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C】初阶数据结构5 -- 栈

  前面学习了两种最基本的数据结构 -- 顺序表和链表,接下来就可以基于这两种数据结构来实现其他数据结构了。其实,其他的数据结构的物理结构要么是数组,要么就是链表,所以学好顺序表和链表是学好其他数据结构的基础。接下里,我们就来看一个新的数据结构 -- 栈。


目录

1  栈的概念与特点

2  栈的结构 

1) 逻辑结构

2) 物理结构 

 3  栈的基本操作的实现

1) 初始化和销毁

2) 入栈与出栈、

(1) 入栈

(2) 出栈

3)  取栈顶元素、判空、获取有效元素个数

4  代码


重点一  栈的特点

1  栈的概念与特点

  栈: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数据。插入和删除数据的一端叫做栈顶,另一端叫做栈底。

  入栈(压栈):往栈中插入数据的操作叫做入栈。

  出栈:栈中删除数据的操作叫做出栈。

  特点:栈中的数据遵循LIFO原则(last in first out),也就是后进先出原则。

  栈的特点特别重要,一般使用栈都是因为其后进先出的特点,下面来做一个题来理解一下其后进先出的特点:

假设有一个栈,数据入栈的先后顺序为 a b c d e ,请在以下选项中选出错误的出栈顺序()

A. a b c d e                    B. c b d a e

C. d b c a e                    D. e d c b a

 该题的正确答案为 C,因为如果 d 先出栈的话,说明 a,b,c 均以入栈,如何要接着出栈的话,应是 c 先出栈,而不是 b 先出栈。

  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出栈顺序并不是等数据全部入栈之后才能出栈。比如 A 选项,就是入栈一个数据,然后出栈一个数据。


重点二  栈的结构

2  栈的结构 

1) 逻辑结构

  我们可以把栈想象成以下的一个结构:

2) 物理结构 

  栈的物理结构既可以选择用链式结构来实现,也可以选择用数组,也就是顺序表来实现。这里选择使用数组来实现,因为栈后进先出的特性,规定了其只能在尾部进行插入和删除数据,而对于顺序表来说,在尾部插入和删除数据又十分方便,所以这里选择使用顺序表来实现栈。

  既然是使用顺序表来实现栈,所以栈的结构和顺序表十分相似,只不过就是把 size 变为了 top,用来表示栈的顶部元素的位置:

//将int定义为栈里面的数据类型
typedef int STDataType;
//栈的结构
typedef struct Stack
{
  STDataType* arr;//栈中的存放数据的数组
  int capacity;//栈的容量大小
  int top;//栈顶
}ST;

重点三  实现栈

 3  栈的基本操作的实现

  对于一个栈来说,其主要操作只有入栈、出栈、取栈顶元素、初始化、销毁、判空、获取有效元素个数。

1) 初始化和销毁

    栈的初始化和销毁与顺序表可以说是一模一样,这里就不做多余讲解,可以去回顾一下顺序表(也可以看下面代码理解一下)。


2) 入栈与出栈、

(1) 入栈

  入栈的操作就相当于顺序表中的尾差,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可以看到,就是顺序表的尾插操作,只不过就是把 size 变成了 capacity 而已。

(2) 出栈

  出栈就是顺序表的尾删,所以只需要让 --top 就可以了。


3)  取栈顶元素、判空、获取有效元素个数

  这3个操作的实现都很简单。取栈顶元素就是返回 arr 数组中 top - 1 下标的数据,但要注意栈要非空,才能返回栈顶元素,所以要先对栈是否为空断言;判空就是判断 top 是否等于0;获取有效元素个数就是返回 top 。


4  代码

Stack.h文件: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assert.h>
#include<stdbool.h>

typedef int STDataType;
typedef struct Stack
{
  STDataType* arr;
  int capacity;
  int top;
}ST;

//初始化
void STInit(ST* ps);
//销毁
void STDestroy(ST* ps);
//入栈
void STPush(ST* ps, STDataType x);
//出栈
void STPop(ST* ps);
//取栈顶元素
STDataType STTop(ST* ps);
//获取栈中有效元素个数
int STSize(ST* ps);
//栈是否为空
bool STEmpty(ST* ps);

Stack.c文件:

#include"Stack.h"

