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Transformer入门指南:从原理到实践

目录

1. Transformer的背景与概述

2. 整体架构设计

2.1  编码器层

2.2 解码器层

2.3 架构优势

3. 自注意力机制详解

3.1 自注意力机制本质

3.2 自注意力机制优势

4. 位置编码机制

4.1 位置编码方式

4.2 位置编码现状

5. 残差连接与层归一化

5.1 残差连接

5.2 层归一化

5.3 二者组合方式

5.4 未来趋势

6. 前馈神经网络

6.1 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twork,FFN)

6.2 使用事项

7. 训练与优化

8. 实际应用与发展

9. 挑战与优化方向


1. Transformer的背景与概述

Transformer架构是由Google团队在2017年通过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提出的。在此之前,处理序列数据主要依赖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这些传统模型虽然有效,但存在训练速度慢、难以并行化、长期依赖问题等缺陷。Transformer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它完全基于注意力机制构建,摒弃了循环结构,实现了更好的并行化和更强的特征提取能力。

2. 整体架构设计

Transformer的整体架构采用了经典的编码器-解码器结构,但其实现方式具有独特的创新性。整个模型由N个相同的编码器层和解码器层堆叠而成,在原始论文中使用了6层结构。每个编码器层和解码器层都经过精心设计,包含了多个功能互补的子层组件。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class Transforme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n_layers, d_model, n_heads, d_ff, dropout):
        super(Transformer, self).__init__()
        self.encoder_layers = nn.ModuleList([EncoderLayer(d_model, n_heads, d_ff, dropout) for _ in range(n_layers)])
        self.decoder_layers = nn.ModuleList([DecoderLayer(d_model, n_heads, d_ff, dropout) for _ in range(n_layers)])
        self.norm = nn.LayerNorm(d_model)
        
    def forward(self, src, tgt, src_mask, tgt_mask):
        for enc_layer in self.encoder_layers:
            src = enc_layer(src, src_mask)
        memory = src
        for dec_layer in self.decoder_layers:
            tgt = dec_layer(tgt, memory, src_mask, tgt_mask)
        return self.norm(tgt)

2.1  编码器层

在编码器部分,每一层都包含两个主要的子层。第一个是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层,它允许模型关注输入序列中的不同部分,捕捉序列内部的依赖关系。第二个是前馈神经网络层,由两个线性变换组成,中间使用ReLU激活函数,这一层对每个位置的特征进行独立处理,增强模型的非线性表达能力。这两个子层的输出都会经过残差连接和层归一化处理,确保信息能够有效地在深层网络中传递。

class EncoderLaye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d_model, n_heads, d_ff, dropout):
        super(EncoderLayer, self).__init__()
        self.self_attn = MultiHeadAttention(d_model, n_heads, dropout)
        self.feed_forward = PositionwiseFeedForward(d_model, d_ff, dropout)
        self.norm1 = nn.LayerNorm(d_model)
        self.norm2 = nn.LayerNorm(d_model)
        self.dropout = nn.Dropout(dropout)
        
    def forward(self, x, mask):
        # 自注意力子层
        attn_output, _ = self.self_attn(x, x, x, mask)
        x = self.norm1(x + self.dropout(attn_output))
        # 前馈神经网络子层
        ff_output = self.feed_forward(x)
        x = self.norm2(x + self.dropout(ff_output))
        return x

2.2 解码器层

解码器层的结构比编码器更为复杂,包含三个子层。首先是带掩码的多头自注意力层,通过掩码机制确保解码过程中只能访问已经生成的输出序列。其次是多头注意力层,这一层帮助解码器关注输入序列的相关部分,实现输入-输出之间的对齐。最后同样是一个前馈神经网络层。这三个子层也都配备了残差连接和层归一化机制。

