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使用Compose Multiplatform开发跨平台的Android调试工具

背景

最近对CMP跨平台很感兴趣,为了练手,在移动端做了一个Android和IOS共享UI和逻辑代码的天气软件,简单适配了一下双端的深浅主题切换,网络状态监测,刷新调用振动器接口。

做了两年多车机Android开发,偶尔玩下手机端跨平台也蛮有意思。

然后又了解到CMP不仅仅是移动端的,还可以做web和desktop端。

在我们日常的开发过程中,对于车机设备的adb调试操作很多,一大半全是固定的流程。使用bat脚本的话又不那么灵活,体验也不好。所以我很早就想要做一个带界面的Android设备调试工具。在移动端上写纯原生的Compose界面比较熟悉了,想着这个估计也差不多的,就开启了为期一个多月的Compose for Desktop开发。开发体验可以算中上,很多的问题在stackoverflow和官网上都能找到方案。软件命名为DebugManager。

架构设计

我没有开发Desktop端的经验,不知道最优的架构设计是什么样的。使用CMP的话Google推崇的MVI模式依然可以通用,所以最初制定的技术路线就是使用响应式的架构。

由于功能单一,几乎所有操作都是执行一些命令行,获取反馈结果,所以没有抽象的很厉害,数据层直接使用单例类,使用adb工具获取数据透传到StateHolder。StateHolder为界面的状态State管理层,在Composable方法初入时,触发StateHolder的数据获取逻辑,数据拿取到之后,更新State状态,通过界面监听的stateflow通知composable方法刷新UI。

d527c900dcad4310893739a225da66c1.png

事件从上到下,数据状态从下到上,确保唯一可信数据流。

gradle配置

这一步决定DebugManager项目面向的各个平台的配置,软件版本,安装包。

由于这个软件面向不同岗位,不同操作系统,目标是一套代码适配Windows,Linux,MacOS,达到多端通用。而且目前没有交叉编译,只能在各自的系统上打包,windows打exe,ubuntu上打deb,macos上打dmg,所以我现在给使用不同系统的同事发布软件时,都是三端各打一遍。

Windows端有配置是否显示在开始菜单,桌面快捷方式,uuid用于更新识别,自行选择安装目录。

menu = true
shortcut = true
// 可自行选择安装目录
dirChooser = true
// 可单独为当前用户安装,不需要管理员权限
perUserInstall = true
// 设置图标
iconFile.set(project.file("launcher/icon.ico"))
upgradeUuid = "xxxx-xxxxxxx-xxxxx"

1. 更详细的Gradle属性配置参考可以看官方github仓库的教程文档:

compose-multiplatform/tutorials/Native_distributions_and_local_execution/README.md at master · JetBrains/compose-multiplatform · GitHub

2. 关于三个平台应用图标的设置,是参考C上一位大佬的,制作三端的图标文件,大家可以自行搜索配置

目前还发现一个奇怪的bug,就是当我首次配置完,然后过一段时间想再换个应用图标的时候,打包后的安装包大小直接从80M到了2个G,不确定什么原因导致的。

Multiplatform适配

属性配置

Desktop跨平台的第一个难点就是不同平台的路径连接符不一致:

在Windows上是两个反斜杠  \\

在unix like的系统上是一个正斜杠  /

这一点Java给我们提供的 System.getProperty可以用来区分平台类型。

首先,定义一个枚举类来设定平台类型:

enum class PlatformType {
    UNKNOWN,
    WINDOWS,
    MAC,
    LINUX,
}

在应用初始化时,通过接口获取平台名称,解析出哪一个平台:

 /**
     * 获取当前平台类型
     */
    private fun getPlatformType(): PlatformType {
        val osName = System.getProperty("os.name").lowercase(Locale.getDefault())
        return when {
            osName.contains("win") -> PlatformType.WINDOWS
            osName.contains("mac") -> PlatformType.MAC
            osName.contains("nix") || osName.contains("nux") || osName.contains("aix") -> PlatformType.LINUX
            else -> PlatformType.UNKNOWN
        }
    }

后面在涉及平台差分化的时候,可以使用此方法来获取,执行不同操作。

比如路径拼接时的符号:

    // 路径分隔符
    val dp =
        when (getPlatformType()) {
            PlatformType.WINDOWS, PlatformType.UNKNOWN -> "\\"
            PlatformType.MAC, PlatformType.LINUX -> "/"
        }

打开不同平台上的文件管理器:

    fun openFolder(path: String) {
        when (getPlatformType()) {
            PlatformType.WINDOWS, PlatformType.UNKNOWN -> {
                executeTerminalCommand("explorer.exe $path")
            }

