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还是完成?把握好度,辨证看待
完美还是完成?
如果说之前这个答案有争议,那么现在,答案毋庸置疑
■为什么完美大于完成
●时间成本:
做事不仅要考虑结果,还要考虑时间和精力,要说十年磨一剑的确质量更好,但是现实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磨。
就像考试前,从第一章开始细细复习,可能第二章还未复习完,考试就已来临;做试卷时,一题一题做完后就细细检查,结果考试结束,大批题目没做完。
●机会成本:
机会稍纵即逝,不会在原地等你准备好。
就像一家初创公司,与其花费大量时间打磨一款完美的产品,不如先推出一个基本版本,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优化。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宝洁的润妍洗发水失败案例,执着研发和精益求精,结果,夏士莲“黑芝麻”洗发露抢占先机先一步发布和占领市场。
●情绪成本:
准备得越久,预期越高。当结果未能达到预期,失败后的失落感就会越大,巨大的落差会让人情绪低落,甚至失去再次尝试的勇气。所以,降低预期,先完成任务,即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不会过于失落;若能取得成功,那便是意外之喜。
就像开一家店,精心装修,设备都买最好,反复准备,却忽视了市场的瞬息万变或现实问题,可能最终无人买单,比起损失的本金,破碎的期待更让人难受。就像内容创作,数小时写一篇文章,反复修改,可发布后却可能无人问津,原来自以为的旷世之作,不过如此,可能一蹶不振,久久再难提笔。
■怎么做
●先完成:
采用“最小可行产品”(MVP)的概念,先推出一个基本可用的版本,然后根据反馈进行迭代和改进。先上船,再看去哪,“先小步快跑,再迭代”
以:
•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交付成果。
•快速看到成果,增强自信心,也能为后续的优化提供实体基础。
•“最小单位试错”,及时转向,防止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不要忘了完美:
完成并不意味着否定完美,在完成的基础上,我们依然可以追求完美。
•完成不是结束,只是第一步。在完成的基础上,要对成果进行不断反思和改进。
•完美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终点。即使在任务完成后,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持续改进来追求更高的标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事、物,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才能在时代洪流中不被冲刷淹没。没有最好,永远追求更好
●辨证看待:
有时完美大于完成
在某些特定领域,完美和万全的准备是不可或缺的。如商业合同的签订,涉及公司利益,必须严谨细致,确保万无一失。如医疗手术方案的制定,关乎生命,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比如航空领域,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从零部件的精度到整体性能的稳定性,容不得半点马虎,也事关生命安全。而在一些艺术创作、高端产品研发等方面,精细打磨也是必要的。
先完成,再完美,有时也要精益求精,我们可以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实现个人和职业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