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Linux网络编程】之守护进程

【Linux网络编程】之守护进程

  • 进程组
    • 进程组的概念
    • 组长进程
  • 会话
    • 会话的概念
    • 会话ID
  • 控制终端
    • 控制终端的概念
    • 控制终端的作用
    • 会话、终端、bash三者的关系
  • 前台进程与后台进程
    • 概念
    • 特点
    • 查看当前终端的后台进程
    • 前台进程与后台进程的切换
  • 作业控制
    • 相关概念
    • 作业状态(一般指后台作业)
  • 守护进程
    • 概念
    • 将进程守护化
      • 进程守护化的步骤
      • 代码实现

进程组

进程组的概念

当我们使用以下命令查与进程相关的属性时,会看到一个叫PGID的属性:

ps ajx

image-20250207143545861

它标识某一个进程属于哪个进程组。

进程组是一个进程或者多个进程的集合。每一个进程组有唯一的PGID,它是一个正整数,和PPIDPID一样,可以在C语言中用pid_t类型表示。

例如,在终端中执行如下命令:

sleep 1000 | sleep 2000 | sleep 3000

使用ps查看:

ps ajx | head -1 && ps ajx | grep -v 'grep' | grep sleep

img

这三个进程的PPID也就是父进程都是一样的,也就是-bash进程,所以这三个sleep进程是兄弟进程,它们同属于一个进程组。

image-20250207144949286

就算只有一个进程,它也会自成一个进程组:

image-20250207145100828

组长进程

组长进程就是进程组中的第一个创建的进程(按照时间),如果这个进程组中就只有一个进程,那么它就是进程组中的组长。

当进程组中的组长终止后,这个进程组并不会终止,要等到这个进程组中的最后一个进程终止,它才会终止。

代码验证1:使用下面代码先验证,C语言fork子进程,父进程和子进程属于一个进程组,且父进程是组长进程。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
int main()
{
   pid_t id = fork();
   if(id == 0)//子进程执行
   {
        while(1)
        {
            printf("i am child,my pid is %d\n",getpid());
            sleep(1);
        }
   }

   while(1);
   return 0;
}

运行结果:

image-20250207150717602

代码验证2:当组长进程结束,进程组并不会立即终止,而是等这个组中所有的进程终止后再终止: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
int main()
{
   pid_t id = fork();
   if(id == 0)//子进程执行
   {
        while(1)
        {
            printf("i am child,my pid is %d\n",getpid());
            sleep(1);
        }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image-20250207151249008

会话

会话的概念

会话可以看作是多个进程组的集合,一个会话会有多个进程组,会话也会有唯一的会话ID。

一般来说,会话中的第一个进程组是-bash对应的进程组,会话ID等于该-bash进程组的组ID。

image-20250207153415886

通常来说,进程组可以由以下方式创建:

  1. 通过管道创建兄弟进程,这些兄弟进程是一个进程组
  2. 父进程fork子进程,父子进程是一个进程组。

会话ID

上面我们提到了会话ID,会话ID就是该会话中首进程的进程ID或者说是首进程的组ID。(就是-bash进程的进程ID,-bash进程总是会首进程,也是会首进程的组长进程)。

控制终端

控制终端的概念

在Linux/类Uinx系统中,控制终端通常与会话关联。即一个会话对应一个控制终端

当用户通过一个终端登录系统,会得到一个首进程shell进程,这个终端成为shell进程的控制终端,由于有关控制终端的信息存储在进程PCB中,后续的其它进程都是通过shell进程fork的,所以其它进程的控制终端也都是这个控制终端。

实际上控制终端是一个逻辑概念,每个控制终端都对应一个终端文件。这些文件被称为终端文件tty设备文件

Linux中,终端文件在/dev/pts路径下:

ls /dev/pts

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如下。

  1. 终端1,循环执行以下脚本指令:

     while :;do ls -l /dev/pts;sleep 1;echo "~~~~~~~~~~~~~~~~~";done
    
  2. 不断创建新的终端,观察打印的终端文件是否增多。

  3. 关闭打开的终端,观察打印的终端文件是否减少。

实验现象如下:

屏幕录制-2025-02-07-172050

控制终端的作用

  1. 信号发送:可以通过特定的组合键向前台进程组发送信号,比如Ctrl+C发送SIGINT信号来中断当前操作,或者Ctrl+Z发送SIGTSTP暂停一个进程。

  2. 输入输出:控制终端为进程提供标准输入、输出和错误流。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流直接对应于用户的键盘输入和屏幕显示。

