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数据结构】_队列的结构与实现

目录

1. 队列的概念和结构

2. 队列的应用

3. 队列的实现

3.1 队列实现的底层结构选择

3.2 结构体设计

3.2.1 仅为链表结点设计结构体

3.2.2 为链表再设计一个结构体

3.3 Queue.h

3.4 Queue.c

3.5 Test_Queue.c

注:部分方法实现细节


1. 队列的概念和结构

队列: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数据的插入操作,在另一端进行数据的删除操作的特殊线性表,队列具有先进先出FIFO(First In First Out)的特点。

入队列:进行插入操作的一端称为队尾;

出队列:进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队头;(尾进头出)

2. 队列的应用

队列的最大特点是保持公平性。其主要应用场景有以下两个:

(1)设置排队器:实现先进先出;

(2)实现二叉树的广度优先遍历;

3. 队列的实现

3.1 队列实现的底层结构选择

1、若采用数组实现:

若将数组头视为队头,数组尾视为队尾,则插入对应尾插实现方便,但删除对应头删实现麻烦;

若将数组头视为队尾,数组尾视为队头,则删除对应尾删实现方便,但插入对应头插实现麻烦;

选数组实现队列则不便实现。

2、若采用单链表实现:(采用此种结构)

(相较于双链表,单链表更节省空间)

链表尾视为队尾,链表头视为队头

则插入对应尾插实现方便(记录尾结点可避免遍历),删除对应头删也实现方便。

3.2 结构体设计

采用单链表结构实现队列,则结点包括数据域val和后继指针域next两个成员。

且队列的插入通过链表尾插实现,为了避免每次插入都需遍历链表,采取插入传参尾结点的方式;

3.2.1 仅为链表结点设计结构体

以插入和删除操作为例,都有可能造成第一个结点指针和尾结点指针的变化,故需传二级指针:

typedef int QDataType;
typedef struct QueueNode {
	QDataType val;
	struct QueueNode* next;
}QNode;
// 队尾插入
void QueuePush(QNode** pphead, QNode** pptail, QDataType x);
// 队头删除
void QueuePop(QNode** pphead, QNode** pptail);

注:若采取设有头结点的单链表,可传一级指针,但仍然需传队尾结点指针,仍需要传递两个参数,总体而言依然较为麻烦。 

3.2.2 为链表再设计一个结构体

由于插入删除操作均需队头指针与队尾指针,可为其再设置一个结构体。

同时考虑:由于需要提供返回队列元素个数的方法,若在该方法内部对单链表进行遍历,则该方法时间复杂度为O(N),可以在Queue结构体内再设置一个变量size以计算队列元素个数:

typedef int QDataType;
typedef struct QueueNode {
	QDataType val;
	struct QueueNode* next;
}QNode;
typedef struct Queue {
	QNode* phead;
	QNode* ptail;
    int size;
}Queue;
// 队尾插入
void QueuePush(Queue* pq, QDataType x);
// 队头删除
void QueuePop(Queue* pq);

采取这种方式,队头队尾指针作为Queue结构体变量,改变队头队尾指针只需传递该结构体的一级指针即可。

既避免了使用二级指针可能导致的的接口不一致问题,也使得插入删除方法大的参数减少。

3.3 Queue.h

#pragma once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bool.h>
#include<assert.h>
typedef int QDataType;
typedef struct QueueNode {
	QDataType val;
	struct QueueNode* next;
}QNode;
typedef struct Queue {
	QNode* phead;
	QNode* ptail;
	int size;
}Queue;
// 初始化
void QueueInit(Queue* pq);
// 销毁
void QueueDestory(Queue* pq);
// 队尾插入
void QueuePush(Queue* pq, QDataType x);
// 队头删除
void QueuePop(Queue* pq);
// 计算列表元素个数;
int QueueSize(Queue* pq);
// 取队头/队尾数据
QDataType QueueFront(Queue* pq);
QDataType QueueBack(Queue* pq);
// 判空
bool QueueEmpty(Queue* pq);

