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之主从复制
1.前言
主从复制
本文重点带⼤家理解流程和原理.
在分布式系统中为了解决单点问题,通常会把数据复制多个副本部署到其他服务器,满⾜故障恢
复和负载均衡等需求。Redis 也是如此,它为我们提供了复制的功能,实现了相同数据的多个 Redis 副 本。复制功能是⾼可⽤ Redis 的基础,哨兵和集群都是在复制的基础上构建的。本章内容如下:
•
介绍复制的使⽤⽅式:如何建⽴或断开复制、安全性、只读等。
•
说明复制可⽀持的拓扑结构,以及每个拓扑结构的适⽤场景。
•
分析复制的原理,包括:建⽴复制、全量复制、部分复制、⼼跳检测等
2.1 配置
建⽴复制
参与复制的 Redis 实例划分为主节点(master)和从节点(slave)。每个从结点只能有⼀个主节点, ⽽⼀个主节点可以同时具有多个从结点。复制的数据流是单向的,只能由主节点到从节点。配置复制 的⽅式有以下三种:
1.
在配置⽂件中加⼊ slaveof {masterHost} {masterPort} 随 Redis 启动⽣效。
2.
在 redis-server 启动命令时加⼊ --slaveof {masterHost} {masterPort} ⽣效。
3.
直接使⽤ redis 命令:slaveof {masterHost} {masterPort} ⽣效。
接下来,我们将 redis.conf 配置⽂件复制⼀份 redis-slave.conf,并且修改其 daemonize 为 yes。
2.2演示
接下来,默认启动的 redis 作为主 Redis,重新通过命令⾏启动两个个 Redis 实例作为从 Redis:


先拷贝原配置文件然后修改端口,并且daemonize改为yes使其能后台运行。
然后使用命令行启动两个redis服务。

注意: 修改配置主要是修改从机的配置. 主机配置不变.
然后构建主从结构

通过 redis-cli 可以连接主 Redis 实例,通过 redis-cli -p 6380 连接从 Redis。并且观察复制关系。


从运⾏结果中看到复制已经⼯作了,针对主节点 6379 的任何修改都可以同步到从节点 6380 中
可以通过 info replication 命令查看复制相关状态。
1)主节点 6379 复制状态信息

2)从节点 6381 复制状态信息

2.3断开复制
slaveof 命令不但可以建⽴复制,还可以在从节点执⾏ slaveof no one 来断开与主节点复制关系。
例如在 6380 节点上执⾏ slaveof no one 来断开复制。
断开复制主要流程:
1)断开与主节点复制关系。
2)从节点晋升为主节点。
从节点断开复制后并不会抛弃原有数据,只是⽆法再获取主节点上的数据变化。
通过 slaveof 命令还可以实现切主操作,将当前从节点的数据源切换到另⼀个主节点。执⾏
slaveof {newMasterIp} {newMasterPort} 命令即可。
切主操作主要流程:
1)断开与旧主节点复制关系。
2)与新主节点建⽴复制关系。
3)删除从节点当前所有数据。
4)从新主节点进⾏复制操作。
2.4特性
安全性
对于数据⽐较重要的节点,主节点会通过设置 requirepass 参数进⾏密码验证,这时所有的客⼾
端访问必须使⽤ auth 命令实⾏校验。从节点与主节点的复制连接是通过⼀个特殊标识的客⼾端来完 成,因此需要配置从节点的masterauth 参数与主节点密码保持⼀致,这样从节点才可以正确地连接到 主节点并发起复制流程。
只读
默认情况下,从节点使⽤ slave-read-only=yes 配置为只读模式。由于复制只能从主节点到从节
点,对于从节点的任何修改主节点都⽆法感知,修改从节点会造成主从数据不⼀致。所以建议线上不 要修改从节点的只读模式。
传输延迟
主从节点⼀般部署在不同机器上,复制时的⽹络延迟就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Redis 为我们提供
了 repl-disable-tcp-nodelay 参数⽤于控制是否关闭 TCP_NODELAY,默认为 no,即开启 tcp
nodelay 功能,说明如下:
•
当关闭时,主节点产⽣的命令数据⽆论⼤⼩都会及时地发送给从节点,这样主从之间延迟会变⼩, 但增加了⽹络带宽的消耗。适⽤于主从之间的⽹络环境良好的场景,如同机房部署。
•
当开启时,主节点会合并较⼩的 TCP 数据包从⽽节省带宽。默认发送时间间隔取决于 Linux 的内
核,⼀般默认为 40 毫秒。这种配置节省了带宽但增⼤主从之间的延迟。适⽤于主从⽹络环境复杂
的场景,如跨机房部署。
3.拓扑
Redis 的复制拓扑结构可以⽀持单层或多层复制关系,根据拓扑复杂性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主⼀
从、⼀主多从、树状主从结构。
3.1⼀主⼀从结构
⼀主⼀从结构是最简单的复制拓扑结构,⽤于主节点出现宕机时从节点提供故障转移⽀持,如图
所⽰。当应⽤写命令并发量较⾼且需要持久化时,可以只在从节点上开启 AOF,这样既可以保证数据 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持久化对主节点的性能⼲扰。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主节点关闭持久化功能时,如 果主节点宕机要避免⾃动重启操作。