            PlatformType.MAC -> {
                executeTerminalCommand("open $path")
            }

            PlatformType.LINUX -> {
                executeTerminalCommand("xdg-open $path")
            }
        }
    }

对于各个平台上执行终端命令,使用的两个方法是相同的,无需结果就直接exec(),需要执行结果就是用ProcessBuilder来执行,等待结果。

    /**
     * 执行终端命令
     */
    fun executeTerminalCommand(command: String) {
        runCatching {
            Runtime.getRuntime().exec(command)
        }.onFailure { e ->
            LogUtils.printLog("执行出错:${e.message}", LogUtils.LogLevel.ERROR)
        }
    }

    /**
     * 执行命令,获取输出
     */
    suspend fun executeCommandWithResult(command: String) = withContext(Dispatchers.IO) {
        val processBuilder = ProcessBuilder(*command.split(" ").toTypedArray())
        val process = processBuilder.start()

        val reader = BufferedReader(InputStreamReader(process.inputStream))
        val output = StringBuilder()
        var line: String?
        while (reader.readLine().also { line = it } != null) {
            output.append(line).append("\n")
        }
        // 等待进程结束
        process.waitFor()
        // 关闭输入流
        reader.close()
        output.toString()
    }

窗口框架

新项目的应用入口如下:

fun main() = application {

    Window(
        onCloseRequest = {

        },
        title = "DebugManager",
        undecorated = true,
        state = windowState,
        icon = painterResource("image/icon.png"),
    ) {
       ....
    }
}

我们主要的内容区就在Window这个Composable方法里。

通过windowState,我们可以设置窗口初始大小,窗口最大最小化。

undecorated参数,这个可以配置软件界面是否选择系统默认的标题栏。我希望在三端上都使用我自定义的标题栏,所以设置false。

有意思的一点是,上面这个参数如果设置true就是系统默认的标题栏,我们可以使用鼠标拖动标题栏来移动窗口。最开始设为false后,我发现自定义的标题栏无法使用鼠标拖动了,一度试了很多方案都不行,最后还是 GeminiAI 展示了一个Composable方法,居然直接套用即可,里面的区域就是支持拖动移动的。把标题栏的Composable方法放在这个WindowDraggableArea里面,就可以鼠标拖动标题栏来移动窗口了。

源码的方法声明如下:

@androidx.compose.runtime.Composable
@androidx.compose.runtime.ComposableInferredTarget
public fun androidx.compose.ui.window.WindowScope.WindowDraggableArea(
    modifier: androidx.compose.ui.Modifier = COMPILED_CODE,
    content: @androidx.compose.runtime.Composable () -> kotlin.Unit = COMPILED_CODE
): kotlin.Unit { /* compiled code */
}

由于各个页面之间的关联不大,无需导航传参,所以我没有用官方的navigation组件,直接在切换tab时切换对应区域的Composable函数。

功能划分

下面简单介绍下各个页面的调试功能,一般的开发流程里有产品设计,有交互设计,UI设计,给我传达需求,输出资源。

1. 功能设计上,这个软件自己心血来潮要做,只能自己设计了,中间结合日常工作中的调试痛点,还参考了adb的命令介绍,选取了一些组合功能和单次功能,分类添加到了界面内。

2. 在界面UI设计风格上,我是直接参考了每天打开的AndroidStudio里的主题插件,Atom One Dark的颜色风格。

设备信息展示

首页当然是所连接设备的基本信息展示。

2236398f71b94b6897201e338beb1e73.png

定义UiState

data class DeviceState(
    val name: String? = null,
    val manufacturer: String? = null,
    val sdkVersion: String? = null,
    val systemVersion: String? = null,
    val buildType: String? = null,
    val innerName: String? = null,
    val resolution: String? = null,
    val density: String? = null,
    val cpuArch: String? = null,
    val serial:String? = null,
    val isConnected: Boolean = false
) {
    fun toUiState() =
        DeviceState(
            name = name,
            systemVersion = systemVersion,
            manufacturer = manufacturer,
            sdkVersion = sdkVersion,
            buildType = buildType,
            innerName = innerName,
            resolution = resolution,
            cpuArch = cpuArch,
            density = density,
            serial = serial,
            isConnected = isConnected
        )
}

定义好界面所需要展示的字段,再在StateHolder里维护一个StateFlow,同时对界面层暴露一个只读的字段,用于刷新界面数据。

 // 单个设备信息
    private val _deviceState = MutableStateFlow(DeviceState())
    val deviceStateStateFlow = _deviceState.asStateFlow()

进来界面后,在协程中获取数据,界面拿到update后的数据之后自动更新信息:

   CoroutineScope(Dispatchers.IO).launch {
                prepareEnv()
                val deviceName = .....

