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说一说mongodb组合索引的匹配规则

一、背景

有一张1000多万条记录的大表,需要做归档至历史表,出现了大量慢查询。
查询条件是

"classroomId": {$in: ["xxx", "xxx", ..... "xxx","xxx", "xxx" ] }

耗时近5秒,且是全表扫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没有使用到任何索引呢?

请看该集合创建的索引有哪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建立了两个组合索引userId_1_classroomId_1_isDelete_1和userId_1_classroomId_1,

但是二者的重复度极高。(可以删掉userId_1_classroomId_1_isDelete_1,再新建一个单索引classroomId_1)

二、组合索引

1、最左匹配原则

MongoDB 中组合索引遵循最左匹配原则,即在检索数据时从复合索引的最左边开始匹配。

举例来说,上文的组合索引userId_1_classroomId_1,对于查询条件 {“userId”: “xxx”, “classroomId”: “xxx”} 可以匹配该组合索引,因为查询条件包含了索引的最左前缀;而对于查询条件 {“classroomId”:“xxx”} 则无法匹配该组合索引。

但是对查询条件 {“userId”: “xxx”} 则可以匹配该组合索引。

所以,我们需要再新建一个单索引classroomId_1。

2、ESR规则

ESR(Equality, Sort, Range)规则是创建高效组合索引的一个重要原则

  • Equality(相等):将需要精确匹配的字段放在索引的前面。这些字段用于过滤数据,减少需要扫描的文档数量。例如查询 db.xxx.find({“classroomId”: “GM03DI890”}) 中,classroomId 字段是精确匹配,应放在索引的前面。
  • Sort(排序):排序操作应放在精确匹配字段之后。因为精确匹配可以减少需要排序的文档数量,且这样可以让 MongoDB 进行非阻塞排序。例如查询 db.xxx.find({“classroomId”: “GM03DI890”}).sort({createdOn: 1}) 中,createdOn 字段用于排序,应放在 classroomId 字段之后。
    也就是说,组合索引的顺序应该是classroomId_1_createdOn_1
  • Range(范围):范围查询字段应放在索引的最后面。范围查询会扫描一定范围内的数据,将其放在最后可以提高查询效率。例如查询 db.xxx.find({price: {$gte: 15000}}) 中,price 字段是范围查询,应放在索引的最后。

三、OR查询

如果是OR查询呢?

还是举如下例:

{
    "$or": [
        {
            "auth": 1
        },
        {
            "totalIds": {
                "$in": [
                    1002482
                ]
            }
        }
    ]
}

应该分别对 auth 和 totalIds 字段创建单独的索引,而不是创建一个组合索引。

db.xxx.createIndex({"auth":1}, {"name":"auth_1","background":true})
db.xxx.createIndex({"totalIds":1}, {"name":"totalIds_1","background":true})

这是因为 MongoDB 在使用 or 查询时,如果每个子句都有自己的索引,那么 MongoDB 可以分别使用这些索引来执行查询,然后合并结果。这通常比创建一个包含所有字段的复合索引更有效。

1、区分度问题

区分度低的字段-- auth 字段的值只有两个(0 和 1),区分度很低。通常情况下,区分度低的字段单独建立索引的收益较小,因为索引的目的是快速定位数据,而区分度低的字段在索引中并不能有效减少需要扫描的数据量。

但我们还得考虑另外一个因素。

2、查询频率

如果 auth 字段在查询中非常频繁地被使用,即使区分度低,建立索引也可能带来一些性能提升。例如,如果大部分查询都包含 auth 字段,那么建立索引可以减少全表扫描的次数。

对于 or 查询,MongoDB 会分别使用每个子查询的索引,然后合并结果。

因此,为 auth 和 totalIds 分别建立单独的索引是合理的。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子查询都能高效地使用索引。

四、执行计划

使用 explain 分析查询计划:

可以通过 explain 方法来分析查询计划,查看是否使用了索引以及索引的使用情况。

{"planSummary":"IXSCAN { totalIds: 1 }, IXSCAN { auth: 1 }"}
db.xxx.find({"$or":[{"auth":1},{"totalIds":{"$in":[636622]}}]}).explain("executionStat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执行计划可以看到,现在的OR查询能够使用到这两个单独索引。

五、总结

本文在OR查询中使用了分别创建两个单独索引来提高查询效率。

这里有一个问题,auth字段的区分度低,而totalIds字段的区分度高。

在索引及文档扫描的时候,整个查询的效率是取决于auth字段,尽管totalIds查询速度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述OR查询语句,索引扫描行数以及文档扫描行数均为18000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中也可以看出,区分度高和低,影响的检索效率高低。

改进:

  • 从业务角度,考虑将auth查询与非auth查询分开来查询,这样就不会有OR查询场景
  • 从数据库的角度,可以考虑分两张表,当要查询auth=0还是1的时候,从小表查询;如果没有auth查询,就可以使用totalIds字段,由于其区分度高,可以大大提高检索效率。

http://www.kler.cn/a/504040.html

相关文章:

  • wordpress 房产网站筛选功能
  • Android string.xml中特殊字符转义
  • Wireshark 使用教程:网络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 解决 vxe-table 的下拉框、日期选择等组件被 element-plus element-ui 弹窗遮挡问题 z-index
  • 【React】新建React项目
  • E10.【C语言】练习:编写一个猜数字游戏
  • 从github上,下载的android项目,从0-1进行编译运行-踩坑精力,如何进行部署
  • 65.在 Vue 3 中使用 OpenLayers 绘制带有箭头的线条
  • 伏羲1.0试用版(文生图)
  •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下)
  • 基于python的舆情监测管理系统
  • phpstorm jetbrain 配置review code
  • React 中事件机制详细介绍:概念与执行流程如何更好的理解
  • 软件测试 —— 自动化测试(Selenium)
  • element-ui dialog弹窗 设置点击空白处不关闭
  • 【Redis】初识Redis
  • 机器学习赋能的智能光子学器件系统研究与应用
  • Spring Boot 项目启动后自动加载系统配置的多种实现方式
  • 202305 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C/C++ 二级真题答案及解析(电子学会)
  • 本地服务器Docker搭建个人云音乐平台Splayer并实现远程访问告别烦人广告
  • mapbox进阶,添加绘图控件
  • NHANES数据挖掘|特征变量对死亡率预测的研究设计与分析
  • 机器学习之自助法
  • 初识算法和数据结构P1:保姆级图文详解
  • 计算机网络八股文学习笔记
  • 基于网络爬虫技术的网络新闻分析【源码+文档+部署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