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河北某石油管廊自动化监测

1. 项目简介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油气管道建设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中国油气管道加快建设,2017年,在《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中对2025年和2030年油气管道发展目标均作出了相应的规划目标。另一方面,随着油气管道行业的发展,2019年,我国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推动油气管道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2021年,我国油气管道发展的重点是建立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油气管道规划的省份主要在西气东输、一带一路的沿线城市。目前各省份以规划油气管道建设线路为主,同时加强油气管道开放化进程。其中青海提规划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辽宁推动建设能源互联网,鼓励建设智慧能源运行云平台,强化电力、天然气、热力管网等各类能源网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推动油气管网向开放化、智能化发展。

2. 监测指标

该石油管廊位于河北省某石油输送管廊,针对于主要部位对石油管廊进行结构监测,对管廊的建筑结构进行连续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结构监测包括对管廊的地基、墙体、顶板等部位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裂缝、应变、变形、位移等。

本工程设计的监测内容为管廊管节结构竖向位移、管廊管节结构水平位移、表面应力应变等。测点结合管廊分布范围、地形地貌特征、性质、破坏模式、变形情况、稳定状态及主体防治工程类型等综合考虑而布设。

3. 监测点布设

本次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管廊结构竖向位移:7台GNSS,管廊结构水平位移:8台GNSS(包含1个基准点),管廊表面应力应变监测:表面式应变计30支。

本次监测布点参照《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监测技术规程》T/CCIAT 0034-2021标准: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整体水平变形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选取关键断面进行监测时,在舱室顶板、承重侧壁上应至少布置一个监测点;

2.断面上的监测点宜对称分布布置;

3.整体水平变形监测点的纵向间距不宜大于50m;

4.当进行长期实时监测时,整体水平变形监测点纵向间距不宜大于100m。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整体垂直变形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断面四角或特殊部位应至少布置1个监测点;

2.整体垂直变形监测点宜选择顶板或侧壁位置进行布置;

3.整体垂直变形监测点的纵向间距不宜大于50m;

4.当进行长期实时监测时,整体垂直变形监测点纵向间距不宜大于100m。

整体水平变形监测点宜与垂直监测点共用点位。

管廊结构的差异沉降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差异沉降监测断面应至少对称布置2个监测点;

2.断面宽度尺寸大于10m的管廊结构应进行横向差异沉降监测,横向差异沉降应布置不少于2个监测点。

对于具有一定高差变化或曲率变化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结构,整体变形监测点布置时宜考虑转接和仪器量程精度的要求。

表面位移监测:采用GNSS进行管廊表面位移监测,其中GNSS为15台,含1台基准点。本次表面位移监测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施工,达到验收标准。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应力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结构受力监测点应根据其设计受力特点进行布置。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结构受力监测区域宜与变形监测区域一致。

内力监测断面部位宜包含各舱室顶板、侧壁、底板构件部位。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结构围岩压力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测横断面上的监测点应选择各边中间部位、接缝部位、水土压力较大部位、地面荷载较大部位、变形较大部位、受力条件复杂部位、承重侧壁受力较大的部位等;

2.监测横断面的纵向间距应根据结构设计的受力特点、土质条件、线性特征情况确定,纵向间距不宜大于50m。

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工程结构的预应力筋连接头、螺栓连接接头或承插式接头的螺栓宜进行受力监测。

当结构内力经计算论证具有明显对称性时,宜对内力监测点进行优化布置。

当截面应力分布均匀时,可选取代表性区域进行内力监测点的布置。

在运营期间进行受力监测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结构,其受力监测点宜根据实际结构的病害调整监测点的布置。

应力应变监测:采用表面式应变计进行管廊表面应力应变监测,其中表面式应变计30支。本次应力应变监测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施工,达到验收标准。

4. 监测设备数量

5. 现场图片

6. 岩创可视化平台数据展示 

本项目通过岩创可视化云平台观查数据,根据设置报警值,数据变化达到预警值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及时通知,提供有效预警,使得相关人员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管廊的变化情况,构建一个全面的安全监测体系,以确保管廊的安全运行,保障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我们将持续创新,以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


http://www.kler.cn/a/542283.html

相关文章:

  • vue-点击生成动态值,动态渲染回显输入框
  • Oracle常用导元数据方法
  • CNN-LSTM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多变量多步预测,光伏功率预测
  • 【苍穹外卖】修改前端代码解决修改Nginx端口后websocket连接失败的问题
  • Visual Studio 中的键盘快捷方式
  • 长安链支撑全国不动产登记数据可信流通
  • 利用用个人PC搭建私有大模型(低成本、易实施的私有大模型部署方案,兼顾英语 5G协议学习与实践需求)
  • DeepSeek模型R1服务器繁忙,怎么解决?
  • 分层解耦-三层架构
  • 配置Mysql8读写分离(未完成)
  • 历史性突破!DeepSeek双模型GitHub热度超OpenAI,展现中国AI力量
  • 玩转观察者模式
  • C# 数据验证Regex
  • 【MySQL】我在广州学Mysql 系列—— 数据备份与还原
  • Python的那些事第十五篇:数据分析中的“三剑客”NumPy、Pandas与Matplotlib
  • 【Elasticsearch】 查询性能优化
  • win11 python opencv作图像匹配小结
  • idea插件开发,如何获取idea设置的系统语言
  • Render上后端部署Springboot + 前端Vue 问题及解决方案汇总
  • vscode关闭后如何恢复在远程服务器的终端程序运行界面
  • 无人机图像拼接数据的可视化与制图技术:以植被监测为例
  • MATLAB联动本地部署的DeepSeek模型
  • 关于FANUC机器人示教器型号的说明
  • 在Vue项目中Vuex和松花的作用和区别
  • JUnit断言方法详解与实战
  • Svelte前端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