    •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向键盘输入一个内容都会显示在控制终端上,printf等往显示器打印的函数,打印的内容也会显示到终端上。因为**当进程启动时,如果没有特别指定其他的输入输出目的地(重定向),其标准输入、输出和错误流默认就会关联到控制终端对应的设备文件上。**云服务器上文件描述符012指向的文件:

      image-20250207173240326

    • 虚拟机中(也类似):

      image-20250207174036657

  3. 作业控制:允许用户管理属于当前shell会话的不同任务(作业)。这包括将作业放到后台执行或从前台恢复执行。作业和前台后台进程的概念我们稍后会谈。

会话、终端、bash三者的关系

Linux中的shell进程叫做bash,当用户通过xshell等ssh远程登录客户端中的终端登录后,这个终端成为bash进程的控制终端,而这个终端中的所有进程组(前台和后台)构成一个会话(当你登录系统并启动bash时,实际上就开启了一个新的会话。),画图来表示就是下面这样:

image-20250207181459757

前台进程与后台进程

概念

前台进程和后台进程都是进程,唯一区别就是前台进程可以通过终端接收用户的输入,同时也可以接收来自用户的命令(ctrl Cctrl Z),前台进程还可以将输出输入到显示器(也就是终端上)。但是后台进程则不同,它不直接与用户交互,即它们不接受键盘输入,也不将输出直接显示给用户(除非特别配置)。

特点

  1. 前台进程
    • 独占性:同一终端,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进程或进程组。这意味着前台进程对输入输出有独占性。
    • 用户交互:前台进程可以直接通过终端与用户进行交互。这意味着它可以接受用户的输入,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通常用户输入的命令,就是在前台运行。
    • 信号响应:前台进程组可以接收到某些类型的信号,比如通过按下Ctrl+C发送的SIGINT中断信号来终止当前操作。这是前台进程的一个重要特性,允许用户直接控制正在运行的程序。
  2. 后台进程
    • 并发执行:多个后台进程可以同时执行(并发是看似同时执行,实则轮询执行),一个终端可以有多个后台作业同时执行。
    • 无需与用户交互:不接收用户的输入,也不会将输出直接显示给用户。
    • 信号限制ctrl C等命令无法作用于后台进程,要使用killkillall等命令。

查看当前终端的后台进程

命令jobs可以查看当前终端的后台进程,它会显示每个后台作业的作业号和状态。

jobs

选项-l:添加 -l 选项后,jobs 命令不仅显示基本的作业信息,还会额外列出每个作业的进程ID(PID)。

前台进程与后台进程的切换

  1. 前台进程切换为后台进程

    • 方法1:在执行一个程序时,在后面加上&

      image-20250207183742115

    • 方法2ctrl Z暂停某个正在执行的前台进程,它将被切为后台进程:

      image-20250207184541663

    • 方法3:当某个子进程的父进程结束,它还在运行时它就会变成孤儿进程。无法通过ctrl C命令终止它的运行,因为孤儿进程被initSIDPID为1)进程收养,但可以通过killkillall命令终止它。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特殊情况。

  2. 后台进程切换为前台进程

    • 使用命令fg(foreground的缩写)将后台进程切换为前台进程:

      fg 作业号
      

      image-20250207193051184

    • 扩展命令bg,这个命令可以将暂停的命令继续在后台运行。

      bg
      

    `
    image-20250207193909521

作业控制

相关概念

作业

作业是指Linux系统中正在运行的一个进程或者进程组(多个进程)。进程之间一般通过管道来互相协作。

作业控制

shell可以同时运行一个前台作业和多个后台作业,这叫做作业控制。前台作业和后台作业都可以由多个进程组成。

作业号

作业号是后台作业专有的,它们在开始执行时或者执行完后会返回一个作业号。

示例1

echo "1111" &

image-20250208174913663

示例2

sleep 1000 | sleep 2000 | sleep 3000 &

image-20250208175050370

  • [1]就是该作业的作业号。

作业状态(一般指后台作业)

常见的作业有以下状态:

作业状态含义
正在运行(Running)后台作业(&),正在运行
暂停运行(Stopped)前台作业被ctrl z(或者是后台作业被相应的信号所暂停)暂停了
完成(Done)后台作业已完成执行(返回的状态码为0)
完成(Done(code))后台作业完成执行(返回的状态码非0)
终止(Terminated)后台作业被终止
  1. Running状态:

    image-20250208180841505

  2. Stopped状态:

    image-20250208181403878

  3. Done状态:

    image-20250208181451788

  4. Terminated状态:

    image-20250208181651879

  5. Done(code)状态。后台执行下面的脚本文件:

    exit 42 # 返回退出状态码42
    

    image-20250208182301269

守护进程

概念

守护进程不同于普通的后台进程(作业),普通的后台作业它有关联的终端,即使不与用户交互或者不输出内容到用户的显示器上,但是守护进程有自己独立的会话,并且它无终端关联,脱离终端控制,除非系统关闭,否则守护进程不会轻易的关闭。

