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Diffusion系列 - 第九期 - 改进为Stable Diffusion(原理介绍)
手撕Diffusion系列 - 第九期 - 改进为Stable Diffusion(原理介绍)
目录
- 手撕Diffusion系列 - 第九期 - 改进为Stable Diffusion(原理介绍)
- DDPM 原理图
- Stable Diffusion 原理
- Stable Diffusion的原理解释
- Stable Diffusion 和 Diffusion 的区别
- Stable Diffusion 的Unet图讲解
- Stable Diffusion 和Diffusion 的Unet对比
- 参考
DDPM 原理图
DDPM包括两个过程:前向过程(forward process)和反向过程(reverse process),其中前向过程又称为扩散过程(diffusion process),如下图所示。无论是前向过程还是反向过程都是一个参数化的马尔可夫链(Markov chain),其中反向过程可以用来生成图片。
图中,由高斯随机噪声 x T x_T xT 生成原始图片 x 0 x_0 x0 为反向过程,反之为前向过程(噪音扩散)。
Stable Diffusion 原理
Stable Diffusion的原理解释
Stable Diffusion的网络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 我们可以发现Stable Diffsion,其实还是大部分基于Diffusion的,基本的扩散方式没有发生改变。
- 前向扩散阶段:还是先进行前向扩散(如图中的上半部分所示),得到扩散后的 x t x_t xt ,就类似这里的 z T z_T zT,只不过这里把原本的图像(就是我们之前提的 x )利用 AE,VAE,VQVAE等自编码器,进行了图像特征提取,把隐变量(z)作为原本的真实清晰图像,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计算量(改动1)。
- 训练阶段:如图中下半部分所示,仍然是随机生成的批量t,利用公式得到批量的z_t,然后对Unet输入z_t,不过这里添加了一定的引导信息 ( 比如 MNist数据集中的label,也可以是文字信息等等(改动2) ) ,然后生成下个阶段的噪声图。损失也仍然是上个个时刻的噪声图和预测出来的噪声图之间的差距。
- 去噪阶段:如图中下半部分所示,输入噪声图,引导词,经过T次的去噪,然后生成清晰的图像,只不过这里图像是经过特征提取过的,所以最后利用 AE,VAE,VQVAE等自编码器的解码器,进行解码即可(改动3)。
Stable Diffusion 和 Diffusion 的区别
- 改动1:利用 AE,VAE,VQVAE 等自编码器,进行了图像特征提取,利用正确提取特征后的图像作为自己原本在Diffusion中的图像。
- 改动2:在训练过程中,额外添加了一些引导信息,促使图像生成,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去走,这里添加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利用交叉注意力机制(这里我看图应该是只用交叉注意力就行,但是我看视频博主用的代码以及参照的Stable-Diffusion Unet图上都是利用的Transoformer的编码器,也就是得到注意力值之后还得进行一个feedforward层)。
- 改动3:利用 AE,VAE,VQVAE 等自编码器进行解码。(这个实质上和第一点是重复的)
- 注意:本次的代码改动先只改动第二个,也就是添加引导信息,对于编码器用于减少计算量,本次改进先不参与(555~,因为视频博主没教),后续可能会进行添加(因为也比较简单)。
Stable Diffusion 的Unet图讲解
Stable Diffusion 和Diffusion 的Unet对比
- 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在卷积完了之后添加了一个Transformer的模块,也就是其编码器将两个信息进行了融合,其他并没有改变。
- 所以主要区别在卷积后的那一部分,如下图。
- 这个ResnetBlock就是之前的卷积模块,作为右边的残差部分,所以这里写成 了ResnetBlock。
- 因此,如果我们将Tranformer模块融入到Restnet模块里面,并且保持其输入卷积的图像和transformer输出的图像形状一致的话,那么就其他部分完全不需要改变了,只不过里面多添加了一些引导信息(MNIST数据集中是label,但是也可以添加文本等等引导信息) 而已。
参考
视频讲解:进化为stable的diffusion模型(可指定生成数字图片)_哔哩哔哩_bilibili
原理博客:手撕Diffusion系列 - 第一期 - DDPM原理-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