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 2101:【23CSPJ普及组】旅游巴士(bus) | 洛谷 P9751 [CSP-J 2023] 旅游巴士

【题目链接】

ybt 2101:【23CSPJ普及组】旅游巴士(bus)
洛谷 P9751 [CSP-J 2023] 旅游巴士

【题目考点】

1. 图论:求最短路Dijkstra, SPFA
2. 动态规划
3. 二分答案
4. 图论:广搜BFS

【解题思路】

解法1:Dijkstra堆优化

每个地点是一个顶点,每条道路是一条边,道路只能单向通行,该图是有向图。通过每条边用时都是1单位时间,那么该图是无权图。每条道路都有开放时刻a,也就是说对于每条边:该边的a时刻后,才存在,在a时刻前不存在。
该题问的是离开景区的最早时间,也就是到达顶点n的最早时间。
如果给定进入园区的时刻,即便每条边有开放时间的限制,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求最短路算法(如BFS,Dijkstra,SPFA)得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长度。但到达终点的时刻未必是k的倍数。
观察变量取值范围,看到 1 ≤ k ≤ 100 1\le k \le 100 1k100,这是本题的突破点。
要想使到达顶点n的时刻是k的倍数,那么到达前一个顶点的时刻一定应该满足模k等于k-1(除以k的余数是k-1),到达路径上再前一个顶点的时刻应该满足模k等于k-2。。。
因此到达某顶点的时刻模k的值也是我们的需要考虑的限制。

状态定义:
  • 阶段:到达顶点i,到达该顶点的时间模k的值
  • 决策:下一步走到哪个邻接点
  • 策略:路径
  • 策略集合:在k的整数倍时刻从起点出发到达顶点i的所有路径
  • 条件:时刻最早
  • 统计量:时刻

d p [ i ] [ j ] dp[i][j] dp[i][j]:在k的整数倍时刻从起点出发到达顶点i,到达顶点i的时刻模k等于j的最早时刻。

状态转移方程:
  • 策略集合:在k的整数倍时刻从起点出发到达顶点i的所有路径
  • 分割策略集合:根据到达顶点v的前一个顶点的情况分割策略集合

由于本题没有说明整个图是有向无环图,因此不能使用拓扑排序的方法。
每个状态都可能多次被更新,因此需要使用Dijkstra或SPFA算法,更新状态变量。
可以从顶点u走到下一个顶点v时,更新顶点v的状态。
假设在第0时刻从顶点出发,在 t t t时刻到达顶点u,边<u,v>的开放时间为 a a a

  • 如果 t ≥ a t\ge a ta,通过顶点u到达顶点v的最早时刻 t m i n = t + 1 tmin = t+1 tmin=t+1
  • 如果 t < a t<a t<a,为了从顶点u通过边<u,v>走到顶点v,需要在入园前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入园,入园时刻必须是 k k k的整数倍。(这个人在游玩时不能在任何位置停留,那么只能在入园前等待)
    如果等待 k k k时间后再入园,走相同路径到达顶点u时的时刻就是 t + k t+k t+k
    如果等待 2 k 2k 2k时间后再入园,走相同路径到达顶点u时的时刻就是 t + 2 k t+2k t+2k
    如果等待 x k xk xk时间后再入园,走相同路径到达顶点u时的时刻就是 t + x k t+xk t+xk。希望到达顶点u时边<u,v>已开放,则需要满足不等式
    t + x k ≥ a t+xk\ge a t+xka,即 x ≥ a − t k x \ge \frac{a-t}{k} xkat x x x最小为 ⌈ a − t k ⌉ \lceil \frac{a-t}{k} \rceil kat
    因此如果想要通过<u,v>到达顶点v,那么到达顶点u的最早时刻为 t + ⌈ a − t k ⌉ k t+\lceil \frac{a-t}{k} \rceil k t+katk
    因此如果 t < a t<a t<a,通过顶点u到达顶点v的最早时刻为 t + ⌈ a − t k ⌉ k + 1 t+\lceil \frac{a-t}{k} \rceil k+1 t+katk+1

因此存在一条到达顶点v的最早到达时刻为 t m i n tmin tmin的路径,使用 t m i n tmin tmin更新 d p [ v ] [ t m i n % k ] dp[v][tmin\%k] dp[v][tmin%k]。即如果 d p [ v ] [ t m i n % k ] > t m i n dp[v][tmin\%k]>tmin dp[v][tmin%k]>tmin,那么设 d p [ v ] [ t m i n % k ] = t m i n dp[v][tmin\%k]=tmin dp[v][tmin%k]=tmin

