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概述小结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概述
1.1 因特网概述
- 名词解释: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1.2 三种交换方式
- 电路交换:
- 优点:通信时延小、有序传输、没有冲突、适用范围广、实时性强、控制简单;
- 缺点:建立连接时间长、线路独占使用效率低、灵活性较差、难以规格化;
- 报文交换:
- 优点:无需建立连接、动态分配线路、提高线路可靠性、提高线路利用率、提供多目标服务;
- 缺点:引起了转发时延、需要较大的存储缓存空间、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
- 分组交换
- 优点:无需建立连接、线路利用率高、简化了存储管理、加速传输、减少出错概率和重发数据量;
- 缺点:引发了转发时延、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对于数据报服务,存在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的问题;对于虚电路服务,存在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虚电路释放三个过程。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按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
- 按使用者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 按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络、无线网络;
- 按覆盖范围分类: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域网PAN;
-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型网络、网状型网络。
1.4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常用的性能指标有以下8个:
- 速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比特的速率,也称为比特率或数据率;其中比特是计算机中的数据量的单位;
- 带宽: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在模拟信号系统中);单位Hz(kHz, MHz, GHz);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在计算机网络中);
- 吞吐量: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 时延
-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若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则在所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就已经发送了时延带宽积个比特;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
往返时间
-
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用来表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
- 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
- 注意:根据排队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
-
丢包率:丢包率即分组丢失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传输过程中丢失的分组数量与总分组数量的比率;
- 分组丢失主要有两种情况:
- 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被结点丢弃;
- 分组到达一台队列已满的分组交换机时被丢弃;在通信量较大时就可能造成网络拥塞。
1.5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专业术语:
- 实体、协议、服务
-
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 语法:定义所交换信息的格式:
- 语义:定义收发双方所要完成的操作
- 同步:定义收发双方的时序关系
- 语义:定义收发双方所要完成的操作
- 同步:定义收发双方的时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