在整个架构中,输入序列首先经过词嵌入层转换为密集向量表示,然后添加位置编码信息。这些处理后的向量依次通过编码器的各个层,最终生成编码器的输出表示。解码器在生成每个输出标记时,都会利用编码器的输出和已生成的序列信息,通过注意力机制动态地确定应该关注的信息部分。

class DecoderLaye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d_model, n_heads, d_ff, dropout):
        super(DecoderLayer, self).__init__()
        self.self_attn = MultiHeadAttention(d_model, n_heads, dropout)
        self.enc_attn = MultiHeadAttention(d_model, n_heads, dropout)
        self.feed_forward = PositionwiseFeedForward(d_model, d_ff, dropout)
        self.norm1 = nn.LayerNorm(d_model)
        self.norm2 = nn.LayerNorm(d_model)
        self.norm3 = nn.LayerNorm(d_model)
        self.dropout = nn.Dropout(dropout)
        
    def forward(self, x, memory, src_mask, tgt_mask):
        # 掩码多头自注意力子层
        attn_output, _ = self.self_attn(x, x, x, tgt_mask)
        x = self.norm1(x + self.dropout(attn_output))
        # 编码器-解码器注意力子层
        attn_output, _ = self.enc_attn(x, memory, memory, src_mask)
        x = self.norm2(x + self.dropout(attn_output))
        # 前馈神经网络子层
        ff_output = self.feed_forward(x)
        x = self.norm3(x + self.dropout(ff_output))
        return x

2.3 架构优势

这种设计具有几个显著优势:

  • 自注意力机制允许模型直接建模序列中任意位置之间的依赖关系,克服了传统RNN架构中的长期依赖问题。
  • 整个架构高度并行化,大大提高了训练和推理效率。
  • 多层堆叠的结构使模型能够逐层构建更复杂的特征表示,而残差连接和层归一化的使用则确保了深层网络的训练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编码器和解码器的输入和输出维度在整个模型中保持一致,这种统一的维度设计简化了模型的实现,并使得不同组件之间的交互更加自然。在原始实现中,模型的隐藏维度为512,这个维度贯穿整个模型,从词嵌入到最终的输出层。多头注意力机制中的每个头的维度是总维度的一部分,这样既保证了计算效率,又确保了表达能力。

这种精心设计的架构不仅在机器翻译任务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还为后续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奠定了基础。通过这种灵活而强大的架构设计,Transformer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复杂的序列转换任务,这也是它能够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原因。

3. 自注意力机制详解

自注意力机制是Transformer最核心的创新。在这个机制中,每个输入标记都会产生三个向量:查询向量(Query)、键向量(Key)和值向量(Value)。这三个向量通过线性变换从输入编码中得到。注意力计算过程包括:

  1. 计算查询和所有键的相似度
  2. 对相似度进行softmax归一化
  3. 用得到的权重对值向量进行加权求和

多头注意力进一步将这个过程并行化,允许模型同时关注序列的不同方面,极大地提升了模型的表达能力。

3.1 自注意力机制本质

自注意力机制的本质是计算序列中每个位置与所有位置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让模型能够捕捉到序列内的长短期依赖关系。

在数学表达上,自注意力的计算过程可以概括为:attention(Q,K,V) = softmax(QK^T/√d)V。其中,d是注意力机制的维度,除以√d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点积结果的方差,防止其过大导致softmax函数梯度消失。这个看似简单的公式实际上包含了深刻的设计思想。

  1. 查询向量和键向量的点积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相似度,
  2. 通过softmax函数将这些相似度转换为概率分布,
  3. 用这些概率对值向量进行加权求和。

Transformer中使用的是多头注意力机制,这是对基础自注意力机制的进一步增强。所谓"多头",就是将输入并行地投影到多个子空间中,每个子空间独立计算注意力,最后再将各个头的结果拼接起来。如果使用了8个注意力头,每个头的维度是总维度的1/8。这种设计允许模型同时关注序列的不同表示子空间,极大地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

class MultiHeadAttentio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d_model, n_heads, dropout):
        super(MultiHeadAttention, self).__init__()
        assert d_model % n_heads == 0, "d_model must be divisible by n_heads"
        self.d_k = d_model // n_heads
        self.n_heads = n_heads
        self.linears = nn.ModuleList([nn.Linear(d_model, d_model) for _ in range(4)])
        self.dropout = nn.Dropout(dropout)
        self.softmax = nn.Softmax(dim=-1)
        
    def forward(self, query, key, value, mask=None):
        batch_size = query.size(0)
        # 线性变换
        query, key, value = [l(x).view(batch_size, -1, self.n_heads, self.d_k).transpose(1, 2)
                             for l, x in zip(self.linears, (query, key, value))]
        # 注意力计算
        scores = torch.matmul(query, key.transpose(-2, -1)) / math.sqrt(self.d_k)
        if mask is not None:
            scores = scores.masked_fill(mask == 0, -1e9)
        attn = self.softmax(scores)
        attn = self.dropout(attn)
        # 乘以V
        x = torch.matmul(attn, value)
        x = x.transpose(1, 2).contiguous().view(batch_size, -1, self.n_heads * self.d_k)
        # 最终线性变换
        return self.linears[-1](x), attn