//初始化
void STInit(ST* ps)
{
  assert(ps);
  ps->arr = NULL;
  ps->capacity = ps->top = 0;
}

//销毁
void STDestroy(ST* ps)
{
  assert(ps);
  free(ps->arr);
  ps->arr = NULL;
  ps->capacity = ps->top = 0;
}

//入栈
void STPush(ST* ps, STDataType x)
{
  //相当于顺序表的尾插
  assert(ps);
  //如果数组满了。需要增容
  if (ps->capacity == ps->top)
  {
    int newCapacity = ps->capacity == 0 ? 4 : 2 * ps->capacity;
    STDataType* tmp = (STDataType*)realloc(ps->arr, sizeof(STDataType) * newCapacity);
    if (tmp == NULL)
    {
      perror("realloc fail!\n");
      exit(1);
    }
    ps->arr = tmp;
    ps->capacity = newCapacity;
  }
  //不要忘记让top++
  ps->arr[ps->top++] = x;
}
//栈是否为空
bool STEmpty(ST* ps)
{
  assert(ps);
  //判断top是否为0就可以了
  return ps->top == 0;
}
//出栈
void STPop(ST* ps)
{
  //相当于顺序表的尾删
  assert(!STEmpty(ps));
  --ps->top;
}

//取栈顶元素
STDataType STTop(ST* ps)
{
  assert(ps);
  //栈不能为空
  assert(!STEmpty(ps));
  //只取栈顶元素,不删除数据
  int pos = ps->top - 1;
  return ps->arr[pos];
}

//获取栈中有效元素个数
int STSize(ST* ps)
{
  assert(ps);
  return ps->top;
}

test.c文件:

#include"Stack.h"
void Test4()
{
    ST st;
    STInit(&st);
    //测试入栈
    STPush(&st, 1);
    STPush(&st, 2);
    STPush(&st, 3);
    STPush(&st, 4);
    for (int i = 0; i < st.top; i++)
    {
        printf("%d ", st.arr[i]);
    }
    printf("\n");
    //测试出栈与取栈顶元素
    STPop(&st);
    STPop(&st);
    STPop(&st);
    STPop(&st);
    //STPop(&st);
    /*int ret = STTop(&st);
    printf("%d ", ret);
    printf("\n");
    for (int i = 0; i < st.top; i++)
    {
        printf("%d ", st.arr[i]);
    }
    printf("\n");*/
    bool ret1 = STEmpty(&st);
    if (ret1)
    {
        printf("栈为空!\n");
    }
    else
    {
        printf("栈不为空!\n");
    }
    int ret = STSize(&st);
    printf("%d ", ret);

    STDestroy(&st);
}
int main()
{
    Test4();
    return 0;
}

   可以看到实现栈,其实就是实现顺序表的部分接口,学好顺序表和链表是实现其他数据结构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把基础学扎实,才能越学越好。


http://www.kler.cn/a/551361.html

相关文章:

  • 单细胞学习(14)—— Seurat → Scanpy 多个样本的分析流程
  • el-table的hasChildren不生效?子级没数据还显示箭头号?树形数据无法展开和收缩
  • SQL 注入攻击详解[基础篇]:Web 应用程序安全漏洞与防御策略
  • 【系列专栏】银行IT的云原生架构-存储架构-数据安全 11
  • 【怎么使用Redis实现一个延时队列?】
  • 最新Apache Hudi 1.0.1源码编译详细教程以及常见问题处理
  • RAC 主动关闭数据库及直接关闭集群之间的关闭区别
  • Ubuntu22.04配置cuda/cudnn/pytorch
  • 鸡兔同笼问题
  • 【nvidia】NCCL禁用P2P后果权衡
  • 软件测试技术之跨平台的移动端UI自动化测试(上)
  • 毕业设计—基于Spring Boot的社区居民健康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ubuntu 22.04 安装vsftpd服务
  • HarmonyOS组件之Tabs
  • Kafka偏移量管理全攻略: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操作实战
  • uniapp PDF 预览和下载
  • 一.AI大模型开发-初识机器学习
  • vm vitualbox和主机ssh连接,使用net 和仅主机网卡连接
  • HarmonyOS开发 - 记事本实例二(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存储)
  • Kubernetes实战教程:基于Vue前端与Java后端的应用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