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c#中“事件-event”的经典示例与理解

        在C#编程语言中,事件(Even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提供了一种松耦合的方式,让对象间能够通知彼此,而无需直接联系。事件的使用可以让我们的代码更加灵活、可扩展且易于维护。

        事件可以视作委托的实例,因此熟悉委托的使用对理解事件是有帮助的(如果学过C语言,委托就相当于定义一个指向函数的指针类型,事件就相当于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不熟悉委托也不影响本文的阅读。

        本文将通过一个经典的生活案例“闹钟一响,打工人就要起床了”来讲解C#中事件(Event)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一、事件的基本概念

        通过事件,可以让一个类(发布者c1)向另一个类(订阅者c2)发出通知,告诉它某个特定操作已经发生。

        事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用发布者c1中的方法f1去调用订阅者c2中的方法f2。

        基本的思路是:在c1中定义一个指向f2方法的变量v,然后在f1中调用v。这样就实现了通过c1中的方法f1来调用c2中的方法f2。

        我给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素:

2个类:
        发布者、发送者 → c1
        订阅者、接收者 → c2
2个方法:
        触发事件的方法 → f1(发布者)
        事件的处理方法 → f2(订阅者)
1个变量:
        事件 → v(在c1中定义,但不在c1中赋值)
4个关键:
        事件的类型 → q1
        事件的赋值 → q2
        事件的触发 → f2的调用 → q3
        触发的调用 → f1的调用 → q4

二、经典案例:“闹钟响了,打工人就要起床了”

用“闹钟响了,打工人就要起床了”作为一个现实中的例子,来模拟C#中的事件。假设我们有一个闹钟(发布者)和一个打工人(订阅者)。每当闹钟响起时,打工人就要起床上班了。这个过程中的关键是,打工人并不直接控制闹钟,而是通过事件来接收到闹钟响起的通知,从而作出反应。

三、用C#模拟“闹钟响了,打工人就要起床了”

下面是实现这个经典案例C#代码:

using System;

namespace Demo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larms alarm = new Alarms();
            Workers worker = new Workers();

            alarm.OnRingSound = worker.getupWorker;     //4个问题之q2→事件的赋值

            Console.Write("请输入闹钟参数(表示闹钟响的次数):");
            uint nClock = Convert.ToUInt16(Console.ReadLine());
            alarm.ringAlarm(nClock);                    //4个问题之q4→触发的调用→f1的调用

            Console.ReadLine();
        }
    }

    public class Alarms                                 //2个类之c1:发布者
    {
        public delegate void RingEvent();               //4个问题之q1→事件的类型
        public RingEvent OnRingSound;                   //1个变量之事件v

        public void ringAlarm(uint ringKind)            //2个方法之f1:触发事件的方法
        {
            Console.Write($"闹钟响{ringKind}次了。");
            OnRingSound();                              //4个问题之q3→事件的触发→f2的调用
        }
    }

    public class Workers                                //2个类之c2:订阅者
    {
        public void getupWorker()                      //2个方法之f2:事件的处理方法
        {
            Console.WriteLine($"打工人,起床!");
        }
    }
}

 四、为什么使用事件?

        在进行事件的赋值时,使用+=符号,而不是直接使用=符号,或者赋值一个空引用,这些操作会对事件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提供了专门的事件处理机制,以保证事件订阅的可靠性。事件通过在委托声明中添加event关键字来实现,如下所示:

public event RingEvent OnRingSound;

此时,以下代码会出现编译错误:

alarm.OnRingSound = worker.getupWorker;  // 编译错误:不能直接赋值

alarm.OnRingSound = null;                // 编译错误:不能直接赋值为null

而通过订阅事件时,可以使用+=来注册事件处理方法:

alarm.OnRingSound += worker.getupWorker;     // 正确:订阅事件

alarm.OnRingSound -= worker.getupWorker;     // 正确:取消订阅事件

下面是“event”正统代码

using System;

namespace Demo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larms alarm = new Alarms();
            Workers worker = new Workers();

            worker.subscribeToRing(alarm);              //类作为实参进行传递时是地址传递

            Console.Write("请输入闹钟参数(表示闹钟响的次数):");
            uint nClock = Convert.ToUInt16(Console.ReadLine());
            alarm.ringAlarm(nClock);                    //4个问题之q4→触发的调用→f1的调用

