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Redis之数据结构

前言


Redis 为什么那么快?

除了它是内存数据库,使得所有的操作都在内存上进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它实现的数据结构,使得我们对数据进行增删查改操作时,Redis 能高效地处理。

因此,这次我们就来好好聊一下 Redis 数据结构:String(字符串)对象、List(列表)对象、Hash(哈希)对象、Set(集合)对象和 Zset(有序集合)。

底层(3.0和3.2之后有变化)对应的分别是:SDS、双向链表、压缩列表、哈希表、跳表、整数集合、quicklist、listpack

特别说明下,void * key 和 void * value 指针指向的是 Redis 对象,Redis 中的每个对象都由 redisObject 结构表示,如下图:


对象结构里包含的成员变量:

type,标识该对象是什么类型的对象(String 对象、 List 对象、Hash 对象、Set 对象和 Zset 对象);

encoding,标识该对象使用了哪种底层的数据结构;

ptr,指向底层数据结构的指针


SDS


Redis 是用 C 语言实现的,但是它没有直接使用 C 语言的 char* 字符数组来实现字符串,而是自己封装了一个名为简单动态字符串(simple dynamic string,SDS) 的数据结构来表示字符串,也就是 Redis 的 String 数据类型的底层数据结构是 SDS。

C 语言字符串的缺陷

获取字符串长度的时间复杂度为 O(N),需要便利字符串数组个数得出长度。

字符串的结尾是以 “\0” 字符标识,字符串里面不能包含有 “\0” 字符,因此不能保存二进制数据;

字符串操作函数不高效且不安全,比如有缓冲区溢出的风险(无法预估改变后数据的大小是否会超出原始分配内存大小),有可能会造成程序运行终止

SDS 结构设计

下图就是 Redis 5.0 的 SDS 的数据结构:


结构中的每个成员变量分别介绍下:

len,记录了字符串长度。这样获取字符串长度的时候,只需要返回这个成员变量值就行,时间复杂度只需要 O(1)。

alloc,分配给字符数组的空间长度。这样在修改字符串的时候,可以通过 alloc - len 计算出剩余的空间大小,可以用来判断空间是否满足修改需求,如果不满足的话,就会自动将 SDS 的空间扩展至执行修改所需的大小,然后才执行实际的修改操作,所以使用 SDS 既不需要手动修改 SDS 的空间大小,也不会出现前面所说的缓冲区溢出的问题。

flags,用来表示不同类型的 SDS。一共设计了 5 种类型,分别是 sdshdr5、sdshdr8、sdshdr16、sdshdr32 和 sdshdr64,后面再说明区别之处。

buf[],字符数组,用来保存实际数据。不仅可以保存字符串,也可以保存二进制数据。

总的来说,Redis 的 SDS 结构在原本字符数组之上,增加了三个元数据:len、alloc、flags,用来解决 C 语言字符串的缺陷。

SDS 结构中有个 flags 成员变量,表示的是 SDS 类型。

Redis 一共设计了 5 种类型,分别是 sdshdr5、sdshdr8、sdshdr16、sdshdr32 和 sdshdr64。

这 5 种类型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们数据结构中的 len 和 alloc 成员变量的数据类型不同

比如 sdshdr16 和 sdshdr32 这两个类型,它们的定义分别如下:

struct__attribute__((__packed__))sdshdr16{

    uint16_t len;

    uint16_t alloc; 

    unsigned char flags; 

    char buf[];

};

struct__attribute__((__packed__))sdshdr32{

    uint32_t len;

    uint32_t alloc; 

    unsigned char flags;

    char buf[];

};

可以看到:

sdshdr16 类型的 len 和 alloc 的数据类型都是 uint16_t,表示字符数组长度和分配空间大小不能超过 2 的 16 次方。

sdshdr32 类型的 len 和 alloc 的数据类型都是 uint32_t,表示字符数组长度和分配空间大小不能超过 2 的 32 次方。

之所以 SDS 设计不同类型的结构体,是为了能灵活保存不同大小的字符串,从而有效节省内存空间。比如,在保存小字符串时,结构体占用空间也比较少。

除了设计不同类型的结构体,Redis 在编程上还使用了专门的编译优化来节省内存空间,即在 struct 声明了 __attribute__ ((packed)) ,它的作用是:告诉编译器取消结构体在编译过程中的优化对齐,按照实际占用字节数进行对齐(如果没有次声明,则会将结构体中的所有变量按最大的变量内存对其分配,导致没有使用这么多内存的用量浪费资源)