                _deviceState.update {
                    it.copy(
                        name = deviceName,
                        manufacturer = manufacturer,
                        sdkVersion = sdkVersion,
                        systemVersion = systemVersion,
                        buildType = buildType,
                        density = displayDensity,
                        innerName = innerName,
                        resolution = displayResolution,
                        cpuArch = architecture,
                        serial = serialNum
                    )
                }
                _deviceState.value = _deviceState.value.toUiState()
                // 初始化获取文件列表
                getFileList()
            }

右侧的一堆按钮,是一些高频使用的功能。

简单的像reboot,root等,还有使用am打开隐藏app的界面,使用perfetto抓取trace,自动拉取到电脑端。

其中执行qnx命令为车机特有,现在市面上车机Android大多是运行在QNX系统上的子系统,DebugManager还可以直接桥接到QNX系统,执行更底层更精准的命令,比如执行reset重启整个IVI系统,而不只是reboot重启Android子系统。

录屏,截屏很实用,不用掏出手机到处找角度。我们提前设置好时长,通过自动执行多条指令,等操作完毕,可以直接将截屏录屏文件导出到电脑进行分享,也是我认为最好用的功能之一。

最下面还有一些基础的音量加减,模拟输入法输入等。

轮询查询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我加入了循环获取连接设备数量和当前连接状态的机制,当电脑端的adb服务一初始化成功,我就开启一个死循环的协程,里面每2s会查询两个状态。

 private fun recycleCheckConnection() {
        CoroutineScope(Dispatchers.IO).launch {
            while (true) {
                delay(2000L)
                runCatching {
                    // 通过系统命令,检索连接设备的数量是否变化
                    val deviceCount = ....
                    if (deviceCount != _deviceMapState.value.deviceMap.size) {
                        getDeviceMap()
                        MainScope().launch {
                            delay(800L)
                            getCurrentDeviceInfo()
                        }
                    }

                    // 检索当前设备连接状态
                    val result = ....
                    // 从断开到成功连接,主动刷新一次设备信息
                    if (!isConnected) {
                        getCurrentDeviceInfo()
                    }
                    isConnected = true
                    _deviceState.update {
                        it.copy(
                            isConnected = true,
                        )
                    }
                    _deviceState.value = _deviceState.value.toUiState()
                }.onFailure { error ->
                    LogUtils.printLog("${error.message}", LogUtils.LogLevel.ERROR)
                    isConnected = false
                    _deviceState.update {
                        it.copy(
                            isConnected = false,
                        )
                    }
                    _deviceState.value = _deviceState.value.toUiState()
                }
            }
        }
    }

1. 当增减设备时,刷新设备列表,左上角展开后可以选择不同的设备进行调试。

2. 当现在操作的设备断开连接时,会自动切换成其他设备,如果没有其他设备,就弹出警告弹窗,不允许继续操作页面了。

这两个都是轮询的。所以在重新连接设备后,会将当前状态通过state发送到界面,警告弹窗会自动消失。

软件安装管理

这个功能是耗时最长的板块之一,主要是Android系统里面每个包的信息如何展示,如何进一步对其进行替换,收集了很多指令。APP列表加入了全部包扫描和三方包扫描,对于公司定制的包,也添加到了单独的筛选规则,可以自由选择查看全量信息和精简信息。

199b2b0fcd574de1ae2e63524a054f0b.png

最上面是安装功能,是使用adb install进行的操作,适合第三方app进行验证时,或者改bug进行非正式环境的验证时使用。下拉框展开后,可以选择覆盖安装,测试安装等,对应-r,-t等带参数的install操作。

界面展示了app的图标,版本号,包名,更新时间等。

应用图标怎么拿到的?

