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前端4种请求方式
文章目录
- 一、GET请求
- 1.1 使用方式
- 1.2 优缺点
- 1.3 应用场景
- 二、POST请求
- 2.1 使用方式
- 2.2 优缺点
- 2.3 应用场景
- 三、PUT请求
- 3.1 使用方式
- 3.2 优缺点
- 3.3 应用场景
- 四、DELETE请求
- 4.1 使用方式
- 4.2 优缺点
- 4.3 应用场景
- 五.总结
一、GET请求
GET 请求用于向指定资源发出请求,请求中包含了资源的 URL 和请求参数。服务器端通过解析请求参数来返回相应的资源,不会修改服务器端的状态。
1.1 使用方式
使用 GET 请求方式提交的数据会被包含在 URL 中,因此易于被缓存和浏览器保存,但也因此不适合用于提交敏感数据。
第一种情形:
前端发送get请求,使用data方式传递参数。
export function empList(query){
return request({
url:'/emps/list',
method:'get',
data:query
})
}
后端使用@GetMapping注解,不使用@RequestBody接收参数
@GetMapping("/list")
public Result listEmp(Emp emp){
List<Emp> emps = empService.listEmp(emp);
return Result.success(emps);
}
这种方法实际接收不到前端传递来的参数,因为get请求参数传递不能是data,而应该是params。
如果把后端接收参数方式改为@RequestBody,前端不作改动,则请求会报400错误(请求失败),后端报缺失需要的请求体,也就是需要Emp参数,但是前端并没有传送过来。
[org.springframework.http.converter.HttpMessageNotReadableException: Required request
body is missing: public cn.cjc.pojo.Result
cn.cjc.controller.EmpController.list(cn.cjc.pojo.Emp)
结论:在获取数据,即查询数据库的时候,使用get请求方式,使用params的方式传递参数,或者使用url占位符的方式传递参数。不要在查询操作中使用post方法。
第二种情形:
前端发送get请求,不使用data方式传递参数
export function selectById(id) {
return request({
url: '/emps/'+id,
method: 'get',
})
}
后端使用@GetMapping注解,使用@PathVariable接收参数
@GetMapping("/{id}")
public Result getById(@PathVariable Integer id){
log.info("根据ID查询员工信息, id: {}",id);
Emp emp = empService.getById(id);
return Result.success(emp);
}
结论:当前端发起GET请求时,若传递的是一个对象,则后端接收数据时,不需要用@RequestBody来转换JSON串,若传递的是一个具体的值或参数则后端必须用@PathVariable来接收。
1.2 优缺点
GET 请求的优点包括:
- 可以被缓存和浏览器保存。
- 对服务器性能的影响较小。
GET 请求的缺点包括:
- 不适合用于提交敏感数据,以为请求参数会出现在URL中。
- 仅适用于对资源进行查询操作,不能修改服务器端的状态。
1.3 应用场景
- 获取资源信息。
- 对资源进行查询操作。
二、POST请求
POST 请求用于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通常会导致服务器端的状态发生变化。例如,在 Web 表单中填写信息并提交时,就是使用 POST 请求方式将表单数据提交到服务器存储。
使用 POST 请求方式提交的数据会被包含在请求体中,而不像 GET 请求方式那样包含在 URL 中。因此,POST 请求可以提交比 GET 更大的数据量,并且相对更安全。
2.1 使用方式
第一种情况:
前端发送post请求,使用data方式传递参数,传递的是一个对象
//POST请求,且传递的是一个对象
export function add(emp) {
return request({
url: '/emps',
method: 'post',
data: emp
})
}
后端使用@PostMapping注解,使用@RequestBody接收参数
@PostMapping
public Result add(@RequestBody Emp emp){
empService.add(emp);
return Result.success();
}
结论: POST请求,一般用于新增或登录操作,通常传递为一个对象即一个JSON串,后端接收时必须使用@RequestBody注解来标识,用data方式传递参数
第二种按情:
前端发送post请求,使用params方式传递参数,传递的不是一个对象,而是一组参数,比如登录操作
export function login(username, password) {
return request({
url: '/login',
method: 'post',
params: {
username: username,
password: password
}
})
}
后端使用@PostMapping注解,不使用@RequestBody
@PostMapping("/login")
public Map doLogin(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
User user = userService.selUserByName(username);
