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JupyterNotebook高级使用:常用魔法命令

%%writefile test.py
def Test(name):
    print("Test",name,"success")

运行结果:就是在我们的文件目录下面创建了这个test.py文件,主要是认识一下这个里面的%%writefile表示创建新的文件,这个文件里面的内容就是上面我们定义的函数;

下面的这个是%pycat表示打印输出我们的这个test.py文件里面的内容,和linux下面的这个读取文件的操作很相似;

%pycat test.py

下面的这个run开头表示的就是运行这个程序文件,Test里面的参数就是传递的实参,会调用文件里面的自定义函数,这个运行的结果就是打印输出函数内容:

%run test.py
Test("Jupyter")

输出结果:

下面的这个是另外一种实现的方式:import test表示导入模块,这个模块实际上就是我们上面创建的文件,test.Test表示调用这个test模块里面的这个Test自定义函数;

import test
test.Test("jupyter")

下面的这个同样是另外一个等价效果:导入test里面的Test函数,调用这个函数,传递参数,打印结果和上面的两个都是一样的;

from test import Test
Test("jupyter")

timeit这个方法是计算我们的程序运行耗时多少:计算x平方,从1到1000,

%timeit data = [x*x for x in range(1000)]

打印结果的意思就是平均值±标准差,运行7次的偏差,并且每个循环1000次,可以见得,这个是系统自动控制的;

上面的是一个百分号,下面的是两个百分号,一个表示的计算单行代码的好耗时,而下面的两个百分号表示这个程序的耗时,通常是一段代码,即多行代码,这个是和上面的一个区别;

%%timeit
import time
time.sleep(0.5)

下面的这个是打印的结果,含义和上面的是一样的:

下面的两个和上面的相比,就是把这个timeit换成了time,区别就是速度变快了,因为我们可以看见上面的这个是执行了很多次循环的,但是下面的这个就没有,所以时间很短;

%time data = [x*x for x in range(1000)]
%%time
import time
time.sleep(0.5)

下面的这个指令运行之后,会显示上面的所有变量,类似于这个matlab里面的工作区,效果如下:

%whos

效果:显示上面用到的所有的变量;

对于类似%whos这样的命令有很多,我们可以使用lsmagic进行查看,

可以使用%magic查看他们的详细用法:


http://www.kler.cn/a/553294.html

相关文章:

  • MyBatis-Plus之通用枚举
  • 懒人精灵本地离线卡密验证系统教程(不联网、安全稳定、省钱、永久免费、无任何限制)
  • 15.1 Process(进程)类
  • 智信BI:解决Power BI全面兼容问题的新选择
  • 强化学习能让小模型多恐怖?
  • 【Go语言快速上手】第二部分:Go语言进阶之测试与性能优化
  • 大语言模型中one-hot编码和embedding之间的区别?
  • docker 安装 Rabbitmq 详解
  • linux使用
  • 【C语言】fwrite函数用法介绍
  • Kafka消息服务之Java工具类
  • 【组态PLC】基于博图V16和组态王六层双部电梯组态设计【含PLC组态源码 M008期】
  • 全新的Android UI框架Jetpack Compose
  • 深度学习在遥感影像分析中的应用:地物分类、目标识别、图像分割
  • Bigemap Pro如何设置经纬网出图网格设置
  • 玩机日记 10 群晖开启文件服务挂载到手机/电脑,测试传输性能
  • 用 Biome 替代 ESLint 和 Prettier
  • SpringBean生命周期的执行流程
  • Oracle 迁移到 PostgreSQL
  • Cloud之快照存储(Cloud Snapshot Sto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