链表



链表节点结构设计

链表结构设计

链表的优势与缺陷


Redis 的链表实现优点如下:

listNode 链表节点的结构里带有 prev 和 next 指针,获取某个节点的前置节点或后置节点的时间复杂度只需 O(1),而且这两个指针都可以指向 NULL,所以链表是无环链表

list 结构因为提供了表头指针 head 和表尾节点 tail,所以获取链表的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的时间复杂度只需 O(1)

list 结构因为提供了链表节点数量 len,所以获取链表中的节点数量的时间复杂度只需 O(1)

listNode 链表节点使用 void* 指针保存节点值,并且可以通过 list 结构的 dup、free、match 函数指针为节点设置该节点类型特定的函数,因此链表节点可以保存各种不同类型的值

链表的缺陷也是有的:

链表每个节点之间的内存都是不连续的,意味着无法很好利用 CPU 缓存。能很好利用 CPU 缓存的数据结构就是数组,因为数组的内存是连续的,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 CPU 缓存来加速访问。

还有一点,保存一个链表节点的值都需要一个链表节点结构体的分配,内存开销较大

因此,Redis 3.0 的 List 对象在数据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会采用「压缩列表」作为底层数据结构的实现,它的优势是节省内存空间,并且是内存紧凑型的数据结构。

不过,压缩列表存在性能问题(具体什么问题,下面会说),所以 Redis 在 3.2 版本中设计了新的数据结构 quicklist,并将 List 对象的底层数据结构改由 quicklist 实现。

然后在  Redis 5.0 设计了新的数据结构 listpack,沿用了压缩列表紧凑型的内存布局,最终在最新的 Redis 版本,将 Hash 对象和 Zset 对象的底层数据结构实现之一的压缩列表,替换成由 listpack 实现。


哈希表


哈希表是一种保存键值对(key-value)的数据结构。

哈希表中的每一个 key 都是独一无二的,程序可以根据 key 查找到与之关联的 value,或者通过 key 来更新 value,又或者根据 key 来删除整个 key-value 等等。

在讲压缩列表的时候,提到过 Redis 的 Hash 对象的底层实现之一是压缩列表(最新 Redis 代码已将压缩列表替换成 listpack)。Hash 对象的另外一个底层实现就是哈希表。

哈希表优点在于,它能以 O(1) 的复杂度快速查询数据。怎么做到的呢?将 key 通过 Hash 函数的计算,就能定位数据在表中的位置,因为哈希表实际上是数组,所以可以通过索引值快速查询到数据。

但是存在的风险也是有,在哈希表大小固定的情况下,随着数据不断增多,那么哈希冲突的可能性也会越高。

解决哈希冲突的方式,有很多种。

Redis 采用了「链式哈希」来解决哈希冲突,在不扩容哈希表的前提下,将具有相同哈希值的数据串链接起来,以便这些数据在表中仍然可以被查询到。

哈希表结构设计

哈希表节点结构

dictEntry 结构里不仅包含指向键和值的指针,还包含了指向下一个哈希表节点的指针,这个指针可以将多个哈希值相同的键值对链接起来,以此来解决哈希冲突的问题,这就是链式哈希。

不过,链式哈希局限性也很明显,随着链表长度的增加,在查询这一位置上的数据的耗时就会增加,毕竟链表的查询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进行 rehash,也就是对哈希表的大小进行扩展。

rehash

随着数据逐步增多,触发了 rehash 操作,这个过程分为三步:

给「哈希表 2」 分配空间,一般会比「哈希表 1」 大 2 倍;

将「哈希表 1」的数据迁移到「哈希表 2」中;

迁移完成后,「哈希表 1」的空间会被释放,并把「哈希表 2」设置为「哈希表 1」,然后在「哈希表 2」新创建一个空白的哈希表,为下次 rehash 做准备。

这个过程看起来简单,但是其实第二步很有问题,如果「哈希表 1」的数据量非常大,那么在迁移至「哈希表 2」的时候,因为会涉及大量的数据拷贝,此时可能会对 Redis 造成阻塞,无法服务其他请求

渐进式 rehash

渐进式 rehash 步骤如下:

给「哈希表 2」分配空间;

在 rehash 进行期间,每次哈希表元素进行新增、删除、查找或者更新操作时,Redis 除了会执行对应的操作之外,还会顺序将「哈希表 1」中索引位置上的所有 key-value 迁移到「哈希表 2」 上

