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机器学习】 自定义数据集 使用tensorflow框架实现逻辑回归并保存模型,然后保存模型后再加载模型进行预测

一、使用tensorflow框架实现逻辑回归

1. 数据部分

  • 首先自定义了一个简单的数据集,特征 X 是 100 个随机样本,每个样本一个特征,目标值 y 基于线性关系并添加了噪声。
  • tensorflow框架不需要numpy 数组转换为相应的张量,可以直接在模型中使用数据集。

2. 模型定义部分

方案 1:model = tf.keras.Sequential([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1,))])

解释

  • 此方案使用 tf.keras.Sequential 构建模型,在列表中直接定义了一个 Dense 层,input_shape=(1,) 表明输入数据的形状。
  • 编译模型时,选择随机梯度下降(SGD)优化器和均方误差损失函数。
  • 训练完成后,使用 sklearn 的指标评估模型,并输出模型的系数和截距。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r2_score

# 自定义数据集
X = np.random.rand(100, 1).astype(np.float32)
y = 2 * X + 1 + 0.3 * np.random.randn(100, 1).astype(np.float32)

# 构建模型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1,))
])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tf.keras.optimizers.SGD(learning_rate=0.01),
              loss='mean_squared_error')

#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X, y, epochs=1000, verbose=0)

# 模型评估
y_pred = model.predict(X)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 y_pred)
r2 = r2_score(y, y_pred)
print(f"均方误差 (MSE): {mse}")
print(f"决定系数 (R²): {r2}")

# 输出模型的系数和截距
weights, biases = model.layers[0].get_weights()
print(f"模型系数: {weights[0][0]}")
print(f"模型截距: {biases[0]}")

方案 2: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解释

  • 这种方式先创建一个空的 Sequential 模型,再使用 add 方法添加 Dense 层。
  • 后续编译、训练、评估和输出模型参数的步骤与方案 1 类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r2_score

# 自定义数据集
X = np.random.rand(100, 1).astype(np.float32)
y = 2 * X + 1 + 0.3 * np.random.randn(100, 1).astype(np.float32)

# 构建模型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model.add(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1,)))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tf.keras.optimizers.SGD(learning_rate=0.01),
              loss='mean_squared_error')

#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X, y, epochs=1000, verbose=0)

# 模型评估
y_pred = model.predict(X)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 y_pred)
r2 = r2_score(y, y_pred)
print(f"均方误差 (MSE): {mse}")
print(f"决定系数 (R²): {r2}")

# 输出模型的系数和截距
weights, biases = model.layers[0].get_weights()
print(f"模型系数: {weights[0][0]}")
print(f"模型截距: {biases[0]}")

方案 3:自定义模型类

解释

  • 继承 Model 基类创建自定义模型类 Linear,在 __init__ 方法中定义 Dense 层。
  • call 方法用于实现前向传播逻辑,类似于 PyTorch 中的 forward 方法。
  • 后续的编译、训练、评估和参数输出流程和前面方案一致。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keras import Model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r2_score

# 自定义数据集
X = np.random.rand(100, 1).astype(np.float32)
y = 2 * X + 1 + 0.3 * np.random.randn(100, 1).astype(np.float32)

# 自定义模型类
class Linear(Model):
    def __init__(self):
        super(Linear, self).__init__()
        self.linear = tf.keras.layers.Dense(1)

    def call(self, x, **kwargs):
        x = self.linear(x)
        return x

# 构建模型
model = Linear()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tf.keras.optimizers.SGD(learning_rate=0.01),
              loss='mean_squared_error')

#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X, y, epochs=1000, verbose=0)

# 模型评估
y_pred = model.predict(X)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 y_pred)
r2 = r2_score(y, y_pred)
print(f"均方误差 (MSE): {mse}")
print(f"决定系数 (R²): {r2}")