3.2 自注意力机制优势

在实际运算中,自注意力机制的计算是高度并行的。通过矩阵运算,模型可以同时计算所有位置之间的注意力分数。这种并行性是Transformer相比于循环神经网络的重要优势之一。对于长度为n的序列,虽然计算复杂度是O(n²),但由于可以并行计算,实际的计算速度往往比RNN要快得多。

在解码器中的自注意力机制稍有不同,它使用了掩码机制来确保当前位置只能注意到之前的位置。这是通过在softmax之前将未来位置的注意力分数设为负无穷来实现的。这个设计确保了模型在生成序列时不会看到未来的信息,这对于很多生成任务来说是必要的。

自注意力机制还具有很好的可解释性。通过观察注意力权重的分布,我们可以直观地理解模型在处理不同输入时关注的重点。这种可解释性不仅有助于模型调试,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模型的工作原理。

class MultiHeadAttentio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d_model, n_heads, dropout):
        super(MultiHeadAttention, self).__init__()
        assert d_model % n_heads == 0, "d_model must be divisible by n_heads"
        self.d_k = d_model // n_heads
        self.n_heads = n_heads
        self.linears = nn.ModuleList([nn.Linear(d_model, d_model) for _ in range(4)])
        self.dropout = nn.Dropout(dropout)
        self.softmax = nn.Softmax(dim=-1)
        
    def forward(self, query, key, value, mask=None):
        batch_size = query.size(0)
        # 线性变换
        query, key, value = [l(x).view(batch_size, -1, self.n_heads, self.d_k).transpose(1, 2)
                             for l, x in zip(self.linears, (query, key, value))]
        # 注意力计算
        scores = torch.matmul(query, key.transpose(-2, -1)) / math.sqrt(self.d_k)
        if mask is not None:
            scores = scores.masked_fill(mask == 0, -1e9)
        attn = self.softmax(scores)
        attn = self.dropout(attn)
        # 乘以V
        x = torch.matmul(attn, value)
        x = x.transpose(1, 2).contiguous().view(batch_size, -1, self.n_heads * self.d_k)
        # 最终线性变换
        return self.linears[-1](x), attn

值自注意力机制的设计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最明显的是计算复杂度随序列长度的平方增长,这在处理很长的序列时会成为瓶颈。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改进方案,如稀疏注意力、线性注意力等,试图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

自注意力机制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是置换不变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位置编码,输入序列的顺序变化不会影响注意力的计算结果。这就是为什么Transformer需要额外的位置编码来提供序列顺序信息。这种设计虽然在某些场景下可能不够理想,但也为模型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使它能够更好地处理一些需要全局理解的任务。

4. 位置编码机制

由于Transformer抛弃了循环结构,它需要一种方式来理解输入序列中单词的顺序。位置编码通过使用正弦和余弦函数,为每个位置生成独特的编码向量。这些编码具有以下特点:

  • 每个位置都有唯一的编码
  • 编码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位置之间的距离
  • 编码方案可以扩展到未见过的序列长度

4.1 位置编码方式

在传统的序列模型中,如RNN或LSTM,序列的顺序信息是通过递归结构自然地体现出来的。然而,Transformer完全依赖于自注意力机制,这种机制本身是无法感知序列中标记相对位置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ransformer引入了位置编码(Positional Encoding)机制,通过为每个位置生成独特的编码向量来表示位置信息。

Transformer采用的是基于正弦和余弦函数的位置编码方案。具体来说,对于位置pos和维度i,位置编码PE(pos,i)的计算方式如下:当i为偶数时,使用正弦函数sin(pos/10000^(i/d_model));当i为奇数时,使用余弦函数cos(pos/10000^((i-1)/d_model))。这里d_model是模型的隐藏维度,通常设置为512。

