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no C++ P55 宏
这篇文章我们讲一下C++当中的宏。其实接触过大型项目的朋友可能都被诡异的宏折磨过。
宏是在预处理当中,通过文本替换的方式来实现一些操作,这样可以不用反复的输入代码,帮助我们实现自动化。至于预处理的过程,其实就是文本编辑,这个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过。
替换的具体内容,可能是普通文本,也可以是参数变量等各种东西,可以说,就没有什么是不能够被宏替换掉的,我们可以拿来替换非常复杂的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希望拿宏来替换太多与C++特性有关的代码,这样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因为会降低代码的可读性,虽然这样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举个例子,我们用宏替换到我们常用的cin.get()语句: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
#define WAIT std::cin.get()
int main() {
std::cout << "Hello World!" << std::endl;
WAIT;
}
这样写当然是可以的,是能够编译通过的,但是这种写法是很傻的。因为cin.get()是非常常用的语句,但是使用一个WAIT来替换它,反而会降低代码的可读性,让其他人看得一头雾水。
当然,分号也可以是宏的一部分,如果想的话也可以把分号写在宏里面,那么就不用在代码里面再写分号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在宏当中定义函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
#define LOG(x) std::cout<< x << std::endl;
int main() {
LOG("Hello World!")
std::cin.get();
}
我们运行代码就会发现,我们正常的完成了打印,所以和实际写cout效果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用宏帮助我们?一个有趣的实例就是在我们的日志类当中,我们希望在debug状态下打印出我们需要的信息,但是在release版本当中不希望那么多东西都被打印到控制台上,那么如何能够区分debug还是release?在不同模式下函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我们就都可以用到宏来进行控制。
首先我们需要打开属性,然后找到预处理界面,然后分别为debug和release两个配置添加不同的宏,如图所示:
我们在debug和release模式下分别定义PR_DEBUG和PR_RELEASE两个宏,这样我们就有了区分debug和release两个模式的工具。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宏来控制我们是否需要打印:
#ifdef PR_DEBUG
#define LOG(x) //这里填写我们需要的函数定义
#else
#define LOG(x)
#endif
如上述代码所示,我们可以在debug模式下让LOG函数真的为我们输出一些东西,但是在release模式下,LOG就不代表任何代码了,也就是说切换到release时,LOG处都会变成空白,宏自动的为我们删除了在release时需要被删除的代码,这一点是非常nice的。
但是这样使用也是有一点问题的,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不想使用某个宏了,那我们还得去删除,就很麻烦,最好的情况是给宏赋一个值,然后我们不想使用宏的时候,可以直接修改这个宏的值,那么这个宏就被禁用了。首先我们在设置当中为我们的宏赋值:
如图所示,我们把PR_DEBUG赋值为1,然后我们在代码当中可以直接这样写:
#if PR_DEBUG == 1
来判断是不是在debug模式下。如果我们想要禁用这个宏,只需要
#define PR_DEBUG 0
就可以禁用这个宏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宏来禁用一整块代码,如下所示:
#if 0
LOG("Hello World!")
#endif
这样中间部分代码就都无效了。
如果我们想要代替多行代码,可以用反斜线 \ 来替代,反斜线就是分行的转义。
宏最常用的地方就是用来帮助我们debug,还可以自动查错,也可以帮助跟踪内存的使用情况。但是如果滥用宏,确实会导致代码可读性大幅降低,所以我们还是要慎重使用宏。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