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像憧憬未曾见过的爱恋,美则美矣
《雪国》像憧憬未曾见过的爱恋,美则美矣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作家。生于大阪。新感觉派。1968年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雪国》《伊豆的舞女》《千羽鹤》《古都》《睡美人》《山音》等。
戴焕、孙容成 译
文章目录
- 《雪国》像憧憬未曾见过的爱恋,美则美矣
- 雪国
- 伊豆的舞女
- 渔火
- 母亲的初恋
- 水月
- 千羽鹤
- 感悟❄️
川端康成欣赏极为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雪国
-
穿过长长的县界隧道,就是雪国。夜的底色变成银白。火车在信号所停下了。
-
黄昏的景色在镜中流淌,和镜上之像交映在一起,好似电影里的叠化镜头。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并无关联,人像透明而虚幻,风景则是朦胧流动的雾霭,两者幻化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特别是野山的灯火映照在姑娘脸上时,那无法言喻的美,使岛村怦然心动。
远山之上,天空仍残留着淡淡的余晖。玻璃窗外的风景不断远去,轮廓还在,却都失去了颜色。绵延不断的山野越发显得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吸引岛村的地方,他心中却隐隐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波澜。这当然是因为姑娘的脸印在了窗子上。不断流动于她周身的暮景,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她的面容也是透明的。真的透明吗?面容后的暮景,仿佛也正从她的脸上掠过,扑朔迷离,使人分不清虚实。
车厢里不太明亮,窗玻璃并不像真正的镜子那样清晰,没有反光。岛村看的入神,渐渐忘记了镜子,只觉得姑娘在流淌的夜色中漂浮。
这时,姑娘的脸上燃起了灯火。映在镜中的面容不够清晰,不足以暗淡窗外的灯火。而灯火也无法模糊镜中的面容,只是在她脸上摇曳。这是遥远的寒光,不够照亮她的脸。就在灯火和眸子重叠,瞳仁周围被微微点亮的这一瞬,她的眼睛变成暮霭浪尖上飘荡的夜火虫,妖冶而美丽。
-
不曾亲眼看到的舞蹈,好比天方夜谭,是镜花水月,是天国之诗。美其名曰研究,不过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他品评的不是舞蹈家们肢体演绎出的灵动舞姿,而是他通过西文和图片想象出的幻影,就像憧憬不曾见过的爱情一样。
-
蝴蝶翩飞着,越飞越高,高过了县界的山峰。黄色越来越淡,慢慢变成白色,最终化入了远空。
-
眼前是凛冽的夜色,仿佛能听见冰封雪冻的声音在大地深处回荡。抬头望去,没有月色,只有满天繁星,那么多,那么鲜明,仿佛正以虚无缥缈的速度落下来。群星越来越近,天空越来越远,夜色越来越浓。县界的群山都已失去了轮廓,化作一团团浓郁的黑,低垂在星野的边际。一切都沉入了清冷、静谧的和谐。
-
澄澈的声音,美得让人心碎,空灵得似乎可以听见回声。
-
群山远近高低,各不相同,暮色也在纵横的沟壑间绘出不同的阴影。阴影越来越浓重。当只有山巅还残留着淡淡的余晖时,白雪皑皑的顶峰上空,火烧云弥漫开来。
-
月亮出来了,澄明得好似蓝冰中的一把刀。
-