# 输出模型的系数和截距
weights, biases = model.linear.get_weights()
print(f"模型系数: {weights[0][0]}")
print(f"模型截距: {biases[0]}")

方案 4:函数式 API 构建模型

解释

  • 使用函数式 API 构建模型,先定义输入层,再定义 Dense 层,最后使用 Model 类将输入和输出连接起来形成模型。
  • 编译、训练、评估和参数输出的步骤和前面方案相同。注意这里通过 model.layers[1] 获取 Dense 层的权重和偏置,因为第一层是输入层。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r2_score

# 自定义数据集
X = np.random.rand(100, 1).astype(np.float32)
y = 2 * X + 1 + 0.3 * np.random.randn(100, 1).astype(np.float32)

# 定义函数构建模型
def linear():
    input = tf.keras.layers.Input(shape=(1,), dtype=tf.float32)
    y = tf.keras.layers.Dense(1)(input)
    model = tf.keras.models.Model(inputs=input, outputs=y)
    return model

# 构建模型
model = linear()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tf.keras.optimizers.SGD(learning_rate=0.01),
              loss='mean_squared_error')

#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X, y, epochs=1000, verbose=0)

# 模型评估
y_pred = model.predict(X)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 y_pred)
r2 = r2_score(y, y_pred)
print(f"均方误差 (MSE): {mse}")
print(f"决定系数 (R²): {r2}")

# 输出模型的系数和截距
weights, biases = model.layers[1].get_weights()
print(f"模型系数: {weights[0][0]}")
print(f"模型截距: {biases[0]}")

3. 训练和评估部分

  • 使用 fit 方法对模型进行训练,verbose=0 表示不显示训练过程中的详细信息,训练过程中的损失信息会存储在 history 对象中。
  • 通过多个 epoch 进行训练,每个 epoch 包含前向传播、损失计算、反向传播和参数更新。
  • 使用 predict 方法进行预测,计算均方误差和决定系数评估模型性能,通过 model.linear.get_weights() 获取模型的系数和截距。

二、保存tensorflow框架逻辑回模型

方式 1:保存为 HDF5 文件(后缀名 .h5

这种方式会保存模型的结构、权重以及训练配置(如优化器、损失函数等),加载时可以直接得到一个完整可用的模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 自定义数据集
# 生成 1000 个样本,每个样本有 2 个特征
X = np.random.randn(1000, 2).astype(np.float32)
# 根据特征生成标签
y = (2 * X[:, 0] + 3 * X[:,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 构建逻辑回归模型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2,), activation='sigmoid')
])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训练模型
model.fit(X, y, epochs=100, batch_size=32, verbose=1)

# 保存模型为 HDF5 文件
model.save('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h5')

# 加载 HDF5 文件模型
loaded_model = tf.keras.models.load_model('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h5')

# 生成新的测试数据
X_test = np.random.randn(100, 2).astype(np.float32)
y_test = (2 * X_test[:, 0] + 3 * X_test[:,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 进行预测
y_pred_probs = loaded_model.predict(X_test)
y_pred = (y_pred_probs > 0.5).astype(np.float32)

# 计算准确率
accuracy = tf.keras.metrics.BinaryAccuracy()
accuracy.update_state(y_test, y_pred)
print(f"预测准确率: {accuracy.result().numpy()}")

代码解释

  1. 数据生成与模型构建:生成自定义数据集,构建并编译逻辑回归模型,然后进行训练。
  2. 保存模型:使用 model.save('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h5') 将模型保存为 HDF5 文件。
  3. 加载模型:使用 tf.keras.models.load_model('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h5') 加载保存的模型。
  4. 预测与评估:生成新的测试数据,使用加载的模型进行预测,并计算预测准确率。

方式 2:只保存参数

这种方式只保存模型的权重参数,不保存模型的结构和训练配置。加载时需要先定义与原模型相同结构的模型,再将保存的参数加载到新模型中。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 自定义数据集
# 生成 1000 个样本,每个样本有 2 个特征
X = np.random.randn(1000, 2).astype(np.float32)
# 根据特征生成标签
y = (2 * X[:, 0] + 3 * X[:,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 构建逻辑回归模型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2,), activation='sigmoid')
])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训练模型
model.fit(X, y, epochs=100, batch_size=32, verbose=1)

