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网络原理 ④-路由选择 || 网段划分
这里是Themberfue
网段划分
- 为了更好的管理和使用 IP 地址,将一个 IP 地址分为 “网络号” 和 “主机号”,通常前半部分为 “网络号”,后半部分为 “主机号”。
- ✨网络号(Net ID):用于标识一个网络或子网,所有属于同一个网络的设备都具有相同的网络号。主机号(Host ID):用于区分同一网络内的不同设备,每个设备的主机号都是唯一的。
- 在同一个局域网下,各个设备的网络号必须是相同的,但是主机号必须是不同的。如果两个相邻的局域网下,网络号则必须是不同的,但是主机号无限制。
- 网络号 和 主机号 通常使用 “子网掩码” 来进行区分,“子网掩码” 的左半部分由全 1 组成,右半部分由全 0 组成。例如:255.255.255.0 的全 255 部分为网络号,则全 0 部分表示为主机号 => 192.168.0.1 的192.168.0.0 就被子网掩码规定为网络号,而 0.0.0.1 就被表示为主机号。
IPv4 地址分类(A/B/C/D/E 类)
在早期,IPv4 地址被划分为 A 类、B 类、C 类、D 类、E 类,用于不同的网络规模。但实际已被 CIDR 取代。
类别 起始地址 结束地址 默认子网掩码 网络位 主机位 用途 A 类 1.0.0.0 126.255.255.255 255.0.0.0(/8) 8 位 24 位 适用于超大型网络 B 类 128.0.0.0 191.255.255.255 255.255.0.0(/16) 16 位 16 位 适用于中型网络 C 类 192.0.0.0 223.255.255.255 255.255.255.0(/24) 24 位 8 位 适用于小型网络 D 类 224.0.0.0 239.255.255.255 无 组播地址 E 类 240.0.0.0 255.255.255.255 无 实验保留 特殊说明:
127.0.0.0 ~ 127.255.255.255
被保留用于 本地回环(Loopback),通常是127.0.0.1
。0.0.0.0
代表默认路由或本机地址。
私有 IP 地址(内网 IP 段)
部分 IPv4 地址被保留为 私有 IP,用于局域网(LAN),不会在公网中路由。
地址范围 对应的类别 默认子网掩码 用途 10.0.0.0 - 10.255.255.255
A 类 255.0.0.0
大型内网 172.16.0.0 - 172.31.255.255
B 类 255.255.0.0
中型内网 192.168.0.0 - 192.168.255.255
C 类 255.255.255.0
小型内网 特点:
- 私有 IP 不能直接访问公网,通常通过 NAT(网络地址转换) 访问外网。
- 适用于家庭、公司、校园、数据中心等局域网。
子网划分
为了更灵活地分配 IP 地址,引入了 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记法,即
/X
表示网络位数。计算可用主机数:
子网掩码 前缀长度(CIDR) 可用主机数 255.0.0.0
/8
16,777,214 255.255.0.0
/16
65,534 255.255.255.0
/24
254 255.255.255.128
/25
126 255.255.255.192
/26
62 255.255.255.224
/27
30 255.255.255.240
/28
14 255.255.255.248
/29
6 255.255.255.252
/30
2(点对点)
- 可用 IP 数 = 2^(主机位数) - 2
-2
是因为第一个地址是网络地址,最后一个地址是广播地址。
特殊 IP 地址
特殊 IP 用途 0.0.0.0
默认路由、本机地址 127.0.0.1
本地回环(localhost) 169.254.x.x
APIPA 自动分配 IP(当 DHCP 服务器不可用时自动获取) 224.0.0.0 - 239.255.255.255
组播地址 255.255.255.255
广播地址
路由选择
- 数据的网络中的传输是需要经过许多节点的,至于如何选择这些节点,这便是网络层——IP协议所规定的,而路由选择便是其过程。
- 路由选择(Routing Selection) 是指数据包从源地址到目标地址的路径规划过程,决定了数据在网络中如何转发。不同的路由选择算法和策略影响着数据传输的效率、可靠性和稳定性。
- 路由选择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决定好整个路径的,而是启发式的,因为整个网络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路由器不能存储所有路由器的信息,但是它们可以存储其附件的网络情况。当数据包到达某个路由器的时候,就会去匹配这个路由器的 “路由表”,路由表记录了这个路由器周围设备 IP 等信息。
- 如果目的 IP 刚好匹配到了路由表中的记录,直接按照当前的对应的转发口转发过去就行了。如果没有匹配到相对应的信息,则会触发 “下一跳”,数据包的下一个转发目标。
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器(Router) 负责转发数据包,它需要根据 路由表(Routing Table) 决定下一跳(Next Hop)。路由表:存储着不同网络的路径信息。下一跳:数据包的下一个转发目标。路由协议:负责自动发现和更新路由信息,如 RIP、OSPF、BGP。
路由选择的目标是 找到最优路径,保证数据高效、可靠传输。不同网络环境适用不同的路由协议,在设计网络架构时需要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路由方案。
- IP 协议的讲解到这就结束了,我们下一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见~~~
-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