这种编码方式能够表示出位置之间的相对关系。任意两个位置之间的位置编码可以通过一个线性函数来表示,这意味着模型可以轻松学习到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这个特性对于模型理解序列中元素之间的依赖关系非常重要

使用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周期性质使得位置编码具有可扩展性。即使在训练时没有见过某些位置,模型在推理时也能够处理更长的序列。这种特性使得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import torch
import math

class PositionalEncoding(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d_model, dropout, max_len=5000):
        super(PositionalEncoding, self).__init__()
        self.dropout = nn.Dropout(p=dropout)
        pe = torch.zeros(max_len, d_model)
        position = torch.arange(0, max_len).unsqueeze(1)
        div_term = torch.exp(torch.arange(0, d_model, 2) * -(math.log(10000.0) / d_model))
        pe[:, 0::2] = torch.sin(position * div_term)
        pe[:, 1::2] = torch.cos(position * div_term)
        pe = pe.unsqueeze(0)
        self.register_buffer('pe', pe)
        
    def forward(self, x):
        x = x + self.pe[:, :x.size(1)]
        return self.dropout(x)

在实际应用中,位置编码向量会直接加到输入的词嵌入向量上。这种加法操作而不是拼接操作的选择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通过加法,位置信息可以在整个网络中自然传播,而不会显著增加模型的参数量。同时,由于位置编码的值相对较小,它不会主导词嵌入信息,而是作为一种补充信息存在。

4.2 位置编码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种固定的正余弦位置编码,研究人员也探索了其他多种位置编码方案。如可学习的位置编码就是一种常见的替代方案,它允许模型自己学习最适合任务的位置表示。还有相对位置编码,它直接编码标记之间的相对距离,而不是绝对位置。

在处理特定类型的任务时,位置编码也可能需要特殊的调整。如在处理双向文本或图像等二维数据时,位置编码的设计需要考虑更复杂的空间关系。位置编码的成功也启发了研究人员思考序列建模中的位置信息表示问题。如一些研究工作探索了如何在保持Transformer优势的同时,更好地处理序列的层次结构和长距离依赖关系。

位置编码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在处理超长序列时,位置编码的效果可能会减弱。此外,如何设计更通用的位置编码方案,使其能够同时适应不同类型的序列数据,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5. 残差连接与层归一化

为了解决深层网络训练中的问题,Transformer使用了两个重要的技术机制:

  • 残差连接:将每个子层的输入直接加到其输出上,帮助解决梯度消失问题
  • 层归一化:对每一层的输出进行归一化处理,有助于稳定训练过程

这两个机制的组合大大提高了模型的训练稳定性和收敛速度。

5.1 残差连接

残差连接的核心思想来源于ResNet,它在Transformer中的每个子层周围都被使用。具体来说,如果我们用x表示子层的输入,F(x)表示子层的变换函数,那么残差连接就是将输入直接加到输出上:y = F(x) + x。这种简单的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建立了一条梯度的快捷通道,让梯度可以直接流向浅层网络,有效缓解了深层网络中的梯度消失问题残差连接使得网络能够更容易学习恒等映射,如果某个子层不能为最终目标提供有用信息,网络可以简单地学会将该层的权重置接近于零,从而保留输入信息

5.2 层归一化

层归一化则是另一个确保训练稳定性的关键组件。在Transformer中,层归一化被应用在每个子层的输出上,紧接在残差连接之后。它的计算过程是对每个样本在特征维度上进行归一化,即计算特征的均值和方差,然后进行标准化,最后通过可学习的缩放和偏移参数进行调整。这种操作有几个重要作用:

  1. 它能够减缓内部协变量偏移(internal covariate shift)问题,使得每一层的输入分布相对稳定;
  2. 它有助于梯度的传播,因为归一化后的值域范围适中,不会出现梯度爆炸或消失的情况。
class SimpleLaye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d_model, dropout):
        super(SimpleLayer, self).__init__()
        self.linear = nn.Linear(d_model, d_model)
        self.relu = nn.ReLU()
        self.dropout = nn.Dropout(dropout)
        self.norm = nn.LayerNorm(d_model)
        
    def forward(self, x):
        # 子层输出
        sublayer_output = self.linear(x)
        sublayer_output = self.relu(sublayer_output)
        sublayer_output = self.dropout(sublayer_output)
        # 残差连接
        x = x + sublayer_output
        # 层归一化
        x = self.norm(x)
        return x