网上大多数的方案是说抠出apk,使用apktool解包,找到图标文件,再拿来显示。可行的确可行,但是这个速度要等到天荒地老了。

因为我之前做过一个Android端的简单的app管理应用,我选择的路线是,提前在AndroidStudio里开发一个服务app,里面设置一个Service,启动后扫描所有的已安装的app,将应用图标,应用label,包名都存到Android本地。再将这个apk内置到DebugManager安装目录的resources目录下,将其安装进系统,准备好资源后,通过adb pull拉出所需要的资源到电脑端,再读取png文件来显示到界面上。

单个app的操作

0ebe1c56741f4343a5a4345b6c702ffa.png

对于选中的单个app,提供了打开应用界面,卸载,提取apk,对于系统应用,还可以push替换apk等操作。我们的测试同事在做非全量的发版验证时非常有用,不用再使用一条条繁琐的命令来替换apk升级了。

文件管理器

由于我在Android端也没有写过文件管理器应用,所以在这个页面,有些操作也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可能不算规范的解法。仍然是MVI架构,界面去监听StateHolder里面的UiState的Flow,切换目录时重新获取列表数据,update到界面来刷新UI。

a4bc2fcd7080449da070d5345929e763.png

最开始的展示列表我是直接执行了"ls /"将列表发送到界面,显示根目录,解析出其中的文件文件夹,继续往子目录的话就把路径拼接起来,比如进入sdcard,就执行"ls /sdcard",继续深入则再次拼接。同时最上方设置了返回上级,回到根目录和priv-app快捷按钮。

展示文件列表的就是@Composable LazyComuln方法。

有意思的是,我在加入item的双击和单击的区分时,最初想给Modifier定义一个扩展方法,直接实现双击回调。但是发现必须经过clickable方法来实现,这样会把外部的单机的clickable给挤掉。所以双击判断还是写在了同一个clickable里面,通过时间间隔判断的工具类来区分,单击则选中对应的文件/文件夹,双击则进入文件夹。

modifier = Modifier.clickable {
    // 点击则设置即将操作的path
    MainStateHolder.setSelectedFilePath(it.path)
    androidSelectedFile = MainStateHolder.selectedFilePath
    // 双击,执行操作
    if (DoubleClickUtils.isFastDoubleClick()) {
        if (it.isDirectory)
            destinationCall(it.path)
        else
            println("点击文件:${it.path}")
    }
}

android内的文件操作也是使用命令行的形式,cp mv rm等。

还可以将文件pull到电脑端,将电脑端的文件推送到Android端等。

命令模式

这一页比较简单,大家看到的输入框也是Compose原生的TextField方法,还自带动画,性价比蛮高。

主要实现就是将输入框的内容,拼接后直接通过Runtime.getRuntime().exec(command)执行即可。

除了最基础的adb命令透传,配合系统厂商Android端的可执行二进制程序,可以模拟车载信号的回调操作。还有语音部门的通过广播来调试的路径,整合到了DebugManager里面,一键发送广播,模拟可见扫描的点击。

c493d4877e8847dbb79a0daf84863a76.png

关于页

最后就是关于页了,显示软件版本,缓存文件目录等。通过PlatformAdapter工具类获取路径,执行打开界面即可。

2e9e471d6c754833b23924e3c2a288fc.png

开源计划

这个软件最初是基于公司业务来设计开发的,有关于公司内部的信息需要抹除。

等后续有时间我会将其功能进行略微删减,改成通用性质的Android调试工具之后,会开源到Github。对CMP跨平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关注稍作等待,后面一起进行技术交流。


http://www.kler.cn/a/418725.html

相关文章:

  • 【目标检测】YOLO:深度挖掘YOLO的性能指标。
  • 【代码随想录|贪心算法02】
  • 联合汽车电子嵌入式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FFmpeg一些常用的命令
  • 【AI日记】24.11.30 kaggle 比赛 Titanic-3
  • 抓包之查看websocket内容
  • 树莓集团: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打造数字化生态运营新典范
  • python数据分析之爬虫基础:爬虫介绍以及urllib详解
  • redis揭秘-redis01-redis单例与集群安装总结
  • 网络安全方面的专业词汇大全[荐]
  • Vue Router开发常见技术点总结
  • Transformers 框架 Pipeline 任务详解:文本转音频(text-to-audio 或 text-to-speech)
  • Search with Orama
  • Fiddler抓包手机和部分app无法连接网络问题
  • 智能图像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 Vue3 开源UI 框架推荐 (大全)
  • 「Mac畅玩鸿蒙与硬件33」UI互动应用篇10 - 数字猜谜游戏
  • SQL面试题——抖音SQL面试题 最近一笔有效订单
  • Element UI 中国省市区级联数据
  • 手撸了一个文件传输工具
  • NFT Insider #157:The Sandbox 开启新一期 VoxEdit 比赛
  • IAR中编译下载未下载问题
  • 美国网络安全态势感知(4):威胁情报发展现状
  • ASP.NET Web(.Net Framework)POST无法正常接收数据
  • 【Linux】进程地址空间(虚拟地址vs物理地址vs页表)
  • 【Python实战进阶】——深度学习网络之LSTM理论与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