具体实现

如果到达某个顶点的最早时刻发生更新,而后应该再更新到达其邻接点的最早时刻。
该过程可以使用Dijkstra堆优化算法完成,需要把达顶点v的最早到达时刻为 t m i n tmin tmin的路径加入到优先队列。
到达顶点n,最早到达时刻模k等于0的最早到达时刻 d p [ n ] [ 0 ] dp[n][0] dp[n][0]就是最终结果。

复杂度分析

每个顶点有k个状态,因此可以将每个顶点看作k个顶点,原来的每条边可以看作k条边,整个图变为有nk个顶点,mk条边的图。
已知Dijkstra堆优化的时间复杂度为 O ( m k ⋅ l o g ( m k ) ) O(mk\cdot log(mk)) O(mklog(mk)),m最大是 2 ∗ 1 0 4 2*10^4 2104,k最大是100,该复杂度可以接受。

解法2:二分答案+bfs

可以反向思考,先通过二分答案确定到达终点n的时刻 t e te te,保证te是k的整数倍。
由于 a ≤ 1 0 6 a\le 10^6 a106,当开始时刻达到 1 0 6 10^6 106时,图中所有边都开放了。
边数 m ≤ 2 ∗ 1 0 4 m\le 2*10^4 m2104,假设在大约 1 0 6 10^6 106时刻出发,从顶点1到顶点n的路径需要经过所有的边,到达时刻不超过 1 0 7 10^7 107
由于k最大为100,我们可以二分到达时刻除以k的值,该值最小为0,最大值设大一点,就写 1 0 7 10^7 107,这样求出的 t e te te最小为0,最大不超过 1 0 9 10^9 109
判断解 t e te te是否满足条件:
建立原图的反图。从顶点n开始进行广搜。
如果搜索到顶点u时的时刻为t,u有邻接点v,在原图中,就是看在t-1时刻边<v,u>是否已开放,已知<v,u>的开放时间是a,如果 t − 1 ≥ a t-1\ge a t1a,那么可以在原图中从顶点v经过<v,u>到达顶点u。
在反图中,也就是判断如果 t − 1 ≥ a t-1\ge a t1a,那么边<u,v>已开放,可以在反图中从顶点u访问到邻接点v。
看是否存在到达顶点1的,到达时刻是k的整数倍的路径。
设vis数组,需要同时考虑到达顶点i,以及到达该顶点的时刻模k的值。
vis[i][j]表示到达顶点i,且到达时刻模k等于j的情况是否已发生。

因为在该问题的广搜的过程中,到达顶点的时刻是不断减少的,如果已经发生过到达顶点i且时刻模k等于j的情况,设该时刻是 t 1 t_1 t1。再次发生到达顶点i且时刻模k等于j时的时刻是 t 2 t_2 t2,则一定有 t 1 > t 2 t_1>t_2 t1>t2
如果从顶点i,时刻 t 1 t_1 t1出发通过一条路径到达顶点1,到达顶点1的时刻模k不等于0。那么从顶点i,时刻 t 2 t_2 t2出发经过相同的路径到达顶点1,到达顶点1的时刻模k的值和上面的情况中的值一定是一样的,也不为0。
因此如果已经发生过到达顶点i,到达时刻模k等于j的情况,就不用考虑后面出现的到达顶点i,到达时刻模k等于j的情况。

在反图进行广搜的过程中,对于每个出队的顶点u及到达u的时刻t
遍历u的邻接点v,到达顶点v的时刻为 t − 1 t-1 t1,<u,v>的开放时间为a

  • 如果 t − 1 < a t-1<a t1<a,则在原图中到达v时<v,u>边未开放,略过这种情况。
  • 如果到达顶点v,到达时刻模k等于 ( t − 1 ) % k (t-1)\%k (t1)%k的情况已经发生过,则略过。

不满足以上情况,才要访问顶点v:
如果顶点v就是顶点1,且到达的时刻 t − 1 t-1 t1是k的倍数,则找到了一个可行的解,答案出园时刻 t e te te满足条件。
而后存在到达顶点v,时刻为 t − 1 t-1 t1的情况,将该情况加入队列。并标记到达顶点v,时刻模k等于 ( t − 1 ) % k (t-1)\%k (t1)%k的情况已存在。
如果广搜结束后也没有找到可行的解,则出园时刻 t e te te不满足条件,返回假。