3.2⼀主多从结构
⼀主多从结构(星形结构)使得应⽤端可以利⽤多个从节点实现读写分离,如图所⽰。对于
读⽐重较⼤的场景,可以把读命令负载均衡到不同的从节点上来分担压⼒。同时⼀些耗时的读命令可 以指定⼀台专⻔的从节点执⾏,避免破坏整体的稳定性。对于写并发量较⾼的场景,多个从节点会导 致主节点写命令的多次发送从⽽加重主节点的负载。

3.3树形主从结构
树形主从结构(分层结构)使得从节点不但可以复制主节点数据,同时可以作为其他从节点的主
节点继续向下层复制。通过引⼊复制中间层,可以有效降低住系欸按负载和需要传送给从节点的数据 量,如图 6-4 所⽰。数据写⼊节点 A 之后会同步给 B 和 C 节点,B 节点进⼀步把数据同步给 D 和 E 节 点。当主节点需要挂载等多个从节点时为了避免对主节点的性能⼲扰,可以采⽤这种拓扑结构。

4.原理
4.1复制过程
下⾯详细介绍建⽴复制的完整流程。复制过程⼤致分为 6 个过程:

1)保存主节点(master)的信息。
开始配置主从同步关系之后,从节点只保存主节点的地址信息,此时建⽴复制流程还没有开始,
在从节点 6380 执⾏ info replication 可以看到如下信息:
从统计信息可以看出,主节点的 ip 和 port 被保存下来,但是主节点的连接状态
(master_link_status)是下线状态。
2)从节点(slave)内部通过每秒运⾏的定时任务维护复制相关逻辑,当定时任务发现存在新的主节 点后,会尝试与主节点建⽴基于 TCP 的⽹络连接。如果从节点⽆法建⽴连接,定时任务会⽆限重试直 到连接成功或者⽤⼾停⽌主从复制。
3)发送 ping 命令。连接建⽴成功之后,从节点通过 ping 命令确认主节点在应⽤层上是⼯作良好的。 如果 ping 命令的结果 pong 回复超时,从节点会断开 TCP 连接,等待定时任务下次重新建⽴连接。
4)权限验证。如果主节点设置了 requirepass 参数,则需要密码验证,从节点通过配置 masterauth 参数来设置密码。如果验证失败,则从节点的复制将会停⽌。
5)同步数据集。对于⾸次建⽴复制的场景,主节点会把当前持有的所有数据全部发送给从节点,这步 操作基本是耗时最⻓的,所以⼜划分称两种情况:全量同步和部分同步,下⼀节重点介绍。
6)命令持续复制。当从节点复制了主节点的所有数据之后,针对之后的修改命令,主节点会持续的把 命令发送给从节点,从节点执⾏修改命令,保证主从数据的⼀致性。
4.2数据同步 psync
Redis 使⽤ psync 命令完成主从数据同步,同步过程分为:全量复制和部分复制。
•
全量复制:⼀般⽤于初次复制场景,Redis 早期⽀持的复制功能只有全量复制,它会把主节点全部 数据⼀次性发送给从节点,当数据量较⼤时,会对主从节点和⽹络造成很⼤的开销。
•
部分复制:⽤于处理在主从复制中因⽹络闪断等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场景,当从节点再次连上主节 点后,如果条件允许,主节点会补发数据给从节点。因为补发的数据远⼩于全量数据,可以有效避 免全量复制的过⾼开销。
PSYNC 的语法格式
PSYNC replicationid offset
如果 replicationid 设为 ? 并且 offset 设为 -1 此时就是在尝试进⾏全量复制.
如果 replicationid offset 设为了具体的数值, 则是尝试进⾏部分复制.
1.
replicationid/replid (复制id)
主节点的复制 id. 主节点重新启动, 或者从节点晋级成主节点, 都会⽣成⼀个 replicationid. (同⼀个节 点, 每次重启, ⽣成的 replicationid 也会变化). 从节点在和主节点建⽴连接之后, 就会获取到主节点的 replicationid
2.
offset (偏移量)
参与复制的主从节点都会维护⾃⾝复制偏移量。主节点(master)在处理完写⼊命令后,会把命令的 字节⻓度做累加记录,统计信息在 info replication 中的 master_repl_offset 指标中。
replid + offset 共同标识了⼀个 "数据集".
如果两个节点, 他们的 replid 和 offset 都相同, 则这两个节点上持有的数据, 就⼀定相同.
psync 运⾏流程