5.3 二者组合方式

在Transformer中,这两个机制的组合方式也经过精心设计。通常的顺序是:输入 → 子层(如自注意力或前馈网络)→ 残差连接 → 层归一化。这种组合不仅保持了各自的优势,还产生了协同效应。残差连接确保信息和梯度可以有效传播,而层归一化则保证了信号幅度的稳定性,两者互相补充,共同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训练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机制的具体实现细节也很重要。层归一化中的可学习参数(缩放和偏移)使得模型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归一化的程度。而残差连接的实现需要确保输入和输出的维度匹配,这在Transformer中通过保持整个网络的隐藏维度一致来实现。编码器层的实现: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class EncoderLaye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d_model, n_heads, d_ff, dropout):
        super(EncoderLayer, self).__init__()
        self.self_attn = MultiHeadAttention(d_model, n_heads, dropout)
        self.feed_forward = PositionwiseFeedForward(d_model, d_ff, dropout)
        self.norm1 = nn.LayerNorm(d_model)
        self.norm2 = nn.LayerNorm(d_model)
        self.dropout = nn.Dropout(dropout)
        
    def forward(self, x, mask):
        # 自注意力子层
        attn_output, _ = self.self_attn(x, x, x, mask)
        # 残差连接和层归一化
        x = self.norm1(x + self.dropout(attn_output))
        # 前馈神经网络子层
        ff_output = self.feed_forward(x)
        # 残差连接和层归一化
        x = self.norm2(x + self.dropout(ff_output))
        return x

在实践中,这两个机制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如果移除任何一个机制,模型的训练都会变得困难,性能也会显著下降。特别是在构建更深的Transformer模型时,这两个机制的作用更加突出。它们让我们能够堆叠更多的层,从而获得更强的模型表达能力。

5.4 未来趋势

近年来,研究人员也在探索这两个机制的改进版本。Pre-LN(Pre-Layer Normalization)结构将层归一化移到子层之前,这种修改可以使训练更加稳定,允许使用更大的学习率。还有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其他形式的归一化(如实例归一化)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两个机制的成功也启发了其他网络架构的设计。许多后续的模型架构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理念,证明了这些机制的普适性。不过,在应用这些机制时也需要根据具体任务和模型架构做出适当的调整,因为不同的场景可能需要不同的实现方式。

6. 前馈神经网络

每个编码器和解码器层都包含一个前馈神经网络子层。这个网络包含两个线性变换和一个ReLU激活函数:

  • 第一个变换通常扩展维度
  • ReLU提供非线性变换能力
  • 第二个变换将维度压缩回原始大小

这个简单但重要的组件为模型提供了处理特征的能力。

6.1 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twork,FFN)

在Transformer架构中,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twork,FFN)是每个编码器和解码器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处理经过自注意力机制后的特征表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让我详细解析这个看似简单但至关重要的组件。

前馈神经网络在Transformer中采用了一个特殊的结构设计。它由两个线性变换层组成,中间使用ReLU激活函数。第一个线性变换通常会将输入维度扩大四倍(在原始论文中,从512维扩展到2048维),而第二个线性变换则将维度压缩回原始大小。这种"扩展-压缩"的结构设计具有深刻的考虑。扩展维度可以提供更大的特征空间,允许模型学习更复杂的特征表示,而压缩则帮助模型提取最重要的信息,同时保持计算效率。

在具体实现上,前馈神经网络对序列中的每个位置独立进行处理。这意味着,如果输入序列长度为n,特征维度为d,那么实际上是在进行n次独立的特征变换。这种位置独立的特性与自注意力机制形成了互补:自注意力负责建模位置之间的依赖关系,而前馈网络则负责在每个位置上进行深度特征转换。这种设计既保证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又维持了计算效率。

class PositionwiseFeedForward(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d_model, d_ff, dropout):
        super(PositionwiseFeedForward, self).__init__()
        self.w_1 = nn.Linear(d_model, d_ff)
        self.w_2 = nn.Linear(d_ff, d_model)
        self.dropout = nn.Dropout(dropout)
        self.relu = nn.ReLU()
        
    def forward(self, x):
        return self.w_2(self.dropout(self.relu(self.w_1(x))))

