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个人总结:求变
相关文章
- 2024年个人总结:求变
- 2022年 —— 个人总结
- 2021年 —— 个人总结
- 2020年疫情“长假”中个人总结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我的2024年,那就是“求变”。这一年是心态上转变最快的一年,也是主动寻求改变的一年。这种变化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实现愿望、激烈竞争、多做范围外的事、以及焦虑感。接下来,将详细分享这些经历和感悟。
① 实现愿望
身处内陆城市,我却一直向往大海,这份向往源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诗和郑智化的《水手》。今年,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此前多次路过跨海大桥,我曾渐渐觉得看大海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然而,当真正站在海边的那一刻,我推翻了之前的观点。
实现愿望的那一刻,身体和心灵同时得到了释放,一股轻松感油然而生,同时坚定了信念。我们内心深处都存在着压抑,而这些压抑往往无法通过常规方式释放。一个同等地位的愿望,却能将其冲散开来。我们的愿望或许很简单,来自生活中微不足道的角落,但它的能量却是巨大的,它是我们前行的路引。我们一直以自己的愿望为指引,实现了一个,新的愿望便会随之而来,继续推动我们前行。
② 激烈竞争
在创新创业赛事中,目睹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景象:一些已经上市的公司在其他省市成立了分公司,并以威风凛凛的姿态发表演讲;还有那些具备行业独特性的公司,他们意气风发以充满激情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风采。这些场景汇聚在一起,便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凸显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仅有国内的竞争,还有来自国外的竞争。特别是当企业做大做强,面临出海时,国外市场由于发展较早且自我保护意识强,竞争更加残酷,国内许多看似先进的产品,其实在国外已经进入资本收购阶段。
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们往往会受到直属领导的影响(前提是领导不太差),甚至以他们为方向。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抄作业可以,但不能只单纯地抄。 因为复制的你,上限一定不会超越你的“师傅”,甚至可能放大自己的惰性。走出去后,我们会发现战场上还有更多厉害的人,那种没有依靠的竞争中,一切只能靠自己的无力感和韧性会让人印象深刻。
只有参与到竞争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竞争的激烈程度。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就要加入竞争;要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就要持续地在“卷”竞争,在营销、效率、创新、团队等全方位的“卷”起来。
③ 多做范围外的事
今年,无论是自愿还是非自愿,做了很多不熟悉的事情,主要集中在管理工作上。这些事情的主要特征是难于具象化、具备全面性、需要沟通决策以及言传身教。从技术角度讲,这类似于自己封装一个库文件,减轻了自己的工作量,希望有更多人去使用它,从而避免重复造轮子,也能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很喜欢的一句话是“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 红利期:有大量空置岗位时,先坐到这个位置,再去做这个位置应该做的事。
- 僧多肉少:在竞争激烈时,先做更上一级岗位的事情,等待机会。
无论是哪种情况,只是时间先后不同,但都需要你具备相应的能力。
能力的快速锻炼提升,就是在正确的方向上,逼迫自己先去做。人都是有惰性的,有时我们能意识到不对,但不会去思考为什么不对。例如,对于每年的个人总结,我在2023年并没有写,因为我回看了前几年的总结,发现那只是在网上立立flag,并无实际作用,于是选择了放弃。但到了2024年,我又重新找到了方向。
当一件事情做起来非常吃力,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时,你一定能从中有所收获,甚至可能得到一次思想的升华,明悟以前想不通的问题,内敛自己。自己得到了升华,周边的人也会同步受到影响。不要想着把某项技能紧紧握住,因为只有你能干,那么你就一直干。其实,给予才是最大的自私。
④ 焦虑感
“性价比”这个词不仅适用于物品,如果法律允许,那么人人都可以明码标价。现在,岗位工资其实就是一种标价。
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切实地感觉到思维不再敏捷、精力不再充沛,也不再保持思维的活跃和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是变得内敛稳重。环境在变化、需求在变化、个人也在变化,我们需要跟上变化,同时做好原有的事情,所以焦虑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然而,我们不必过分焦虑。发展总是阶梯性的,有快有慢。我们能保持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好那么一点点,其实就已经超过了很多人。
总结:拥抱变化,主动求变
价值是应时而生,适合当下的才是价值。 以往的价值顶多是经验,是现在价值的养分。拥抱变化,主动求变,才能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如果不敢开发新山头,又不敢打山头,那就只能等待炸平重建,跟着红利起伏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