1)从节点发送 psync 命令给主节点,replid 和 offset 的默认值分别是 ? 和 -1.
2)主节点根据 psync 参数和⾃⾝数据情况决定响应结果:
•
如果回复 +FULLRESYNC replid offset,则从节点需要进⾏全量复制流程。
•
如果回复 +CONTINEU,从节点进⾏部分复制流程。
•
如果回复 -ERR,说明 Redis 主节点版本过低,不⽀持 psync 命令。从节点可以使⽤ sync 命令进⾏ 全量复制。
•
psync ⼀般不需要⼿动执⾏. Redis 会在主从复制模式下⾃动调⽤执⾏.
•
sync 会阻塞 redis server 处理其他请求. psync 则不会.
4.3全量复制
全量复制是 Redis 最早⽀持的复制⽅式,也是主从第⼀次建⽴复制时必须经历的阶段。
全量复制流程

1)从节点发送 psync 命令给主节点进⾏数据同步,由于是第⼀次进⾏复制,从节点没有主节点的运
⾏ ID 和复制偏移量,所以发送 psync ? -1。
2)主节点根据命令,解析出要进⾏全量复制,回复 +FULLRESYNC 响应。
3)从节点接收主节点的运⾏信息进⾏保存。
4)主节点执⾏ bgsave 进⾏ RDB ⽂件的持久化。
5)从节点发送 RDB ⽂件给从节点,从节点保存 RDB 数据到本地硬盘。
6)主节点将从⽣成 RDB 到接收完成期间执⾏的写命令,写⼊缓冲区中,等从节点保存完 RDB ⽂件 后,主节点再将缓冲区内的数据补发给从节点,补发的数据仍然按照 rdb 的⼆进制格式追加写⼊到收 到的 rdb ⽂件中. 保持主从⼀致性。
7)从节点清空⾃⾝原有旧数据。
8)从节点加载 RDB ⽂件得到与主节点⼀致的数据。
9)如果从节点加载 RDB 完成之后,并且开启了 AOF 持久化功能,它会进⾏ bgrewrite 操作,得到最
近的 AOF ⽂件。
通过分析全量复制的所有流程,我们会发现全量复制是⼀件⾼成本的操作:主节点 bgsave 的时间, RDB 在⽹络传输的时间,从节点清空旧数据的时间,从节点加载 RDB 的时间等。所以⼀般应该尽可能 避免对已经有⼤量数据集的 Redis 进⾏全量复制。
有磁盘复制 vs ⽆磁盘复制(diskless)
默认情况下, 进⾏全量复制需要主节点⽣成 RDB ⽂件到主节点的磁盘中, 再把磁盘上的 RDB
⽂件通过发送给从节点.
Redis 从 2.8.18 版本开始⽀持⽆磁盘复制. 主节点在执⾏ RDB ⽣成流程时, 不会⽣成 RDB ⽂
件到磁盘中了, ⽽是直接把⽣成的 RDB 数据通过⽹络发送给从节点. 这样就节省了⼀系列的写
硬盘和读硬盘的操作开销.
4.4部分复制
部分复制主要是 Redis 针对全量复制的过⾼开销做出的⼀种优化措施,使⽤ psync replicationId
offset 命令实现。当从节点正在复制主节点时,如果出现⽹络闪断或者命令丢失等异常情况时,从节点 会向主节点要求补发丢失的命令数据,如果主节点的复制积压缓冲区存在数据则直接发送给从节点, 这样就可以保持主从节点复制的⼀致性。补发的这部分数据⼀般远远⼩于全量数据,所以开销很⼩。
1)当主从节点之间出现⽹络中断时,如果超过 repl-timeout 时间,主节点会认为从节点故障并终端 复制连接。
2)主从连接中断期间主节点依然响应命令,但这些复制命令都因⽹络中断⽆法及时发送给从节点,所 以暂时将这些命令滞留在复制积压缓冲区中。