随着处理客户端发起的哈希表操作请求数量越多,最终在某个时间内,会把「哈希表 1」的所有 key-value 迁移到「哈希表 2」,从而完成 rehash 操作。

rehash 触发条件

rehash 的触发条件跟负载因子(load factor)有关系。

负载因子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公式计算:


触发 rehash 操作的条件,主要有两个:

当负载因子大于等于 1 ,并且 Redis 没有在执行 bgsave 命令或者 bgrewiteaof 命令时,也就是没有执行 RDB 快照或没有进行 AOF 重写的时候,就会进行 rehash 操作。

当负载因子大于等于 5 时,此时说明哈希冲突非常严重了,不管有没有在执行 RDB 快照或 AOF 重写,都会强制进行 rehash 操作。

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是 Set 对象的底层实现之一。当一个 Set 对象只包含整数值元素,并且元素数量不多时,就会使用整数集这个数据结构作为底层实现。

整数集合结构设计


可以看到,保存元素的容器是一个 contents 数组,虽然 contents 被声明为 int8_t 类型的数组,但是实际上 contents 数组并不保存任何 int8_t 类型的元素,contents 数组的真正类型取决于 intset 结构体里的 encoding 属性的值。比如:

如果 encoding 属性值为 INTSET_ENC_INT16,那么 contents 就是一个 int16_t 类型的数组,数组中每一个元素的类型都是 int16_t;

如果 encoding 属性值为 INTSET_ENC_INT32,那么 contents 就是一个 int32_t 类型的数组,数组中每一个元素的类型都是 int32_t;

如果 encoding 属性值为 INTSET_ENC_INT64,那么 contents 就是一个 int64_t 类型的数组,数组中每一个元素的类型都是 int64_t;

不同类型的 contents 数组,意味着数组的大小也会不同。

整数集合的升级操作

整数集合会有一个升级规则,就是当我们将一个新元素加入到整数集合里面,如果新元素的类型(int32_t)比整数集合现有所有元素的类型(int16_t)都要长时,整数集合需要先进行升级,也就是按新元素的类型(int32_t)扩展 contents 数组的空间大小,然后才能将新元素加入到整数集合里,当然升级的过程中,也要维持整数集合的有序性。

整数集合升级的过程不会重新分配一个新类型的数组,而是在原本的数组上扩展空间,然后再将每个元素按间隔类型大小分割,如果 encoding 属性值为 INTSET_ENC_INT16,则每个元素的间隔就是 16 位。


跳表


Redis 只有在 Zset 对象的底层实现用到了跳表,跳表的优势是能支持平均 O(logN) 复杂度的节点查找。

Zset 对象是唯一一个同时使用了两个数据结构来实现的 Redis 对象,这两个数据结构一个是跳表,一个是哈希表。这样的好处是既能进行高效的范围查询,也能进行高效的单点查询。


quicklist


在 Redis 3.0 之前,List 对象的底层数据结构是双向链表或者压缩列表。在 Redis 3.2 的时候,List 对象的底层改由 quicklist 数据结构实现。

其实 quicklist 就是「双向链表 + 压缩列表」组合,因为一个 quicklist 就是一个链表,而链表中的每个元素又是一个压缩列表。

在前面讲压缩列表的时候,也提到了压缩列表的不足,虽然压缩列表是通过紧凑型的内存布局节省了内存开销,但是因为它的结构设计,如果保存的元素数量增加,或者元素变大了,压缩列表会有「连锁更新」的风险,一旦发生,会造成性能下降。

quicklist 解决办法,通过控制每个链表节点中的压缩列表的大小或者元素个数,来规避连锁更新的问题。因为压缩列表元素越少或越小,连锁更新带来的影响就越小,从而提供了更好的访问性能。

quicklist 结构设计

在向 quicklist 添加一个元素的时候,不会像普通的链表那样,直接新建一个链表节点。而是会检查插入位置的压缩列表是否能容纳该元素,如果能容纳就直接保存到 quicklistNode 结构里的压缩列表,如果不能容纳,才会新建一个新的 quicklistNode 结构。

quicklist 会控制 quicklistNode 结构里的压缩列表的大小或者元素个数,来规避潜在的连锁更新的风险,但是这并没有完全解决连锁更新的问题。


listpack


quicklist 虽然通过控制 quicklistNode 结构里的压缩列表的大小或者元素个数,来减少连锁更新带来的性能影响,但是并没有完全解决连锁更新的问题。

因为 quicklistNode 还是用了压缩列表来保存元素,压缩列表连锁更新的问题,来源于它的结构设计,所以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数据结构。

