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YOLOv10和BYTETracker的多目标追踪系统,实现地铁人流量计数功能(基于复杂场景和密集遮挡条件下)
基于YOLOv10和BYTETracker的多目标追踪系统,实现地铁人流量计数功能(基于复杂场景和密集遮挡条件下)
- 一、引言
- 二、系统架构概述
- 2.1、核心类设计
- 三、初始化与配置
- 四、目标检测实现
- 五、多目标追踪策略
- 六、可视化增强
- 七、性能优化考虑
- 八、应用与扩展
- 九、总结
- 十、代码获取
一、引言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多目标追踪(MOT)是一个既有挑战性又实用的任务。今天,我们将深入分析一个结合了YOLOv10和BYTETracker的目标追踪系统实现,探讨其核心技术细节和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多目标追踪系统,实现地铁人流量的计数功能。首先展示一下最终的运行结果。每个框的左上角显示id,图像右上角显示人流量。
基于yolo算法和跟踪算法的复杂环境,密集遮挡条件下的人员计数系统
二、系统架构概述
这个追踪系统主要由三个核心组件构成:
- 目标检测器(YOLOv10)
- 追踪器(BYTETracker)
- 可视化模块
2.1、核心类设计
系统的核心是ObjectTracker
类,它封装了所有相关功能,包括模型初始化、目标检测、追踪处理和可视化展示。让我们逐层剖析其实现细节。
三、初始化与配置
def __init__(self, model_path, conf_threshold=0.4, track_thresh=0.6,
track_buffer=30, match_thresh=0.8):
初始化参数的选择体现了系统的设计理念:
- conf_threshold=0.4:检测置信度阈值,平衡召回率和精确度
- track_thresh=0.6:追踪阈值,确保追踪稳定性
- track_buffer=30:轨迹缓冲区长度,用于处理短暂遮挡
- match_thresh=0.8:匹配阈值,确保ID分配的准确性
四、目标检测实现
系统使用YOLOv10作为检测器,这是YOLO系列的最新版本。检测过程的关键在于结果格式转换:
def predict_and_detect(self, frame):
results = self.model.predict(frame, classes=[0], conf=self.conf_threshold)
xyxy_scores = np.empty((0, 5))
for result in results:
for box in result.boxes:
box_data = [
int(box.xyxy[0][0]), int(box.xyxy[0][1]),
int(box.xyxy[0][2]), int(box.xyxy[0][3]),
float(box.conf[0])
]
xyxy_scores = np.append(xyxy_scores, [box_data], axis=0)
这里将YOLO的检测结果转换为BYTETracker所需的[x1, y1, x2, y2, score]格式。
五、多目标追踪策略
BYTETracker的使用体现了几个关键的追踪策略:
-
状态管理:
- 使用SimpleNamespace封装追踪器参数
- 维护target_tracks字典存储轨迹信息
- 记录unique_ids集合统计总体目标数
-
轨迹管理:
if track_id not in self.target_tracks:
self.target_tracks[track_id] = {
'color': (random.randint(0, 255), random.randint(0, 255), random.randint(0, 255)),
'points': []
}
系统为每个轨迹分配唯一的随机颜色,并维护最近30帧的轨迹点。
六、可视化增强
可视化模块实现了多个人性化特性:
-
轨迹显示:
- 使用滑动窗口方式保留最近30帧的轨迹点
- 为每个目标分配唯一的随机颜色
- 绘制平滑的轨迹线
-
状态显示:
def _draw_counter(self, frame):
cv2.putText(counter_bg, f"Current: {self.current_tracked_objects}",
(10, 30), cv2.FONT_HERSHEY_SIMPLEX, 0.7, (255, 255, 255), 2)
cv2.putText(counter_bg, f"Total: {len(self.total_unique_ids)}",
(10, 60), cv2.FONT_HERSHEY_SIMPLEX, 0.7, (255, 255, 255), 2)
右上角实时显示当前追踪目标数和历史总目标数。
七、性能优化考虑
-
内存管理:
- 及时清理消失目标的轨迹记录
- 限制轨迹点存储数量
-
计算优化:
- 使用numpy进行矩阵运算
- 仅追踪特定类别(class=0,通常是人)
八、应用与扩展
系统提供了便捷的视频处理接口:
tracker = ObjectTracker(
model_path=model_path,
conf_threshold=0.4,
track_thresh=0.6,
track_buffer=30,
match_thresh=0.8
)
tracker.process_video(video_path, "output.avi")
这个接口支持实时显示和视频保存,便于系统部署和测试。
九、总结
这个系统展示了如何将现代目标检测和追踪算法有机结合。通过合理的参数配置和细节优化,实现了稳定可靠的多目标追踪。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也为后续功能扩展提供了便利。
对于实际应用,可以考虑以下优化方向:
- 添加ReID功能提高长时间追踪准确性
- 引入目标运动预测
- 优化检测和追踪的平衡
- 添加跨摄像头追踪支持
通过这些优化,系统可以在更复杂的场景中发挥作用。
算法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会把反射中的人员进行检测,后续会完善解决一下这个问题,欢迎各位交流!!
十、代码获取
详见博主的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