火车沿着河流驶入开阔的原野。山巅柔美的曲线好似被雕琢过一般,远远地绵延开去,月色笼罩着山头。这是原野尽头唯一的风景。淡淡的晚霞将远山渲染成靛青,月光也是淡淡的,全无冬夜的清冷。天空中没有一只飞鸟。平原一望无际地舒展开来,临近河岸处,矗立着像是水电站的白色建筑。在萧瑟的冬日,这是窗外暮色中仅存的景物。
-
尽管驹子爱他,但存在于他自身的虚无,使他认为这爱是一种美的徒劳。也正因为这虚无,他越发觉得,驹子那鲜活的生气如同赤裸的肌肤,贴近了他。他即可怜驹子,也可怜自己。他觉得叶子眼中有一种光芒,不动声色地看透了一切。他也因此被这个女子吸引了。
-
啊,银河!岛村也仰头叹了一声,霎时觉得身体一轻,仿佛要向银河飘去。那光亮看上去那么近,近得似乎可以把岛村捞起。芭蕉周游各地,在荒海上所见的银河,想必就是这般广袤夺目吧。银河飞流直下,要将夜色茫茫的大地赤裸拥入怀中。真是美得惊心动魄。岛村觉得自己渺小的影子,也从地上印在了银河中。银河繁星点点,却那么清澈,每一颗星辰都清晰可见。一片片光亮的云霭,也好似闪烁的银箔,格外分明。岛村的视线被吸入无底的银河深处。
-
岛村觉得,自己好似站在世界的尽头,银河仿若一束巨大的极光,从身上流淌而去。彻骨的冷寂,又伴随着难言的魅惑与悸动。
-
不知为何,岛村没有感到死亡,只是觉得在叶子体内,生命在改变形状,而那一刻就是分界。
-
岛村猛然想起,几年前他来看望驹子时,在火车上初遇叶子。那时,她的面容映在车窗上,也曾摇曳着野山的灯火。他心中又感到一阵战栗,仿佛那火光中映着的是自己与驹子相随的岁月。他再一次感到一种无法言状的悲恸(tong)。
-
就在那一刻,银河仿佛哗啦一声,朝他心房倾泻下来。
伊豆的舞女
- 秋日的天空一碧如洗,海天相连处云雾朦胧,宛如春日。
- 措辞是如此简单直率,没有任何修饰,带着一种纯真的余韵。这般稚嫩的声音,完全是感情的自然流露(lu)。
渔火
- 我美其名曰婚姻,难道不是杀死一个女人,去成就自己的幻想吗?你们怎么办呢——听起来就像是粉身碎骨前的哀叹。其实我所愿的,不过是让纯真、要强、闪闪发光的美智子摆脱一切阴郁和沉重,轻盈自在地飞上蓝天;至于这是恋情还是婚姻,又有什么关系呢?
母亲的初恋
- 雪子直直凝视着前方的车窗,缓缓说道:“那时,我觉得您夫人好幸福啊。”
- 只有一道爱的闪电,那是民子传给雪子的爱的闪电,一直在佐山心中闪耀。
水月
- 一天傍晚,天色尚明,在小鸟清脆的啼鸣中,天空突然放晴,强烈的阳光照射进菜园里,绿油油的蔬菜闪着光。远方天际桃色的云彩也让京子陶醉。
- 她站在那里,环顾群山,心里有种奇异的感觉升起。蓝天下,翠绿的山峦轮廓鲜明,分外醒目,京子感受到了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眼底涌出温热的湿意。她一边擦着眼角,一边向从前的家走去。那天映在桃色晚霞中的树林里,今天也有煤山雀在啼叫。
千羽鹤
-
血红的夕阳,掠着树梢缓缓移动。
满天晚霞,把森林衬得漆黑一片。
缓缓掠过树梢的夕阳,刺痛了菊治疲倦的双眼。他闭上了眼睛。
那时,他突然觉得,稻村小姐手袋上洁白的千羽鹤,正在留于眼底的落霞中飞舞。
-
文子坐的那块庭石,底部也被浇湿了。绿叶繁密的夹竹桃,开满红花时浓艳热烈,一派暑天印象。眼前这株则缀满白花,让人感到清爽怡人。簇簇银花在风中摇曳,温柔地俯拥着文子。树下的她穿着白色棉衫,领口和衣兜上滚着深蓝色的细边。
感悟❄️
❄️