3)当主从节点⽹络恢复后,从节点再次连上主节点。
4)主节点将之前保存的 replicationId 和 复制偏移量作为 psync 的参数发送给主节点,请求进⾏部分 复制。
5)主节点接到 psync 请求后,进⾏必要的验证。随后根据 offset 去复制积压缓冲区查找合适的数据, 并响应 +CONTINUE 给从节点。
6)主节点将需要从节点同步的数据发送给从节点,最终完成⼀致性。
4.5复制积压缓冲区
复制积压缓冲区是保存在主节点上的⼀个固定⻓度的队列,默认⼤⼩为 1MB,当主节点有连接的从节 点(slave)时被创建,这时主节点(master)响应写命令时,不但会把命令发送给从节点,还会写⼊ 复制积压缓冲区
由于缓冲区本质上是先进先出的定⻓队列,所以能实现保存最近已复制数据的功能,⽤于部分复制和 复制命令丢失的数据补救。复制缓冲区相关统计信息可以通过主节点的 info replication 中:
根据统计指标,可算出复制积压缓冲区内的可⽤偏移量范围:[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 + repl_backlog_histlen]。
这个相当于⼀个基于数组实现的环形队列. 上述区间中的值就是 "数组下标" .
如果当前从节点需要的数据, 已经超出了主节点的积压缓冲区的范围, 则⽆法进⾏部分复制, 只
能全量复制了
4.6实时复制
主从节点在建⽴复制连接后,主节点会把⾃⼰收到的 修改操作 , 通过 tcp ⻓连接的⽅式, 源源不断的传 输给从节点. 从节点就会根据这些请求来同时修改⾃⾝的数据. 从⽽保持和主节点数据的⼀致性. 另外, 这样的⻓连接, 需要通过⼼跳包的⽅式来维护连接状态. (这⾥的⼼跳是指应⽤层⾃⼰实现的⼼跳, ⽽不是 TCP ⾃带的⼼跳).
1)主从节点彼此都有⼼跳检测机制,各⾃模拟成对⽅的客⼾端进⾏通信。
2)主节点默认每隔 10 秒对从节点发送 ping 命令,判断从节点的存活性和连接状态。
3)从节点默认每隔 1 秒向主节点发送 replconf ack {offset} 命令,给主节点上报⾃⾝当前的复制偏移 量。 如果主节点发现从节点通信延迟超过 repl-timeout 配置的值(默认 60 秒),则判定从节点下线,断 开复制客⼾端连接。从节点恢复连接后,⼼跳机制继续进⾏。
5.重点回顾
主从复制解决的问题:
单点问题.
1.
单个 redis 节点, 可⽤性不⾼.
2.
单个 redis 节点, 性能有限.
主从复制的特点:
1.
Redis 通过复制功能实现主节点的多个副本。
2.
主节点⽤来写, 从节点⽤来读. 这样做可以降低主节点的访问压⼒.
3.
复制⽀持多种拓扑结构,可以在适当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4.
复制分为全量复制, 部分复制和实时复制。
5.
主从节点之间通过⼼跳机制保证主从节点通信正常和数据⼀致性。
主从复制配置的过程:
1.
主节点配置不需要改动.
2.
从节点在配置⽂件中加⼊
slaveof
主节点
ip
主节点端⼝ 的形式即可.
主从复制的缺点:
1.
从机多了, 复制数据的延时⾮常明显.
2.
主机挂了, 从机不会升级成主机. 只能通过⼈⼯⼲预的⽅式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