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MOS管驱动方案汇总

一、MOS管的开关控制

对于NMOS来说,一般有下面两种连接形式,如下图1.1.1所示。

流过电阻R6的电流 = (12V-0V)/1k = 12mA,说明Q2当前处于开关状态

无论VCC电压上下变化,流过电阻R3的电流恒定为1.83mA不变,说明Q1当前处于恒流状态

图1.1.1 两种连接形式

若需要Q1处于开关状态,至少提升V1的电压至VCC+Vgs(th) = 12V+2.5V = 14.5V。

图1.1.2 2N7002ET1G规格书

也可以将Q1/NMOS更改为Q3/PMOS,如下图1.1.3所示。

图1.1.3 PMOS驱动

二、MOS管常见驱动方案

1、直接驱动MOS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驱动方式,也是最简单的驱动方式。由于栅源之间的寄生电容Cgs与栅漏之间的寄生电容Cds的存在,故栅极需有Rg电阻,防止上升沿出现高频振荡。

2、三极管间接驱动

如下图所示,Q12开启电压按最坏情况为-4V,关断需要大于-2V,也就说其栅源电压Vgs > 10V -12V = -2V,那么Vg = 10V,IO_Drive往往无法提供,所以这里加入Q11三极管间接驱动。

3、图腾柱电路增强驱动

若MOS管的寄生电容较大,IC的驱动能力不足时,需要在驱动电路上增强驱动能力,常使用图腾柱电路以增强IC驱动能力。

在很多驱动芯片里也非常常见,如下图。

图腾柱由NPN+NPN构成,上管前级有个非门。

这种驱动电路作用在于,提升电流提供能力,迅速完成对于栅极输入电容电荷的充电过程。这种拓扑增加了导通所需要的时间,但是减少了关断时间,开关管能快速开通且避免上升沿的高频振荡。

注:二极管D1的作用是防止Q3、Q4同时导通而导致炸管。

4、隔离驱动

为了满足如下图所示高端MOS管的驱动,可以采用变压器驱动,有时为了满足安全隔离也使用变压器驱动。

其中Rg3目的是抑制PCB板上寄生的电感与C1形成LC振荡,C1的目的是隔开直流,通过交流,同时也能防止磁芯饱和。

5、加速MOS管关断时间

图2.4.1 二极管加速关断电路

如图2.4.1所示,关断瞬间提供gs极间电容电压快速的泄放,保证开关管快速关断。其中D1常用快恢复二极管,这使关断时间减小,关断损耗减小。Rg6为防止关断时灌入IC的电流过大而烧毁IC。

图2.4.2 三极管加速关断电路

增加三极管Q9,这样就规避了灌入IC的电流。当IO_Drive输出高电平时,Q9关断,经过D1驱动Q7而导通。当IO_Drive输出低电平时,Q9导通,Q7关断。

原文件下载请移步:MOS管驱动方案。


如若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留下您宝贵的点赞,这将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http://www.kler.cn/a/458833.html

相关文章:

  • 嵌入式入门Day35
  • An object could not be cloned 错误
  • MySQL数据库笔记——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
  • 12.31【Linux】shell脚本【运行方式,修改环境变量,数组】思维导图 内附练习
  • 【嵌入式硬件】嵌入式显示屏接口
  • TSN:工业通信的未来
  • WeNet:面向生产的流式和非流式端到端语音识别工具包
  • 下载mysql免安装版和配置
  • 计算机网络-L2TP VPN基础实验配置
  • LeetCode-正则表达式匹配(010)
  • 为什么C++支持函数重载而C语言不支持?
  • “技术学习”(Technical Learning)在英文中的多种表达方式
  • 第十六届蓝桥杯模拟赛(第一期)(C语言)
  • HarmonyOS NEXT 实战之元服务:静态案例效果---本地生活服务
  • SkyWalking Agent 配置 Spring Cloud Gateway 插件解决日志错误
  • Momentum Contrast for Unsupervised Visual Representation Learning论文笔记
  • Django多字段认证的实现
  • python脚本加载ui页面:PySide6设计的页面
  • SQL 实战:窗口函数进阶 – 实现复杂滑动窗口与动态累计计算
  • 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它们有何关系?)
  • Mac电脑python多版本环境安装与切换
  • Selenium之Web元素定位
  • Android笔试面试题AI答之Android基础(7)
  • hive-sql 连续登录五天的用户
  • 【GeekBand】C++设计模式笔记18_State_状态模式
  • 【2024年-6月-21日-开源社区openEuler实践记录】探索 intel-kernel:英特尔架构内核优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