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机器学习算法的种类(机器学习类型的比较)

理解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各算法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有助于根据具体问题选择最合适的算法,从而提高模型的性能和准确性。深入理解算法的工作机制,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模型调优,包括参数调整和特征选择,以达到最佳的预测效果。当模型表现不佳时,理解算法有助于诊断问题根源,如过拟合、欠拟合或数据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掌握多种算法的知识,能够激发创新思维,将不同算法组合或改进,应用于新的领域或问题,推动技术进步。不同算法对计算资源和时间的需求各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高效的算法,优化计算成本。

因此,通过这篇博文,我们来整体对机器学习类型进行概括和总结。

一、按函数的不同

算法种类含义特点

线性模型

线性模型假设输入特征与输出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输出是输入变量的线性组合。
  • 简单易解释: 模型结构简单,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 计算效率高: 适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集。

  • 局限性: 难以捕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非线性模型

非线性模型允许输入特征与输出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能够捕捉数据中的复杂模式。
  • 灵活性强: 能够拟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 计算复杂度高: 训练时间较长,可能需要更多计算资源。

  • 易过拟合: 需要正则化和超参数调优来防止过拟合。

如何区分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关键在于模型对参数的依赖关系。

  • 线性模型: 输出对参数是线性依赖的,即参数以一次方出现。

  • 非线性模型: 输出对参数是非线性依赖的,参数可能以非线性方式影响输出。

二、按学习准则的不同

算法种类含义特点

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运用数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技术来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
  • 数据驱动: 依赖于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定量分析: 通过数理统计手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具有统计意义的结论。

  • 客观性: 结果具有客观性,可重复验证。

非统计方法

非统计方法不使用数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技术,更多地依赖于定性分析。
  • 定性分析: 侧重于对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而非数量上的测量。

  • 主观性: 结果可能带有研究者的主观判断。

  • 灵活性: 适用于无法量化或缺乏数据的研究领域。

统计方法强调数据的收集和定量分析,以获得客观、可验证的结论;而非统计方法则侧重于定性分

析,注重对现象的深度理解和解释。

三、按照训练样本提供的信息以及反馈方式的不同

1、监督学习:

如果机器学习的目标是建模样本的特征 𝒙 和标签 𝑦 之间的关系:𝑦 = 𝑓(𝒙; 𝜃) 或 𝑝(𝑦|𝒙; 𝜃),并且训练

集中每个样本都有标签,那么这类机器学习称为监 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

根据标签类型的不同,监督学习又可以分为回 归问题、分类问题和结构化学习问题.

(1)回归问题:

标签 𝑦 是连续值(实数或连续整数), 𝑓(𝒙; 𝜃) 的输出也是连续值.

预测连续的数值输出。例如,房价预测,根据房屋特征估计其市场价格。

(2)分类问题:

标签 𝑦 是离散的类别(符号).在分 类问题中,学习到的模型也称为分类器(Classifier).分类问题根据其类别数量 又可分为二分类(Binary Classification)和多分类(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问题.

将输入数据分配到预定义的类别中。例如,垃圾邮件检测,将电子邮件分类为“垃圾邮件”或“非垃圾邮件”。

(3)结构化学习问题:

是一种特殊的分类问题.在 结构化学习中,标签 𝒚 通常是结构化的对象,比如序列、树或图等.由于结构化学 习的输出空间比较大,因此我们一般定义一个联合特征空间,将 𝒙, 𝒚 映射为该空 间中的联合特征向量 𝜙(𝒙, 𝒚),预测模型可以写为

(4)监督学习的过程:

数据收集: 获取包含输入特征和对应输出标签的训练数据集。

模型训练: 使用训练数据来调整模型参数,使其能够准确地映射输入到输出。

模型评估: 在独立的验证数据集上测试模型性能,评估其泛化能力。

模型应用: 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新数据,进行预测或分类。

通过监督学习,模型能够从标注数据中学习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实现自动化预测和决策。

2、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UL):

在训练过程中使用未标注的数据集,即输入数据没有对应的输出标签。模型通过分析和学习数据的内在结构和模式,发现数据的潜在分布或规律。

是指从不包含目标标 签的训练样本中自动学习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典型的无监督学习问题有聚类、 密度估计、特征学习、降维等.