前馈网络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非线性变换能力ReLU激活函数的引入不仅带来了非线性,还具有导数计算简单、防止梯度消失等优势。通过ReLU,网络能够学习到更复杂的特征模式,这对于处理序列数据中的复杂模式至关重要。

6.2 使用事项

在训练过程中,前馈网络通常会配合dropout机制使用,这有助于防止过拟合。dropout通过在训练时随机丢弃一部分神经元,迫使网络学习更鲁棒的特征表示。这种正则化技术对于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特别重要,因为Transformer通常都有大量参数。

值得注意的是,前馈网络虽然结构简单,但在整个Transformer架构中占据了大部分的参数量。这反映了其在特征转换中的重要性。实践表明,适当增加前馈网络的维度通常能带来性能提升,但同时也需要在模型大小和计算资源之间做出权衡。

研究人员也探索了多种改进前馈网络的方法。有研究提出使用GLU(Gated Linear Unit)激活函数替代ReLU,或者引入混合专家系统(Mixture of Experts)来增强前馈网络的表达能力。这些改进在某些任务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说明前馈网络仍有优化空间。

前馈网络的设计还影响着整个模型的并行计算能力。由于每个位置的计算是独立的,这部分运算可以高度并行化,这是Transformer架构计算效率高的原因之一。在实际部署时,合理利用这种并行特性可以显著提升模型的推理速度。

7. 训练与优化

Transformer的训练涉及多个关键方面:

  • 采用标签平滑技术来防止模型过度自信
  • 使用Adam优化器,并采用特殊的学习率调度策略
  • 在训练过程中使用dropout来防止过拟合
  • 采用预热步骤来稳定早期训练

8. 实际应用与发展

Transformer的成功催生了许多重要的模型:

  • BERT:主要使用编码器架构,通过掩码语言模型预训练
  • GPT系列:使用解码器架构,实现强大的生成能力
  • T5:统一了各种NLP任务的处理方式

这些模型在各种任务中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从文本分类到机器翻译,从问答系统到文本生成。

9. 挑战与优化方向

尽管Transformer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 计算复杂度随序列长度呈平方增长
  • 对长序列的处理效果不够理想
  • 预训练资源需求巨大

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优化方案,如Sparse Transformer、Reformer等,这些改进主要集中在提高效率和降低资源消耗上。


http://www.kler.cn/a/464686.html

相关文章:

  • Django中自定义模板字符串
  • 腾讯云智能结构化 OCR:驱动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 企业为何需要小型语言模型:AI 应用的新趋势与策略
  • 汽车燃油软件标定测试
  • AfuseKt1.4.4 | 刮削视频播放器,支持阿里云盘和自动海报墙
  • Linux中隐藏操作身法
  • 有哪几种方法可以使html脱离文档流?
  • 华为OD E卷(100分)44-单次接龙
  • 深入浅出 Beam Search:自然语言处理中的高效搜索利器
  • ThinkPHP 模板引擎使用技巧:提高开发效率
  • 第四讲 比特币的主流化与价格波动
  • [python SQLAlchemy数据库操作入门]-24.使用 Celery 与 SQLAlchemy:异步任务处理股票数据
  • 互慧-急诊综合管理平台 ServicePage.aspx 任意文件读取漏洞复现
  • Spring Security(maven项目) 3.0.2.3版本
  • Docker图形化界面工具Portainer最佳实践
  • Unix/Linux 系统中环境变量有哪些
  • 两个等号和三个等号(待查资料)
  • Centos7部署NTP服务及客户端同步实践
  • 使用 4 种主要方法将数据从 HTC 传输到华为
  • 解决Spring3.4版本中使用QueryDSL中出现MongoAnnotationProcessor使用问题
  • Javascript算法——回溯算法(组合问题)
  • Oracle 使用 sql profile 固定执行计划
  • 国产编辑器EverEdit - 常用资源汇总
  • QT---------自定义插件和库
  • Unity3D Huatuo:零成本高性能的全平台原生C#热更新方案详解
  • 玩《燕云十六声》时游戏文件丢失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