于是,Redis 在 5.0 新设计一个数据结构叫 listpack,目的是替代压缩列表,它最大特点是 listpack 中每个节点不再包含前一个节点的长度了,压缩列表每个节点正因为需要保存前一个节点的长度字段,就会有连锁更新的隐患。

我看了 Redis 的 Github,在最新 6.2 发行版本中,Redis Hash 对象、Set 对象的底层数据结构的压缩列表还未被替换成 listpack,而 Redis 的最新代码(还未发布版本)已经将所有用到压缩列表底层数据结构的 Redis 对象替换成 listpack 数据结构来实现,估计不久将来,Redis 就会发布一个将压缩列表替代为 listpack 的发行版本

listpack 结构设计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encoding,定义该元素的编码类型,会对不同长度的整数和字符串进行编码;

data,实际存放的数据;

len,encoding+data 的总长度。

可以看到,listpack 没有压缩列表中记录前一个节点长度的字段了,listpack 只记录当前节点的长度,当我们向 listpack 加入一个新元素的时候,不会影响其他节点的长度字段的变化,从而避免了压缩列表的连锁更新问题


*附加


Redis实现分布式锁

常见的单体架构解决线程问题使用lock来解决,实际上是通过监控数值的内存二进制1和0来控制获取锁和释放锁,那在分布式架构中这种方式显然不适用,那么下面就使用redis来实现分布式锁,除了redis还可以使用数据库和zookeeper来实现

选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原因:

(1)Redis有很高的性能,单命令操作线程不进行I/O操作;

(2)Redis命令对此支持较好,实现起来比较方便

实现方式

添加一个key返回bool结果,并设置过期时间,避免死锁,且在执行完所有逻辑后删除该key,形成闭环。

如果不存在该key则获取锁,存在则表示其他线程正在使用,从而实现分布式锁,但如果在删除key时出现故障,将导致分布式锁失效,这里也提供一个更好的方式,使用redis的Lua脚本打包进行实现


Redis之I/O多路复用

1.客户端发送socket(套接字,文件句柄)连接

2.redis进程scoket server进行连接,并产生事件,由IO多路复用程序负责监听

3.当某个socket实例被监听到需要进行操作时,IO多路复用程序将socket套接字对象添加到队列中

4.在文件事件分配器之前需要进行解析指令操作,再将指令给到命令请求处理器执行,执行完后,通过scoket文件句柄返回给对应的socket(在新版本中,解析指令和返回结果变为多线程处理,但执行命令还是由单线程处理)

模型类型

1.select:轮询IO多路复用程序内核

2.epoll:采用事件处理

最后编辑于:2025-01-11 21:05:26


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收藏、关注哦!!!


http://www.kler.cn/a/502571.html

相关文章:

  • Vue Diff 算法完全解析
  • 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任务栏网络图标消失问题
  • MySQL Binlog 同步工具go-mysql-transfer Lua模块使用说明
  • 欧拉公式和傅里叶变换
  • 解读若依微服务架构图:架构总览、核心模块解析、消息与任务处理、数据存储与缓存、监控与日志
  • 《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中的SLAM技术》ch2:基础数学知识
  • DevOps 企业级 CI/CD 实战 —— 整合 GitLab+Jenkins+Harbor+Docker 实现代码全自动化流程管理
  • No. 31 笔记 | Web安全-SQL手工注入技术学习 Part 2
  • 38_Lua字符串
  • 【AI日记】25.01.11 Weights Biases | AI 笔记 notion
  • Word表格批量提取数据到Excel,批量提取,我爱excel
  • Linux标准IOday4
  • 设计模式 行为型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与 常见技术框架应用 解析
  • 深入解读五种常见 Java 设计模式及其在 Spring 框架中的应用
  • 关于在协程内使用 Uvicorn 无法正常开启 Web 服务的分析处理
  • 202409 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C/C++ 二级真题答案及解析(电子学会)
  • 计算机网络之---IP协议
  • 数据结构二叉树-C语言
  • Windows的Redis查看自己设置的密码并更改设置密码
  • 神经网络中的“池化”是什么意思?
  • MySQL 与 Redis 的数据一致性问题
  • Linux自定义分隔符
  • 【14】模型训练自制数据集前的一些数据处理操作
  • 基于springboot果蔬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
  • Linux 下 Vim 环境安装踩坑问题汇总及解决方法(重置版)
  • AI学习路线图-邱锡鹏-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