Map map = new HashMap();
if (Objects.isNull(user)) {
map.put("result", "no");
} else {
if (Objects.equals(user.getPassword(), password)) {
map.put("code", 200);
map.put("result", "登录成功");
//模拟登录
System.out.println("登录成功");
log.info("登录成功");
} else {
System.out.println("登录失败");
map.put("result", "no");
}
}
return map;
}
结论: POST请求,一般用于新增或登录操作,传递一组参数的时候,后端接收时不使用使用@RequestBody注解来标识,用params方式传递参数
2.2 优缺点
POST 请求的优点包括:
- 可以提交比 GET 更大的数据量。
- 相对更安全,因为请求参数不会被包含在 URL 中。
POST 请求的缺点包括:
- 对服务器性能的影响较大。
- 不适用于对同一资源进行多次操作。
2.3 应用场景
- 向服务器提交表单数据。
- 向服务器上传文件。
- 创建资源或提交数据到服务器。
三、PUT请求
PUT 请求用于向服务器更新指定资源,可以理解为对服务器上的资源进行修改操作。使用 PUT 请求方式会覆盖原有的资源内容,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3.1 使用方式
前端发送put请求,使用data方式传递参数
export function update(emp) {
return request({
url: '/emps',
method: 'put',
data: emp
})
}
后端使用@PutMapping注解,使用@RequestBody接收参数
@PutMapping
public Result update(@RequestBody Emp emp){
empService.update(emp);
return Result.success();
}
如果前端使用data传递参数,后端不使用@RequestBody注解接收参数,则接收不到前端传递过来的参数(对象为null)。
如果前端使用params传递参数,后端使用@RequestBody注解接收参数,则会报请求体缺失异常(请求体中需要Emp参数,但是没有)。
如果前端使用params传递参数,后端不使用@RequestBody注解接收参数,是可以接收到前端传递过来的参数(对象为null)。
虽然可以使用post代替put但是同样也不建议这样使用。
结论:当前端发起PUT请求时,若传递为一个对象即一个JSON串,则后端必须用@RequestBody注解进行标识;若传递参数为具体的值,后端接收时不需要任务注解进行标识。
3.2 优缺点
PUT 请求的优点包括:
- 可以更新指定的资源。
PUT 请求的缺点包括:
- 对服务器性能的影响较大。
- 不适用于对同一资源进行多次操作。
3.3 应用场景
- 更新指定的资源。
- 按照条件更新一组资源。
四、DELETE请求
DELETE 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的资源,可以理解为对服务器上的资源进行删除操作。使用 DELETE 方式请求会导致指定的资源被永久删除,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4.1 使用方式
前端使用delete请求方式,传输单个参数,URL中设置占位符参数
//传输单个参数
export function deleteById(id) {
return request({
url: '/depts/' + id,
method: 'delete'
})
}
后端使用@DeleteMapping注解,@PathVariable获取URL参数
@GetMapping("/{id}")
public Region findRegion(@PathVariable Integer id) {
return regionService.selectById(id);
}
如果前端使用params传递参数,后端使用@RequestParam,则前端报400(请求失败),后端报缺少需要的参数错误;
前端使用data传递参数,后端使用@RequestParam仍然不行,报相同的错误。
使用post请求也可以完成delete的操作,但是不支持这样做。
结论:当前端发起DELETE请求时,传递的是一个具体的值或参数,后端接收参数必须用@PathVariable注解进行标识。
4.2 优缺点
DELETE 请求的优点包括:
- 可以永久删除指定的资源。
DELETE 请求的缺点包括:
- 对服务器性能的影响较大。
- 不适用于对同一资源进行多次操作。
4.3 应用场景
- 删除指定的资源。
- 按照条件删除一组资源。
五.总结
主要针对于GET和POST请求:
-
GET拼接url,POST传递body,get限制字符串长度
-
请求缓存:GET 会被缓存,而post不会,原因是get是url的请求
-
收藏书签:GET可以,而POST不能,原因是url可以收藏,
-
保留浏览器历史记录:GET可以,而POST不能,原因是get的url请求
-
用处:get常用于取回数据,post用于提交数据
-
安全性:post比get安全,是因为post是请求体,不会在url上被劫持!
-
请求参数:querystring是url的一部分get、post都可以带上。
-
get的querystring仅支持urlencode编码,post的参数是放在body(支持多种编码)
-
请求参数长度限制:get请求限制字符串长度 ,post请求不限制字符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