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天神之眼vs华为智驾

“天神之眼”和“华为智驾”分别是比亚迪和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推出的技术方案,两者均代表了国内顶尖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但在技术路线、功能侧重和生态布局上存在差异。以下是两者的对比分析:


1. 技术路线

  • 比亚迪天神之眼

    • 基于自研算法:依托比亚迪自主研发的BOS(比亚迪操作系统)和车载计算平台,强调“车端感知+车控”的深度整合。

    • 全栈自研:从感知硬件到决策算法均为比亚迪自研,适配其e平台3.0的电动化架构。

    • 渐进式路线:优先覆盖高速NOA、自动泊车等高频场景,逐步向城市道路扩展。

  • 华为ADS 2.0(智驾系统)

    • 多传感器融合: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的多模态融合方案,尤其依赖激光雷达的高精度环境建模。

    • 无图方案:不依赖高精地图,通过实时感知和BEV(Bird’s Eye View)算法实现全域通行能力。

    • 云端协同:依托华为云强大的AI训练能力,支持算法快速迭代和场景泛化。


2. 硬件配置

  • 天神之眼

    • 芯片:采用高算力车规级芯片(具体型号未公开,可能为英伟达Orin系列或比亚迪自研芯片)。

    • 传感器:以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为主,部分车型可能搭载激光雷达(如腾势N7)。

    • 算力:未公开具体数值,但强调“高冗余设计”。

  • 华为ADS 2.0

    • 芯片:华为自研昇腾系列芯片,MDC 810计算平台算力达400+ TOPS。

    • 传感器:标配激光雷达(如华为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搭配12颗摄像头和6颗毫米波雷达。

    • 算力:支持多芯片级联,算力可扩展至更高水平。


3. 功能覆盖

  • 天神之眼

    • 高速NOA:支持自动变道、匝道通行等。

    • 城市道路:部分车型支持城市领航(依赖高精地图)。

    • 自动泊车:全场景泊车能力较强(如窄车位、立体车位)。

    • 特色功能:结合比亚迪垂直整合能力,支持与三电系统的深度协同(如能耗优化)。

  • 华为ADS 2.0

    • 无图城市NCA:已覆盖全国超过40000城乡镇,无需高精地图。

    • 复杂场景处理:对施工路段、鬼探头等长尾场景应对能力较强。

    • 代客泊车:支持跨楼层记忆泊车、遥控泊车等。

    • 持续升级:通过OTA快速扩展新功能(如2023年底开放全国高速NCA)。


4. 用户体验

  • 天神之眼

    • 优势:依托比亚迪庞大的用户基数,系统适配性高,与车辆动力系统的协同更紧密(如紧急制动响应速度)。

    • 不足:城市道路覆盖率暂低于华为,无图方案进展较慢。

  • 华为ADS 2.0

    • 优势:算法成熟度高,复杂场景处理更拟人化;无图方案覆盖范围广。

    • 不足:激光雷达硬件成本较高,主要搭载于高端车型(如问界M9、阿维塔12)。


5. 生态与布局

  • 比亚迪

    • 垂直整合:从三电系统到智驾全栈自研,强调“车控优先”。

    • 开放合作:天神之眼未来可能向其他车企开放(类似特斯拉FSD)。

  • 华为

    • 全栈赋能:提供从芯片、传感器到算法的完整解决方案,已合作多个品牌(如赛力斯、奇瑞、北汽)。

    • 鸿蒙生态:智驾系统与鸿蒙座舱深度联动,支持无缝人机共驾。


总结:如何选择?

  • 选天神之眼

    • 注重车辆控制与三电协同(如比亚迪车主);

    • 偏好高性价比方案(中端车型为主);

    • 对激光雷达依赖性较低。

  • 选华为ADS 2.0

    • 追求无图全域通行能力;

    • 需要应对复杂城市路况(如一线城市);

    • 接受较高硬件成本(高端车型)。


未来趋势:两者均向“无图化”和“端云协同”发展,比亚迪可能加速追赶华为的算法能力,而华为则需降低硬件成本以扩大市场。消费者可根据实际用车场景和预算选择,两者均为国产智驾技术的优秀代表。


http://www.kler.cn/a/541998.html

相关文章:

  • 业务开发 | 基础知识 | Maven 快速入门
  • C++模拟实现AVL树
  • 从基础到人脸识别与目标检测
  • 方舟字节码原理剖析:架构、特性与实践应用
  • git如何把多个commit合成一个
  • DFS+回溯+剪枝(深度优先搜索)——搜索算法
  • 计算机毕业设计——Springboot的旅游管理
  • 【鸿蒙HarmonyOS Next实战开发】mp4parser库-音视频裁剪、合成、取帧等操作
  • 【R语言】t检验
  • C# ASP.NET 介绍
  • Arduino 第十四章:led点阵
  • 渗透利器工具:Burp Suite 联动 XRAY 图形化工具.(主动扫描+被动扫描)
  • 1.【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几何解释
  • 机器学习10-卷积和卷积核3
  • 12.项目结构
  • 亚远景-ASPICE标准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实践与展望
  • 除了重定向,还有其他方法处理未定义路由吗?
  • C# 上位机--变量
  • MongoDB进阶篇-索引
  • LabVIEW多电机CANopen同步
  • macbook2015升级最新MacOS 白苹果变黑苹果
  • 哈希表实现(C++实现)
  • 【橘子ES】Aggregations 聚合准备
  • 蓝桥杯备考:贪心算法简介
  • WPS计算机二级•文档的文本样式与编号
  • Unity-Mirror网络框架-从入门到精通之LagCompensation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