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阅读笔记
你是否饱受自己说的话和别人认为的不一样的,将工作中大量时间用于相互扯皮,对其观念上?你是否是经常被人批评说说话没有重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你是否经常遇到无法做到对重要的事情做归纳总结?那《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可以很好的帮你组织好你的语言,这是一个可复制的方法论。
“没有什么比一套好的 理论更有用了”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思想是“向受众发送新信息且引发思考的东西”
学习金字塔原理的原因是:
- 可以优化表达的逻辑
- 优化思考的逻辑
- 优化操作的逻辑
- 优化展示的逻辑
表达的逻辑
自上而下,结论先行
虽然思考可能是时间维度的、可能是重要程度的、可能是演绎逻辑的、可能是归纳逻辑的,但是最终表达给其他的人应当是优先表达。写作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一篇文章应当体现出来思维逻辑,而不是单纯的堆砌词汇。
在将自己的思考输出前,需要将其做成金字塔的结构,每一层必须是其下一层的概括与总结;同层次之间,相邻的数据必须是相同的范畴,且符合组织思考的逻辑
具体讲故事的逻辑:背景、冲突、疑问、解答
思考的逻辑
拿到了文本后(做成事之前的信息形式)
“人的记忆点有7个”,因此需要基于这个原则确定好表达思想的金字塔逻辑
MECE原则,需要做到不同的结构之间相互独立,且所有部分要做到完全穷尽
要为自己的论据找到合适的逻辑组织结构,比如说,通过演绎、归纳、空间结构、重要性、因果、时间等顺序对自己的信息进行分组归纳
金字塔原理需要对每一层进行总结,每一层是其下一层的总结,这代表如果要满足MECE原则,需要看总结是否具体精确,下一层内容是否围绕这一主题(方式可以通过剔除无关词汇,找到最重要的词汇进行查看)
做思考时需要做到确定问题边界
解决问题的逻辑
界定问题。
通过每一层的总结,以及剔除无关词汇,找到关键操作后,生成金字塔的树状结构。通过生成决策树(根据原始信息生成金字塔信息,通过诊断框架判断哪些有问题,需要优先解决哪些问题,这个倾向于是预测学的范畴;基于决策树的不确定点作为决策点,做到正确的预测,)
诊断框架,也是被称为是非问题分析,这个是用于做诊断框架的更好的方法,相对来讲,可以做到
演示的逻辑
展示方式:
- 多级标题
- 下划线
- 数字编号
- 行首缩进法
- 项目符号发
每一级别的标题不可能只有一个;相同的思想应当使用相同的句型;不要滥用标题;总要有“下一步措施”;承上启下;总结个部分内容;得出完整结论;说明下一步已经行动了;
金字塔怎么搭建起来
- 画出主题方框
- 设想主要疑问
- 写出对该疑问的解答
- 说明背景
- 指出冲突
- 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要构建起金字塔结构,需要做有序言,且序言中需要有背景,优先展示受众理解的背景与冲突,以及一个受众认可的事实,从而引出主要疑问;序言有多长,需要足够到受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和你站在同一个视角/水平上。背景-担忧-冲突-答案,这四个观点基本上都需要有,但是需要做到至少是背景-冲突-答案,这几个的顺序没有特定要求,但是优先展示哪个可以优先体现出重点,且通过如果要让受众有信心,则需要做到就至少这四个点进行论述。
- 在无结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无结构很有可能是无法解释,有坑那是因为结构不存在、结构不可见,只能通过特性反推、结构不能解释结果解决方法:分析性外展推理;推理需要规则、情况、结果,外展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同步,外展推理是结果->规则->情况;归纳是情况->结果->规则;演绎推理是规则->情况>结果需要让外向推理做的更加科学;基本上是问题是什么、问题在哪里、问题原因、我梦能做什么、我们应做什么
- 序言结构范例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是否应该按计划做、我们应该如何做、问题发生原因是什么
- 要点汇总金字塔结构的3个基本原则
- 结论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且应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 以上统下:每一层次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 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 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