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账思维和GIS思维在资产管理中的不同模式
最近一些习惯用台账统计资产的网友聊天引发一些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传统台账思维注重统计资产的数量及信息完整性,而GIS除了关心前两个指标外,更注重数据与现实世界是否能一一对应,即数据的现实准确性!
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具有台账思维的小伙伴或老伙伴总喜欢说:你这个数不对,差很多!至于差哪里,没有具体坐标也说不清!而我们GIS有很好的卫星及航拍数据,可谓有图有真相!能够准确及时反映现实世界的情况。如果真知道哪个位置数据有问题,核对并不难!就怕哪种台账思维的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含糊的信息,搞得你在全国卫星图上去核对。想想自己有时候也是够傻的,真是写代码写呆了!这不就是自己找证据证明自己没疯,估计最后肯定是要疯的!
我记得有个自称搞林业的网友,说某一片地方应该是林地我的数据没标记,我利用好几个种卫星数据去核对!都发现哪地方只有几棵并不明显的灌木(或小树),最后气的都想骂人了!
其实台账数据造假很容易,编个不同的名字就可以!而GIS资产不但有数量,还有对应的实体位置,辅以卫星及航拍数据,对错是很容易核对的!这就是很多单位大型固定资产管理都喜欢用GIS的原因。即使是外行也很容易看出数据的真伪!以我们电网数据为例:电厂数据不仅有位置,同时关联着太阳能板、风机、变电站、线路。而风机和太阳能板、变电站、线路是在卫星影像上能看到的,数据是否正确一目了然!这个几乎没可能伪造!
例如下图:
风电场、风机、升压站及线路:
光伏电站及对应的光伏装置:
水电站及对应的升压变电站:
火电及升压变电站及线路:
电网数据不但有电厂位置,还有发电装置的位置,还有变电站及线路的位置!这样就很容易核对该资产是否存在!辅以遥感数据更是直观和精确!数据优点就是能直观的反映了资产在现实世界的情况,不但能统计资产的数量,并能证明该资产确实实际存在。
不像台账类数据只能抽象的反应数量,如果该数据来源于资产管理部门还好,如果来源网络或道听途说!那真是很难辨识真伪了!
其实台账思维普遍还有一个本质的原因是我们的GIS建设太注重可视化了:什么三维啊,实景啊,虚拟现实啊,一直在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效果!却忽略了GIS思维模式的培养及使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管理世界的能力!导致GIS在实际应用中一直是一个花瓶般的存在,中看不中用!所以很多搞了很久GIS、遥感的人其实自己也没有建立GIS思维,还是喜欢用台账思维思考。他们将GIS作为一种艺术而不是工程来做,只追求视觉效果,不研究如何应用!这点我和他们交流时感触很深!
好了,纯属个人观点,不一定对!欢迎批评指正!给大家拜个年:大家过年好啊!新的一年期待与各方面的大神合作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