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11.渲染管线——光栅化阶段

光栅化阶段是渲染管线中的一个关键步骤,负责将3D模型转换成屏幕上的2D像素。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


通俗解释:光栅化就像把3D模型“投影”到2D屏幕上

想象你是一个画家,正在把3D场景画到2D画布上:

  1. 3D模型到2D屏幕的转换

    • 你有一个3D模型(比如一个立方体),需要把它画到2D画布(屏幕)上。

    • 光栅化就是把这个3D模型“投影”到2D画布的过程。

  2. 把模型分解成小格子(像素)

    • 你把画布分成很多小格子(像素),每个格子只能涂一种颜色。

    • 光栅化的任务就是确定哪些格子被3D模型覆盖,并为这些格子生成颜色。


光栅化阶段的具体步骤

  1. 图元输入

    • 输入:经过几何阶段处理的图元(如三角形)。

    • 任务:确定哪些图元需要被光栅化。

  2. 片元生成

    • 把图元覆盖的屏幕区域分解成小格子(像素)。

    • 每个被覆盖的格子生成一个片元(Fragment),记录颜色、深度等信息。

  3. 插值计算

    • 对片元的属性(如颜色、纹理坐标)进行插值计算。

    • 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颜色不同,光栅化会计算中间像素的颜色。

  4. 输出片元

    • 把生成的片元传递给片元处理阶段,进行进一步处理(如纹理采样、光照计算)。


举个例子

假设你渲染一个红色的三角形:

  1. 图元输入

    • 输入一个三角形,三个顶点都是红色。

  2. 片元生成

    • 三角形覆盖了屏幕上的多个小格子(像素),每个被覆盖的格子生成一个片元。

  3. 插值计算

    • 由于三角形是纯红色,所有片元都被赋予红色。

  4. 输出片元

    • 把红色片元传递给片元处理阶段,最终显示在屏幕上。


总结

光栅化阶段的核心任务是把3D模型转换成2D像素。它就像画家把3D场景投影到2D画布上,并确定每个小格子(像素)的颜色。通过图元分解、片元生成和插值计算,光栅化阶段为后续的片元处理奠定了基础,最终生成我们看到的图像。


http://www.kler.cn/a/520038.html

相关文章:

  • 【模型】RNN模型详解
  • python 变量范围的定义与用法
  • 免费SSL证书申请,springboot 部署证书
  • 使用 Elasticsearch 导航检索增强生成图表
  • python flask中使用or查询和and查询,还有同时使用or、and的情况
  • 日志收集Day005
  • 低代码系统-产品架构案例介绍、简道云(七)
  • Linux编译安装Netgen/NGSolve
  • Kafka与ZooKeeper
  • RabbitMQ5-死信队列
  • 深度学习项目--基于LSTM的糖尿病预测探究(pytorch实现)
  • 4070s显卡部署Deepseek R1
  • 如何快速开发LabVIEW项目,成为LabVIEW开发的高手
  • Java实战项目-基于 springboot 的校园选课小程序(附源码,部署,文档)
  • 网工_PPP协议
  • Pyecharts之图表组合与布局优化
  • 从音频到 PDF:AI 全流程打造完美英文绘本教案
  • 自然语言处理——从原理、经典模型到应用
  • Alibaba Spring Cloud 六 Seata 的核心组件:RM
  • 【6】YOLOv8 训练自己的分割数据集
  • HeidiSQL 12.9
  • 已解决:OSError: [E050] Can‘t find model ‘en_core_web_sm‘.
  • 使用nvm对node进行版本管理
  • 小柯剧场训练营第一期音乐剧演员与第二期报名拉开帷幕!
  • Linux中DataX使用第二期
  • 01-23 stateful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