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太远的规划
我是一个挺喜欢做规划,做计划的人,同样我也一直给身边朋友,同学,学员的建议也是要学会给自己做规划,三年的,五年的,最近1-2年的,每个月的。
那么为什么又说别做太远的规划,这其实是从能力层面,视野层面,不确定性层面。
这里所谓的太远并没有具体的数值更多是我们能力的边界。
想一下,最近3年,5年,10年发生了多少事情,世界,社会的变化有多大,你能在N年前就规划好现在的事情吗?
越远,规划就会越模糊,越难以落地,人生不是线性的,不是今天赚1块,明天赚2块。
有一类人不仅仅喜欢做规划,并且还设计的非常好,全面,考虑的很周到细致,并且喜欢这种畅想未来,在未来遨游的感觉,很爽。
4月28号写过一篇“你是理想家吗?”,也有提到。
这里有个心理,当一个人的前瞻能力太强或者发挥过度【盖洛普优势解释】,往往对未来有很大的期待和希望,同时对当下的现状就会存在不满。
当这种对比过于强烈,人就会非常苦恼,对未来充满希望,看着眼前的各种事情都不舒服,觉得都是问题,而自己又无力改变,或者很难短时间改变。
要么忍受,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去奋斗,拼搏,要么就容易逃避现实,去回到自己幻想的未来中,沉浸其中。
要么就是看着自己规划的未来,很憧憬,但是看到当下的自己,又非常怀疑自己是否能实现,于是自我打击,内耗开始。
会发现这种焦虑,内耗,自我打击,是来自自己的想法,还不一定和其他人有关系。
人多数的烦恼来自人际关系,而其中多数都是自己所想的,并没有多少是真实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反馈,脑补太多。
往往对情绪敏感,大脑又活跃的人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你有遇到这种情况,克制一下,少想未来会如何,多想最近一个月要做什么,怎么做,目标是什么。
因为明天的基础是今天决定的,不能让未来成为空中楼阁,而是有扎实的阶梯一步一步上去。
总结一下,别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规划,太远,看不清,无法落地,加上不确定性太多,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而且如果让自己脑嗨,让自己的大脑停留在未来太长时间,而无法对当下的事情去做判断和行动,给未来打好基础。
那如果你属于对未来完全没啥规划,属于走一步看一步的类型,那就需要调整一下,问问自己今年要做成什么事情,目标是什么。
最近三年打算做什么,有什么方向上的考虑,阶段性的考虑。
没有规划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肚子饿了才发现附近没吃的,马上毕业了才发现自己还没找到工作,不知道做什么。
或许有人觉得这样按部就班,按照规划走岂不是很无趣,不自由,被约束,人生就是用来体验的,这就属于个人能力和价值观的区别了。
没有对错,只是任何事情皆有代价,不做规划那么也需要有对应的能力去应对很多突发情况或者本可以料到的事情。
而且这里的规划是我们自己主动做的,并不是别人给你的安排,也谈不上被别人约束。
当然,仅代表我个人想法,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