(1)聚类(Clustering):

将相似的数据点分组,形成簇。例如,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群体,以便进行差异化营销。

(2)降维(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保留重要信息,去除冗余和噪声。例如,使用主成分分析(PCA)简化数据结构。

(3)关联规则学习(Association Rule Learning):

发现数据中不同特征之间的有趣关系。例如,在购物篮分析中,确定哪些产品经常一起购买。

(4)密度估计

密度估计是一种统计方法,旨在估计随机变量在不同取值范围内的概率密度函数。这在无监督学习、特征工程和数据建模中都有广泛应用。

常见的密度估计方法包括:

  • 参数化方法: 假设数据服从某种已知分布形式,如高斯分布,然后根据数据估计分布的参数。

  • 非参数化方法: 不对数据的分布形式做具体假设,如直方图密度估计和核密度估计。

(5)特征学习

特征学习,也称为表示学习,是从原始数据中自动提取有用特征的过程,以便于后续的机器学习任务。传统的机器学习依赖于手工设计特征,而特征学习通过算法自动发现数据的最佳表示形式。

常见的特征学习方法包括:

  • 自动编码器: 一种神经网络,通过将输入数据编码为低维表示,再解码回原始数据,实现特征提取。

  • 卷积神经网络(CNN): 特别适用于图像数据,通过卷积层自动学习空间特征。

  • 词嵌入(Word Embedding):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将词语映射到低维向量空间,捕捉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3、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RL)

是一类通过交互来学习的 机器学习算法.在强化学习中,智能体根据环境的状态做出一个动作,并得到即 时或延时的奖励.智能体在和环境的交互中不断学习并调整策略,以取得最大化 的期望总回报.

监督学习需要每个样本都有标签,而无监督学习则不需要标签.

一般而言, 监督学习通常需要大量的有标签数据集,这些数据集一般都需要由人工进行标注,成本很高.因此,也出现了很多弱监督学习(Weakly Supervised Learning) 和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SSL)的方法,希望从大规模的无标 注数据中充分挖掘有用的信息,降低对标注样本数量的要求.强化学习和监督学习的不同在于,强化学习不需要显式地以“输入/输出对”的方式给出训练样本, 是一种在线的学习机制.

4、三种机器学习类型的比较

四、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的联系与区别?

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是机器学习中的两种不同方法,它们在目标、数据类型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

无监督学习:

  • 目标: 从未标注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结构或模式。

  • 数据类型: 使用未标注的数据集,即输入数据没有对应的输出标签。

  • 常见任务: 聚类(如将相似的客户分组)、降维(如主成分分析)和关联规则学习(如购物篮分析)。

  • 应用场景: 客户细分、异常检测、数据压缩等。

强化学习:

  • 目标: 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学习一系列动作策略,以最大化累积奖励。

  • 数据类型: 基于试错过程,从环境反馈(奖励或惩罚)中学习。

  • 常见任务: 游戏AI(如AlphaGo)、机器人控制和自动驾驶等。

  • 应用场景: 需要决策和策略优化的领域。

联系:

虽然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在方法和应用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不依赖于预先标注的数据。无监督学习从数据中提取结构或模式,而强化学习通过与环境的交互获取反馈信息。

区别:

  • 学习方式: 无监督学习通过分析数据的内在结构进行学习;强化学习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基于反馈信号进行学习。

  • 目标: 无监督学习旨在发现数据的隐藏模式或结构;强化学习旨在找到最优策略,以最大化累积奖励。

  • 应用领域: 无监督学习多用于数据分析和预处理;强化学习多用于需要连续决策和策略优化的场景。

总之,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在机器学习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问题和应用场景。


http://www.kler.cn/a/541905.html

相关文章:

  • AWS Savings Plans 监控与分析工具使用指南
  • 【C#零基础从入门到精通】(九)——C#if和Switch判断语句详解
  • Java 使用腾讯翻译 API 实现含 HTML 标签文本,json值,精准翻译工具
  • 深度学习之神经网络框架搭建及模型优化
  • 食品饮料生产瓶颈?富唯智能协作机器人来 “破壁”
  • 防御综合实验
  • FPGA开发技能(10)热电偶测温ADS1118方案
  • Docker Desktop 镜像源配置
  • Spring Boot部署到服务器
  • 物联网智能语音控制灯光系统设计与实现
  • STM32_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
  • soular基础教程-使用指南
  • Apifox与Apipost功能对比及选择建议(1):产品背景及API简单调试
  • Android系统分区概述和编译镜像包理解
  • 推荐一款 免费的SSL,自动续期
  • XML 元素:结构化数据的基石
  • 模型压缩中的四大核心技术 —— 量化、剪枝、知识蒸馏和二值化
  • Arduino 第十一章:温度传感器
  • Qt笔记P1-30
  • 【课程系列14】某乎AI大模型全栈工程师-第9期(已完结)
  • 03:Spring之Web
  • MySQL第五次作业(触发器、存储过程)
  • 三格电子-EtherCAT从站转ModbusTCP主站/从站网关
  • 人机接口知识点
  • 使用开源项目xxl-cache构建多级缓存
  • 基于Flask搭建AI应用,本地私有化部署开源大语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