《雪国》这一小说讲述了岛村在一次旅游中寻花问柳邂逅了驹子,并多次看望驹子的故事。在每次的看望中,驹子的生活境况都发生了变化。岛村是一个坐吃家产的舞评人,原来研究的是日本舞,后来对西洋舞产生了兴趣,他只是在各种报纸、书籍上研究西洋舞,却从未亲眼看到过,就是这处于幻想和憧憬中的西洋舞,才让他觉得美不胜收,永远具有魅力。驹子对岛村来说是第一个得到的西洋舞,但是在得到的一瞬后就不是了。岛村在第二次去看望驹子的火车上,从车窗的映像中看到了叶子,叶子的面容和灯火交织在一起,还有远方重叠的山峦,这让岛村很是惊喜,他完全沉浸在这一幕中了,这样的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想必他已找到了新的西洋舞。驹子为了给行男治病而去做艺伎,岛村得知了这件事后,他并不感到意外,内心却缺失了什么,潜意识里他已从精神层面批判了她。在驹子送岛村去车站的路途中,叶子跑过来说行男快不行了要见驹子,驹子却装作要陪她的客人,行男的死活才不管她的事呢,表面上这样的坚强和倔强,内心却早已悲痛欲绝。遗憾的是驹子没有见上行男一面,叶子也是因此才恨驹子的吧,而驹子不去给行男上坟,也许是心怀愧疚,也许是怕睹物思情,不想再回想过去的心酸。结局是岛村在第三次看望驹子的时候,叶子在晚上的大火中去世。对岛村来说,叶子就像未曾见过的爱恋,本就是幻想,终究会破灭的。
❄️
全文贯穿的一个词是“徒劳”,驹子在笔记上只记下看过的小说名字和其中的人名,岛村认为“真是徒劳啊”;岛村研究不曾见过的西洋舞,通过零碎的信息纸面上的文字来幻想,真是徒劳啊;驹子为了给行男治病而选择去当艺伎,行男最后还是离世了,真是徒劳啊;岛村每年过来看望驹子,眼看驹子的生活越来越艰辛,却并不能对驹子做什么,真是徒劳啊;驹子明知岛村有家室,还保持着这样的关系,渴望岛村带她脱离这样的生活,真是徒劳啊。驹子和叶子就像张爱玲小说中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一样,原文中是这样讲的”一个男人的一辈子都有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了,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所以,未曾看见的才是最美好的,就像镜花水月,将人的满足停留在幻想。
❄️
川端康成的文笔纤细柔美,读他的文字,我能感受到一种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虚无,融洽的景物描写,能够让你身临其境,感受自然的美妙。这种文字描写简单淳朴,却隐约透露出淡淡的哀伤,正如烂漫樱花飘零,触景生情,睹物伤怀。通过这本书我才了解到日本的”物哀“思想,物哀,是由外在事物的触发引起的种种感情的自然流露,这在宋词中尤其可见,物哀具有重要的文学内涵和深远的美学意境。日本的物哀文化很浓厚,电影《雪国》中的演歌《雪国:驹子的爱》,那种哀伤一直萦绕在我耳边,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
说到这,这本书我是先看的里面的《雪国》,因为文中的描写类似意识流,作者是以穿差回忆的方式讲述的,有时并不明白究竟是过去还是现在的时间点,如果不仔细留意几页前的上下文是很难发现时间节点的。我看完有些模糊,随即看到了去年有翻拍的电影,就去看了下,这部电影的取景很美很朴素,确实值得一看。看完后我明白了书中的一些细节,然后又把《雪国》读了一遍,真是越看越喜欢这描写,其中的一些伏笔也恍然大悟。有一说一,《雪国》是我读过最好的故事和最美的文字!看完了《千羽鹤》,有时间再补一补续集《波千鸟》。
最后来一张电影《雪国》中的驹子,是不是那样的虚无缥缈,带有淡淡的哀伤,确是未曾见过的爱恋!
在人生中发现美,但不要进一步追究美背后的虚无。——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