# 只保存模型参数
model.save_weights('logistic_regression_weights.h5')

# 重新定义相同结构的模型
new_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2,), activation='sigmoid')
])

# 编译新模型
new_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加载保存的参数到新模型
new_model.load_weights('logistic_regression_weights.h5')

# 生成新的测试数据
X_test = np.random.randn(100, 2).astype(np.float32)
y_test = (2 * X_test[:, 0] + 3 * X_test[:,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 进行预测
y_pred_probs = new_model.predict(X_test)
y_pred = (y_pred_probs > 0.5).astype(np.float32)

# 计算准确率
accuracy = tf.keras.metrics.BinaryAccuracy()
accuracy.update_state(y_test, y_pred)
print(f"预测准确率: {accuracy.result().numpy()}")

代码解释

  1. 数据生成与模型构建:同样生成自定义数据集,构建并编译逻辑回归模型,进行训练。
  2. 保存参数:使用 model.save_weights('logistic_regression_weights.h5') 只保存模型的权重参数。
  3. 重新定义模型:重新定义一个与原模型结构相同的新模型,并进行编译。
  4. 加载参数:使用 new_model.load_weights('logistic_regression_weights.h5') 将保存的参数加载到新模型中。
  5. 预测与评估:生成新的测试数据,使用加载参数后的新模型进行预测,并计算预测准确率。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保存方法。

三、加载tensorflow框架逻辑回归模型

方案 1:加载保存为 HDF5 文件的模型

当用户将模型保存为 HDF5 文件(后缀名 .h5)时,使用 tf.keras.models.load_model 函数可以直接加载整个模型,包括模型的结构、权重以及训练配置。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一些示例数据用于预测
X_test = np.random.randn(100, 2).astype(np.float32)
y_test = (2 * X_test[:, 0] + 3 * X_test[:,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 加载保存为 HDF5 文件的模型
loaded_model = tf.keras.models.load_model('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h5')

# 进行预测
y_pred_probs = loaded_model.predict(X_test)
y_pred = (y_pred_probs > 0.5).astype(np.float32)

# 计算准确率
accuracy = tf.keras.metrics.BinaryAccuracy()
accuracy.update_state(y_test, y_pred)
print(f"预测准确率: {accuracy.result().numpy()}")

代码解释

  1. 数据准备:生成一些示例数据 X_test 和对应的标签 y_test,用于后续的预测和评估。
  2. 模型加载:使用 tf.keras.models.load_model('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h5') 加载之前保存为 HDF5 文件的模型。
  3. 预测与评估:使用加载的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预测,将预测概率转换为标签,然后计算预测准确率。

方案 2:加载只保存的参数(权重和偏置)

当用户只保存了模型的参数(权重和偏置)时,需要先定义一个与原模型结构相同的新模型,然后使用 load_weights 方法将保存的参数加载到新模型中。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一些示例数据用于预测
X_test = np.random.randn(100, 2).astype(np.float32)
y_test = (2 * X_test[:, 0] + 3 * X_test[:,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 重新定义相同结构的模型
new_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2,), activation='sigmoid')
])

# 编译新模型
new_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加载保存的参数
new_model.load_weights('logistic_regression_weights.h5')

# 进行预测
y_pred_probs = new_model.predict(X_test)
y_pred = (y_pred_probs > 0.5).astype(np.float32)

# 计算准确率
accuracy = tf.keras.metrics.BinaryAccuracy()
accuracy.update_state(y_test, y_pred)
print(f"预测准确率: {accuracy.result().numpy()}")

代码解释

  1. 数据准备:同样生成示例数据 X_test 和 y_test 用于预测和评估。
  2. 模型定义与编译:重新定义一个与原模型结构相同的新模型 new_model,并进行编译,设置优化器、损失函数和评估指标。
  3. 参数加载:使用 new_model.load_weights('logistic_regression_weights.h5') 将之前保存的参数加载到新模型中。
  4. 预测与评估:使用加载参数后的新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预测,将预测概率转换为标签,最后计算预测准确率。

