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笔记三:微机
写这一篇只想说一句卧槽了,第一次那么清晰的感受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以电子管为起点发展至今真的太宏大了。
上回在学数电的时候留了一个概念,有限状态机的局限性,解决方法是有限电路无限空间。引入了存储器的概念,带来了图灵机。至此人们不再需要为了一个特定的问题专门去设计电路,有了微机,PLD,PLC等等。微机相比与PLD的硬件链接可编程,他属于固定架构,通过软件拓展功能。编程翻译成机器码
1.早期计算机构成:
灵魂当然是算术A,逻辑L运算,故模块化出一个单元ALU,通过控制器读取机器码操作,数据可从io或者存储器获得,也可反输出回去,最核心就是这些 其他都是外设,天然的信息分为数据,控制,地址
2.后来ALU和控制器集成变为CPU
3.传输信息的通道称为总线,有三大总线,DB,AB,CB
4.复用引脚的出现是很有意义的,为了缩小体积,基本所有CPU都有复用,而复用引脚产生了一种电路使得CPU出来的线可以分为三大总线 称为,系统总线形成电路
数据双向,地址单向,控制双向,CPU出来的线叫微处理器级总线。转换后才是系统总线
5.指令多种语言的由来都是为了方便编写
6.接口电路到处都存在,io设备不能直接使用总线,如显卡,声卡
7.有地址就有译码电路,以上1-7点组成了微机,不能工作,微机系统需要操作系统和外设,可以工作。
8.寻址方式越多使用越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