3.4 Queue.c

#include"Queue.h"
// 初始化
void QueueInit(Queue* pq) {
	assert(pq);
	pq->phead = NULL;
	pq->ptail = NULL;
	pq->size = 0;
}
// 队尾插入
void QueuePush(Queue* pq, QDataType x) {
	assert(pq);
	QNode* newNode = (QNode*)malloc(sizeof(QNode));
	if (newNode == NULL) {
		perror("malloc fail");
		return;
	}
	newNode->val = x;
	newNode->next = NULL;
	// 情况1:队列为空
	if (pq->ptail == NULL) {
		pq->phead = pq->ptail = newNode;
	}
	// 情况2:队列不为空:队尾插入
	else {
		pq->ptail->next = newNode;
		pq->ptail = newNode;
	}
	pq->size++;
}
// 队头删除
void QueuePop(Queue* pq) {
	assert(pq);
	assert(QueueSize(pq)!=0);
	// 情况1:队列仅一个结点
	if (pq->phead->next == NULL) {
		free(pq->phead);
		pq->phead = pq->ptail = NULL;
	}
	// 情况2:队列有多个结点
	else {
		QNode* pheadNext = pq->phead->next;
		free(pq->phead);
		pq->phead = NULL;
		pq->phead = pheadNext;
	}
	pq->size--;
}
// 计算列表元素个数;
int QueueSize(Queue* pq) {
	return pq->size;
}
// 取队头/队尾数据
QDataType QueueFront(Queue* pq) {
	assert(pq);
	assert(pq->phead);
	return pq->phead->val;
}
QDataType QueueBack(Queue* pq) {
	assert(pq);
	assert(pq->phead);
	return pq->ptail->val;
}
// 判空
bool QueueEmpty(Queue* pq) {
	assert(pq);
	return pq->size == 0;
}
// 销毁
void QueueDestory(Queue* pq) {
	assert(pq);
	QNode* cur = pq->phead;
	while (cur) {
		QNode* curNext = cur->next;
		free(cur);
		cur = NULL;
		cur = curNext;
	}
	pq->phead = pq->ptail = NULL;
}

3.5 Test_Queue.c

#include"Queue.h"
int main() {
	Queue q;
	QueueInit(&q);
	QueuePush(&q, 1);
	QueuePush(&q, 2);
	QueuePush(&q, 3);
	QueuePush(&q, 4);
	while (!QueueEmpty(&q)) {
		printf("%d ", QueueFront(&q));
		QueuePop(&q);
	}
	QueueDestory(&q);
	return 0;
}

注:部分方法实现细节

对于队头的删除操作,按照方法完善思路,首先应该是考虑多个结点的无特殊情况,而后考虑对于删除结点的特殊操作进行补充:

(1)需保证队列当中有结点可删,即队列数据个数不为0:可直接使用assert实现;

(2)若队列仅剩一个元素,按当前无特殊情况处理的方法实现,则pq->ptail未置空,使得其成为野指针,故需对其进行单独处理。

综合以上两点,方法实现如下:

// 队头删除
void QueuePop(Queue* pq) {
	assert(pq);
	assert(QueueSize(pq)!=0);
	QNode* pheadNext = pq->phead->next;
	free(pq->phead);
	pq->phead = NULL;
	pq->phead = pheadNext;
	pq->size--;
	// 特殊情况单独处理:队列仅有一个结点
	if (pq->phead == NULL) {
		pq->ptail = NULL;
	}
}

这种方法框架可以正确实现功能,但程序结构并不清晰,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的优化,即使用分支处理① 队列仅有一个结点 ② 队列有≥2个结点。具体实现见3.4部分程序,此处不再重复。


http://www.kler.cn/a/535345.html

相关文章:

  • 免费windows pdf编辑工具
  • ssh中公钥和私钥怎么生成
  • Mac上搭建k8s环境——Minikube
  • 在Debian 12上安装VNC服务器
  • 如何利用i18n实现国际化
  • Ollama教程:轻松上手本地大语言模型部署
  • 【Leetcode 每日一题】90. 子集 II
  • 基于多重算法的医院增强型50G全光网络设计与实践:构建智慧医疗新基石(上)
  • MS SQL Server partition by 函数实战二 编排考场人员
  • vite共享配置之---css相关
  • 【玩转 Postman 接口测试与开发2_018】第14章:利用 Postman 初探 API 安全测试
  • MAC OS安装Homebrew
  • android用eclipse开发碰到65535问题的完美解决方案
  • DMZ区的作用和原则
  • 【Windows 开发NVIDIA相关组件】CUDA、cuDNN、TensorRT
  • 3.5 Go(特殊函数)
  • 计算机毕业设计hadoop+spark+hive民宿推荐系统 酒店推荐系统 民宿价格预测 酒店价预测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Python爬虫 HDFS集群
  • 嵌入式硬件篇---OpenMV基本使用自动增益\曝光\白平衡
  • Unity VideoPlayer播放视屏不清晰的一种情况
  • 网络安全风险量化值 网络安全风险控制
  • C# OpenCV机器视觉:利用TrashNet实现垃圾分类
  • Google地图瓦片爬虫——进阶版
  • 计算机网络之物理层通信基础(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 go函数详解
  • ONLYOFFICE 文档 8.3 已发布:PDF 图章、合并形状、更多格式支持等
  • 【电商数据分析项目经验分享】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