通过以上两种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保存方式正确加载 TensorFlow 模型。

四、完整流程

1. 实现思路

① 导入必要的库

在开始之前,需要导入 TensorFlow 用于构建和训练模型,NumPy 用于数据处理,以及一些评估指标相关的库。

② 生成自定义数据集

自定义数据集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生成,这里以一个简单的二维数据集为例,每个样本有两个特征,标签为 0 或 1。

③ 构建逻辑回归模型

一共有4种方式,案例使用其中的TensorFlow的tf.keras.Sequential 构建模型,在列表中直接定义了一个 Dense 层,input_shape=(1,) 表明输入数据的形状。

④ 训练模型

使用生成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

⑤ 保存模型

可以选择将模型保存为 HDF5 文件或只保存模型的参数,案例为保存为 HDF5 文件。

⑥ 加载模型并进行预测

此案例为加载 HDF5 文件模型

2. 代码示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 生成 1000 个样本,每个样本有 2 个特征
X = np.random.randn(1000, 2).astype(np.float32)
# 根据特征生成标签
y = (2 * X[:, 0] + 3 * X[:,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 构建逻辑回归模型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2,), activation='sigmoid')
])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训练模型
model.fit(X, y, epochs=100, batch_size=32, verbose=1)

# 保存模型
model.save('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

# 加载模型
loaded_model = tf.keras.models.load_model('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

# 生成新的测试数据
X_test = np.random.randn(100, 2).astype(np.float32)
y_test = (2 * X_test[:, 0] + 3 * X_test[:,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 进行预测
y_pred_probs = loaded_model.predict(X_test)
y_pred = (y_pred_probs > 0.5).astype(np.float32)

# 计算准确率
accuracy =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
print(f"预测准确率: {accuracy}")

3. 代码解释

① 数据集生成

使用 np.random.randn 生成具有两个特征的随机样本,根据特征的线性组合生成标签。

② 模型构建

使用 tf.keras.Sequential 构建一个简单的逻辑回归模型,包含一个具有 sigmoid 激活函数的全连接层。

③ 模型编译

使用 adam 优化器和 binary_crossentropy 损失函数进行编译,并监控准确率指标。

④ 模型训练

使用 fit 方法对模型进行训练,指定训练轮数和批次大小。

⑤ 模型保存

使用 model.save 方法将模型保存到指定目录。

⑥ 模型加载与预测

使用 tf.keras.models.load_model 加载保存的模型,生成新的测试数据进行预测,并计算预测准确率。


http://www.kler.cn/a/521043.html

相关文章:

  • 特权模式docker逃逸
  • 设计模式Python版 原型模式
  • AI 相机软件算法密码
  • Java 注解与元数据
  • 开源音乐管理软件Melody
  • 【creo】CREO配置快捷键方式和默认单位
  • 大数据Hadoop入门1
  • 如何在IDEA社区版Service面板中管理springboot项目
  • 【设计模式-行为型】解释器模式
  • 论文笔记(六十三)Understanding Diffusion Models: A Unified Perspective(二)
  • 力扣【347. 前 K 个高频元素】Java题解(堆)
  • spring boot中使用spring-security案例
  • Kafka常见问题之 `javax.management.InstanceAlreadyExistsException`
  • 掌握动态规划的20种模式
  • 面向对象编程——私有化属性
  • 系统架构设计中的非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 Spring Boot 中的事件发布与监听:深入理解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附Demo)
  • 用Devc++与easyx一步一步做游戏[启动界面部分]-解决hover闪烁问题及优化
  • Arduino大师练成手册 -- 控制 PN532 NFC 模块
  • 第 25 场 蓝桥月赛
  • 什么是AI Agent?
  • Vue.js 什么是 Vuex?
  • 基于新年视角下的城市人流数据分析
  • Baklib赋能下的内容中台智能化推荐系统解析与展望
  • Mac cursor设置jdk、Maven版本
  • Qt中QVariant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