            Console.ReadLine();
        }
    }

    public class Alarms                                 //2个类之c1:发布者
    {
        public delegate void RingEvent();               //4个问题之q1→事件的类型
        public event RingEvent OnRingSound;             //1个变量之事件v

        public void ringAlarm(uint ringKind)            //2个方法之f1:触发事件的方法
        {
            Console.Write($"闹钟响{ringKind}次了。");
            OnRingSound();                              //4个问题之q3→事件的触发→f2的调用
        }
    }

    public class Workers                                //2个类之c2:订阅者
    {
        public void subscribeToRing(Alarms a) 
        {
            a.OnRingSound += getupWorker;               //4个问题之q2→事件的赋值
        }
        public void getupWorker()                       //2个方法之f2:事件的处理方法
        {
            Console.WriteLine($"打工人,起床!");
        }
    }
}

进一步概括

2个类:
        发布者、发送者 → c1
        订阅者、接收者 → c2
2个方法:
        触发事件的方法 → f1(发布者,c1中)
        事件的处理方法 → f2(订阅者,c2中)
1个变量:
        事件 → v(在c1中定义,在c2中赋值)
4个关键:
        事件的类型 → q1           → c1中
        事件的赋值 → q2           → c2中
        事件的触发 → f2的调用 → q3 → c1中
        触发的调用 → f1的调用 → q4 → c1、c2外
发布者的实例化
订阅者的实例化

订阅者订阅
4个问题之q4→触发的调用→f1的调用

2个类之c1:发布者
{
    4个问题之q1→事件的类型
    1个变量之事件v
    2个方法之f1:触发事件的方法
    {
        4个问题之q3→事件的触发→f2的调用
    }
}

2个类之c2:订阅者
{
    订阅的方法
    {
        4个问题之q2→事件的赋值
    }
    2个方法之f2:事件的处理方法
    {
    }
}

五、总结

        通过这个经典案例“闹钟响了,打工人就要起床了”,我们可以看到事件如何使得C#程序中的各个部分保持松耦合,发布者与订阅者之间并不直接依赖,而是通过事件机制进行通信。这种设计使得我们的代码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后续的系统性学习可以看【C#从入门到精通(第6版)】的《17.5 事件》或【叩响C#之门】的《16.4 事件处理机制》。

参考

清华大学出版社-图书详情-《C#从入门到精通(第6版)》

叩响C#之门 (豆瓣)

C# 事件(Event) | 菜鸟教程

C#事件--全网最全+全网最易理解-CSDN博客

ChatGPT | OpenAI


http://www.kler.cn/a/544102.html

相关文章:

  • 国密算法SM1、SM2、SM3和SM4 具体的使用和区别
  • FFmpeg Audio options
  • Python:凯撒密码
  • excel里的函数技巧(持续更新中)
  • SDKMAN! 的英文全称是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Manager(软件开发工具包管理器)
  • doris集群
  • 如何对比Android组件快速学习鸿蒙Next开发
  • 网络安全检测思路
  • 接入 SSL 认证配置:满足等保最佳实践
  • [MySQL]3-MySQL查询性能优化
  • 浏览器自动化与AI Agent结合项目browser-use初探
  • redis 缓存击穿问题与解决方案
  • 数据守护:备份文件的重要性及自动化备份实践指南
  • GPT-SWARM和AgentVerse的拓扑结构和交互机制
  • Java面试——Tomcat
  • w~大模型~合集30
  • pdf.js默认显示侧边栏和默认手形工具
  • 【c++】四种类型转换形式
  • OpenWRT中常说的LuCI是什么——LuCI介绍(一)
  • 团结引擎高性能ECS架构(下)
  • 城电科技|海岛为什么要用智能光伏太阳花
  • Python练习11-20
  • 【机器学习】数学知识:拉格朗日对偶(Lagrange Duality)
  • Java面试突击
  • pytorch环境已安装库汇总
  • 【蓝桥杯】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