【题解代码】

解法1:Dijkstra堆优化算法+动态规划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005, K = 100, INF = 0x3f3f3f3f;
struct Path
{
	int u, t;//存在到达顶点u,时刻为t的路径 
	bool operator < (const Path &b) const
	{
		return b.t < t;//时刻t更小更优先 
	}
};
struct Edge
{
	int v, a;
};
int n, m, k, dp[N][K];//在k的整数倍时刻从起点出发到达顶点i,到达顶点i的时刻模k等于j的最早时刻。
vector<Edge> edge[N];
int divCeil(int a, int b)//ceil(a/b)
{
	return (a-1)/b+1; 
} 
void dijkstra()
{
	priority_queue<Path> pq;
	memset(dp, 0x3f, sizeof(dp));//求最短路径,先将状态设为无穷 
	dp[1][0] = 0;//到达顶点1(起点),到达时刻模k为0的最早时刻为0
	pq.push(Path{1, 0});
	while(!pq.empty())
	{
		int u = pq.top().u, t = pq.top().t;
		pq.pop();
		for(Edge e : edge[u])
		{
			int v = e.v, a = e.a, tmin;//tmin:想要从u通过<u,v>,到达v的最早时刻 
			if(t >= a)
				tmin = t+1;
			else
			 	tmin = t+1+divCeil(a-t, k)*k;
			if(dp[v][tmin%k] > tmin)
			{
				dp[v][tmin%k] = tmin;
				pq.push(Path{v, tmin});
			}
		}
	}
}
int main()
{
	int u, v, a;
	cin >> n >> m >> k;
	for(int i = 1; i <= m; ++i)
	{
		cin >> u >> v >> a;
		edge[u].push_back(Edge{v, a});
	}
	dijkstra();
	cout << (dp[n][0] == INF ? -1 : dp[n][0]);
	return 0;
}
解法2:二分答案+bfs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005, K = 100, INF = 0x3f3f3f3f;
struct Path
{
	int u, t;//到达顶点u,到达时刻t 
};
struct Edge
{
	int v, a;
};
int n, m, k;
vector<Edge> rg[N];//反图 
bool vis[N][K];
bool check(int te)//判断到达时刻为te时,是否存在从n到1的,到达顶点1的时刻模k等于0的路径。 
{
	memset(vis, 0, sizeof(vis));
	queue<Path> que;
	vis[n][te%k] = true;
	que.push(Path{n, te});
	while(!que.empty())
	{
		int u = que.front().u, t = que.front().t;
		que.pop();
		for(Edge e : rg[u])
		{
			int v = e.v, a = e.a;
			if(t-1 >= a && !vis[v][(t-1)%k])//到顶点v时<v,u>已开放,同时现在没有在访问时刻模k等于(t-1)%k时访问顶点v 
			{
				if(v == 1 && (t-1)%k == 0)//找到解,te满足条件 
					return true;
				vis[v][(t-1)%k] = true;
				que.push(Path{v, t-1});
			}
		}
	}
	return false;//te不满足条件 
}
int main()
{
	int u, v, a;
	cin >> n >> m >> k;
	for(int i = 1; i <= m; ++i)
	{
		cin >> u >> v >> a;
		rg[v].push_back(Edge{u, a});//建反图
	}
	int l = 0, r = 1e7; 
	while(l < r)
	{
		int mid = (l+r)/2;
		if(check(mid*k))//答案是mid*k,mid*k最大为1e9
			r = mid;
		else
			l = mid+1; 
	}
	if(check(l*k))//二分得到的答案也未必是满足条件的,需要再判断一下 
		cout << l*k;
	else
		cout << -1;
	return 0;
}

http://www.kler.cn/a/534328.html

相关文章:

  • pthread_cond_timedwait的概念和使用案例
  • LabVIEW涡轮诊断系统
  • 手写MVVM框架-环境搭建
  • 数据结构实战之线性表(三)
  • C++游戏开发实战:从引擎架构到物理碰撞
  • AIGC(生成式AI)试用 20 -- deepseek 初识
  • 4-ET框架demo的运行
  • react的antd表格自定义图标
  • 缓存类为啥使用 unordered_map 而不是 map
  • C# 国密算法
  • Linux 压缩打包
  • Android-retrofit源码解析
  • C语言基础系列【3】VSCode使用
  • golang开发技能
  • 【starrocks学习】之将hive表数据同步到starrocks
  • MySQL面试题----如何进行 MySQL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 2025 持续防范 GitHub 投毒,通过 Sharp4SuoExplorer 分析 Visual Studio 隐藏文件
  •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C++词法分析器示例
  • Unity3D学习笔记(二)
  • 网络设备的安全加固
  • HAL库 Systick定时器 基于STM32F103EZT6 野火霸道,可做参考
  • Rapidjson 实战
  • Spring @EventListener 注解:让应用更加模块化和可扩展
  • Java面试题基础篇2:10道基础面试题
  • Docker深度解析:容器与容器局域网
  • 5-Scene层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