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隐藏技术
目录
1、数字版权技术有哪些实现方法
2、简述信息隐藏技术的原理,以及该技术的适用场景
信息隐藏技术的原理
1、数字版权技术有哪些实现方法
1)认证技术
对所有相关设备和存储媒介等分配公钥证书,用于在通信或工作前进行身份认证。
2)密码技术
通过对称/非对称密码、分组密码等各种密码算法来保护数字内容的安全以及实现必要的认证。版权保护技术首先将作品可以合法使用的条款和场所进行编码,嵌入到文件中,只有当条件满足,作品才可以被允许使用。通常,被嵌入的信息包括版权管理信息(RMI),如作者、标题、版权和密钥链接。密钥用来对作品进行解密。用户需要授权证书才能访问密钥,授权证书决定了用户的权限。
3)数字水印技术
数字水印是把作者、发行商信息和使用条款嵌入到数据中,只有当数据被严重破坏时,它才有可能被抹去。即使数据质量降低,只要水印有效,它就可以被识别出来。它能用来给某个作品打上使用者独有的印记,防止其他使用者非法传播和复制。
4)防纂改硬件模块和智能卡技术
这项技术是通过相关的硬件技术使得所有水印、密码等运算只能在安全模块中进行,为其他安全技术提供硬件的支持。
2、简述信息隐藏技术的原理,以及该技术的适用场景
信息隐藏技术的原理
信息隐藏是指将某一信号(一般称之为签字信号)嵌入另一信号(一般称之为主信号,或称之为掩护媒体)的过程,掩护媒体经嵌入信息后变成一个伪装媒体。
需要满足:
1)签字信号的不可感知性。签字信号嵌入后,主信号的感知特性没有明显的改变,签字信号被主信号"隐藏"了起来。
2)签字信号的鲁棒性。签字信号对主信号的各种失真变换,如失真信号压缩、仿射变换、加噪、A/D或D/A转换等,以及各种恶意性攻击,都应体现出一定的鲁棒性。除非主信号的感知特性被明显的破坏,签字信号将很难被去除。
3)一般来讲,签字信号的嵌入不增加主信号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也就是说,签字信号嵌入后,"表面"上很难觉察到信息的改变。
信息隐藏技术的方法
- 隐写术-伪装式保密通信
- 数字水印-数字产品版权保护
1)隐写术-伪装式保密通信:利用人类感知系统以及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冗余;载体可以是任何一种多媒体数据,如音频、视频、图像、甚至文本、数据等;被隐藏的信息也可以是任何形式(全部作为比特流);主要用于军队和安全部门。
2)用于版权保护的数字水印:将版权所有者的信息,嵌入在要保护的数字多媒体作品中,从而防止其他团体对该作品宣称拥有版权;用于盗版跟踪的数字指纹:同一个作品被不同用户买去,售出时不仅嵌入了版权所有者信息,而且还嵌入了购买者信息,如果市场上发现盗版,可以识别盗版者;用于拷贝保护的数字水印:水印与作品的使用工具相结合(如软硬件播放器等),使得盗版的作品无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