。

        在这个例子中,小明通过小亮来“代理”完成送资料的任务,而小亮在送资料之前可以做一些额外的操作(例如确认资料是否完整)。代理模式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任务的委托。


三、代理模式的类设计

        我们将这个场景通过代码实现。下面是我们用 Java 语言实现的类设计。

1. 资料类 Document

资料类表示需要交给老师的资料,包含资料名称和内容。

public class Docum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 资料名称
    private String content; // 资料内容

    public Document(String name, String content) {
        this.name = name;
        this.content = content;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String getContent() {
        return content;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资料名称: " + name + ", 内容: " + content;
    }
}

2. 送资料接口 Delivery

       定义一个接口 Delivery,所有的送资料类都需要实现这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Delivery {
    void deliver(Document document);  // 送资料的行为
}

3. 实际送资料的类 DeliveryService

  DeliveryService 类实现了 Delivery 接口,并负责实际的送资料操作。

public class DeliveryService implements Delivery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liver(Document document) {
        System.out.println("送资料给老师: " + document);
    }
}

4. 代理类 DeliveryProxy

  DeliveryProxy 类作为代理,负责在送资料之前进行一些额外的操作,比如确认资料是否完好。如果资料没有问题,代理会将任务委托给 DeliveryService

public class DeliveryProxy implements Delivery {
    private DeliveryService deliveryService;  // 代理类持有一个 `DeliveryService` 的引用

    public DeliveryProxy() {
        this.deliveryService = new DeliveryService();  // 实例化实际的送资料服务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liver(Document document) {
        System.out.println("代理检查:确认资料是否完好...");
        // 代理类可以做一些额外的操作,比如验证资料
        if (document.getContent().length() > 0) {
            // 资料无误,代理继续执行送资料的任务
            System.out.println("代理:资料确认无误,开始送资料...");
            deliveryService.deliver(document);  // 委托给实际送资料服务
        } else {
            System.out.println("代理:资料有问题,无法送达!");
        }
    }
}

5. 测试类 ProxyPatternTest

        最后,我们编写一个测试类来验证代理模式的应用。

public class ProxyPatter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模拟小明的资料
        Document document = new Document("Java 教学资料", "内容:Java设计模式");

        // 小明委托小亮送资料
        Delivery proxy = new DeliveryProxy();
        proxy.deliver(document);

        // 假设资料为空的情况
        Document brokenDocument = new Document("错误的资料", "");
        proxy.deliver(brokenDocument);  // 代理会检查并拒绝送达
    }
}

四、代理模式的执行流程

        在测试中,我们通过 ProxyPatternTest 类模拟了两次送资料的过程。

1.第一次送资料

  • 代理类首先会检查资料是否完整。
  • 如果资料没有问题,代理会将任务交给 DeliveryService 类来执行实际的送资料操作。

2.第二次送资料

  • 代理类再次检查资料是否完整。如果资料为空,代理会直接拒绝送达。

3.执行输出:

代理检查:确认资料是否完好...
代理:资料确认无误,开始送资料...
送资料给老师: 资料名称: Java 教学资料, 内容: 内容:Java设计模式

代理检查:确认资料是否完好...
代理:资料有问题,无法送达!

五、代理模式的优势与应用场景

1.代理模式的优势

  1. 增强功能:通过代理对象可以在不修改原始对象的情况下,增强其功能。
  2. 延迟加载:代理对象可以控制是否要真正加载或执行某些操作,节省资源。
  3. 灵活控制:代理对象可以控制真实对象的访问,进行权限管理或其他额外操作。

2.应用场景

  • 延迟加载:例如图片、视频的加载,只有在需要时才加载资源。
  • 虚拟代理:例如,显示大量数据时,只在用户滚动到相应位置时才加载数据。
  • 远程代理:在分布式系统中,代理类可以作为客户端与远程服务之间的中介。
  • 保护代理:代理类可以控制对真实对象的访问,例如权限控制、身份认证等。

六、总结

        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通过引入代理对象来控制对真实对象的访问。在我们的例子中,小明委托小亮送资料给老师,小亮作为代理类,在送资料之前可以做一些额外的操作,比如确认资料的完整性。通过代理模式,我们能够增强任务的功能而不修改实际执行任务的对象。

        代理模式非常适合需要控制访问、增强功能或延迟加载的场景。如果你在项目中有类似需求,可以考虑使用代理模式。


        希望这篇博客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代理模式的应用!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我。


http://www.kler.cn/a/417323.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 Boot】 SpringBoot自动装配-Condition
  • 使用 Redis Streams 实现高性能消息队列
  • 【分布式理论六】分布式调用(4):服务间的远程调用(RPC)
  • Leetcode 3443. Maximum Manhattan Distance After K Changes
  • C语言:函数栈帧的创建和销毁
  • 哈希(Hashing)在 C++ STL 中的应用
  • 373. 查找和最小的 K 对数字
  • QTableView 实现表格及相关用法(C++)(QStandardItemModel+QItemSelectionModel)
  • [Linux] 进程间通信——匿名管道命名管道
  • 提升异步编程性能:使用 uvloop 加速你的 Python 应用
  • 云硬盘挂载到新服务器,怎么恢复数据?
  • 命令提示符窗口(CMD)控制windows操作系统
  • MySQL自启动失败(MySQL不能开机自启)解决方案_MySQL开机自启疑难杂症解决,适用Win11/Win10
  • Redis 分布式锁实现方案
  • Leecode刷题C语言之判断是否可以赢得数字游戏
  • 在CentOS7上更换为阿里云源
  • 【RK3588 Linux 5.x 内核编程】-发送信号到用户空间
  • 高级IO
  • Golang面经
  • Linux 安装scala
  • Ansible自动化一键部署单节点集群架构
  • zotero文献阅读配置1:待更新
  • 【Oracle11g SQL详解】ORDER BY 子句的排序规则与应用
  • pandas数据处理及其数据可视化的全流程
  • 爬虫与反爬-旋转验证码突破方案(知名短视频、TK海外版 及 某东等等)
  • Java设计模式 —— 【创建型模式】原型模式(浅拷贝、深拷贝)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