常见的守护进程:比如httpd(Apache HTTP服务器)、sshd(SSH服务器)、crond(定时任务调度器)等都是典型的守护进程,它们为系统提供核心服务。

普通后台程序:例如,你在终端中运行的一个长时间的数据处理脚本,并在其后加上&让它在后台运行。这个脚本就是一个普通的后台程序,而不是守护进程。

将进程守护化

进程守护化的步骤

  1. 父进程fork子进程:让父进程退出,后续都是子进程来执行相关程序,并成为守护进程,因为创建一个新的会话需要该进程不是进程组的组长。这是系统设计所决定的,如果不这样做,会有循环依赖问题。
  2. setsid() 创建新会话:使子进程成为新会话的领导者,并脱离所有终端的控制,确保它没有控制终端。
  3. 改变当前工作目录(如果需要):通常是切换到根目录(/),以避免占用挂载点。
  4. 重定向标准输入、输出和错误流(如果后面不使用也可以关闭):通常指向/dev/null或其他适当的日志文件,以防止无意中使用这些默认流。/dev/null文件读取都会读到null,写入都会被自动丢弃。
  5. 关闭不需要的文件描述符:确保除了必要的资源外,其他文件描述符都被关闭。

代码实现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dbool.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ignal.h>

const char* newdir = "/";
const char* newpath = "/dev/null";
void Demon(bool IsChangeWorkDir,bool IsRedir)
{
   //0.忽略可能引起程序异常的信号
   // 忽略SIGCHLD信号,防止产生僵尸进程
    signal(SIGCHLD, SIG_IGN);
   // 忽略SIGPIPE信号,避免程序因写入已关闭的pipe/socket而终止
    signal(SIGPIPE, SIG_IGN);
   //1.创建子进程,并让父进程退出
   if(fork() > 0)
   {
      printf("pid is %d\n",getpid());
      exit(0);
   }
   //2.让子进程新建一个会话,成为守护进程,子进程成为新会话的leader进程,会话ID和这个子进程的进程ID相同
   setsid();

   //3. 已经成为守护进程,查看是否需要更改工作目录
   if(IsChangeWorkDir)
   {
      chdir(newdir);
   }

   //4.查看是否需要重定向0、1、2标准输入、输入、错误流
   if(IsRedir)
   {
      int fd = open(newpath,O_RDWR);//以读写模式打开
      dup2(fd,0);
      dup2(fd,1);
      dup2(fd,2);
      close(fd);//不需要fd了
   }

   else
   {
      close(0);
      close(1);
      close(2);
   }
}
int main()
{
   Demon(true,true);
   while(true);//变成守护进程了
   return 0;
}

运行结果:

image-20250208193403430


http://www.kler.cn/a/540065.html

相关文章:

  • 算法之 博弈问题
  • 图像锐化(QT)
  • 在Java中操作Redis
  • C++,STL 迭代器简介:概念、分类、操作
  • 【自开发工具】SQLSERVER的ImpDp和ExpDp工具汇总
  • CMake 小知识:CMAKE_INSTALL_PREFIX 与 option 变量的覆盖规则
  • 2025年面试运维经验分享
  • Elasticsearch操作--笔记
  • 安宝特方案 | AR眼镜:远程医疗的“时空折叠者”,如何为生命争夺每一分钟?
  • AJAX项目——数据管理平台
  • java-初识List
  • 如何通过PHP接入DeepSeek的API
  • DevOps 所需的行为
  • 速通DeepSeek 安装部署文档
  • MYSQL关联关系查询
  • STM32+Proteus+DS18B20数码管仿真实验
  • w200基于spring boot的个人博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Logo语言的学习路线
  • 一种基于Leaflet.Legend的图例动态更新方法
  • Spring Boot极速入门:从零搭建第一个Web应用
  • 科技赋能直播!DeepSeek大模型+智享AI直播第三代plus版本,未来直播将更加智能化!
  • react 18父子组件通信
  • PHP音视频课程培训系统
  • Cesium 离线加载瓦片图
  • pytest+request+yaml+allure 接口自动化测试全解析[手动写的跟AI的对比]
  • collabora online+nextcloud+mariadb在线文档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