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 PRACH格式
目录
- 一、前言
- 二、PRACH长序列格式
- 三、PRACH短序列格式
- 四、PRACH子和PUSCH子载波间隔关系
一、前言
PRACH在时域上由CP(长度是
T
C
P
T_{CP}
TCP)、1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导(单个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是
T
S
E
Q
T_{SEQ}
TSEQ和保护时间(长度是
T
G
T
T_{GT}
TGT)3个部分组成。CP的长度与时延扩展有关,长的CP允许更大的时延扩展,因此可以支持更大的小区半径。单个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
T
S
E
Q
T_{SEQ}
TSEQ与随机接入前导子载波间隔
△
f
R
A
△f^{RA}
△fRA的关系为
△
f
R
A
△f^{RA}
△fRA*
T
S
E
Q
=
1
T_{SEQ}=1
TSEQ=1,总的序列长度影响基站对随机接入前导的接收质量,更长的序列长度意味着基站能够接收更多的能量,从而获得更好的解调性能。保护时间内不发送任何信号,保护时间确定了小区的最大覆盖半径,即小区的最大覆盖半径 =
c
∗
T
G
T
/
2
c*T_{GT}/2
c∗TGT/2,其中,
c
=
3
∗
1
0
8
m
/
s
c=3*10^8m/s
c=3∗108m/s。
NR支持长序列(
L
R
A
=
839
L_{RA}=839
LRA=839)和短序列(
L
R
A
=
139
L_{RA}=139
LRA=139)两种长度的PRACH前导格式。
二、PRACH长序列格式
参考38.211,
L
R
A
=
839
L_{RA}=839
LRA=839的PRACH前导格式的子载波间隔
△
f
R
A
△f^{RA}
△fRA与上行信道的子载波间隔无关,仅应用于FR1场景。根据CP、随机接入前导、保护时间以及
△
f
R
A
△f^{RA}
△fRA的不同,下图所示的是
L
R
A
=
839
L_{RA}=839
LRA=839的PRACH前导格式,共有4种,分别是格式0~3。
需要注意的是:图中的
k
k
k为5G为了适配原LTE 30.72MHz采样率的匹配因子,
k
k
k前的数字为采样点数,如
k
=
1
k=1
k=1则对应采样率为30.72MHz,
k
=
n
k=n
k=n则对应采样率为n*30.72MHz,其中 n为1~64的整数。
L
R
A
=
839
L_{RA}=839
LRA=839的PRACH各格式时域分布如下图所示。
其中:
(1)格式0:总长度是1ms,CP、随机接入前导、保护时间的长度分别是0.103ms、0.8ms、0.097ms,子载波间隔
△
f
R
A
△f^{RA}
△fRA=1.25kHz,小区的最大覆盖半径是14.53km,PRACH 前导格式0与LTE前导格式0在时域上完全一致。格式0适合于普通半径的小区覆盖。例如,市区、农村和郊区等环境。
(2)格式1:总长度是3ms,CP、随机接入前导、保护时间的长度分别是0.684ms、2X0.8=1.6ms、0.716ms,子载波间隔 △ f R A △f^{RA} △fRA=1.25kHz,小区的最大覆盖半径是107.34km。格式1的随机接入前导重复2次,在较低的SINR下有较好的接收质量,且CP和保护时间最大,因此适合于大的小区半径。例如,海面、沙漠等环境。
(3)格式2:总长度是3.5ms,CP、随机接入前导、保护时间的长度分别是0.153ms、4X0.8=3.2ms、0.147ms,子载波间隔 △ f R A △f^{RA} △fRA=1.25kHz,小区的最大覆盖半径是22.11km。格式2的随机接入前导重复4次,在低的SINR下也有相对较好的接收质量,因此适合于时延扩展小、信号传播损耗大等覆盖增强的场景。例如,深度覆盖等。
(4)格式3:总长度是1ms,CP、随机接入前导、保护时间的长度分别是0.103ms、4X0.2=0.8ms、0.097ms,子载波间隔
△
f
R
A
△f^{RA}
△fRA=5kHz,小区的最大覆盖半径是14.53km。格式3的子载波间隔较大,对多普勒频移和相位噪声不敏感,因此适合于高速场景。
三、PRACH短序列格式
L
R
A
=
139
L_{RA}=139
LRA=139的PRACH前导格式的子载波间隔A/R与数据信道的子载波间隔相同,可以应用于FR1和FR2场景。当应用于FR1场景时,
△
f
R
A
△f^{RA}
△fRA=15kHz或AfR=30kHz;当应用于 FR2时,
△
f
R
A
△f^{RA}
△fRA=60kHz或AfRA =120KHz。根据CP、随机接入前导、保护时间的不同,
L
R
A
=
139
L_{RA}=139
LRA=139的 PRACH前导格式分为A、B、C三组,共计9种前导格式。下图所示的是
L
R
A
=
139
L_{RA}=139
LRA=139的PRACH前导格式(
△
f
R
A
△f^{RA}
△fRA=15kHz)。需要注意的是,随着
△
f
R
A
△f^{RA}
△fRA的增加,CP、随机接入前导、保护时间相应的变短,但是每种前导格式占用的OFDM符号数不变。
L
R
A
=
139
L_{RA}=139
LRA=139的PRACH前导格式采用每个PRACH都与上行数据信道的OFDM符号边界对齐的设计,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允许PRACH和数据信道使用相同的接收机,从而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度。
其中:
(1)PRACH 前导格式 A1、A2、A3 的持续时间分别是2个、4个、6个OFDM 符号,无保护时间,适用于 Ta 已知或覆盖距离非常近的小区,例如,室内分布。由于前导格式 A1、A2、A3 没有自带保护时间,因此需要占用后面的 OFDM 符号作为保护时间,不能充分利用 PRACH 时隙。
(2)PRACH前导格式B1、B2、B3、B4的持续时间分别是2个、4个、6个、12个OFDM符号,其保护时间中等,适用于覆盖距离适中的小区。
(3)PRACH前导格式C0、C2的持续时间分别是2个、6个OFDM符号,与前导格式A、B相比,前导格式C0、C2的保护时间较长,因此适合覆盖距离较远的小区。格式C2相比格式 C0支持的覆盖距离更大,以便满足固定无线接入(Fixed Wireless Access,FWA)场景。在这类场景下,主要使用SCS-120kHz的固定无线接入产品来满足最后1km的覆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