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Java 代理(一) 静态代理

学习代理的设计模式的时候,经常碰到的一个经典场景就是想统计某个方法的执行时间。

1 静态代理模式的产生

需求1. 统计方法执行时间

统计方法执行时间,在很多API/性能监控中都有这个需求。

下面以简单的计算器为例子,计算加法耗时。代码如下:


public Long add(Integer a, Integer b) {
        long result = 0;
        for(int i=0; i<100000000; i++) {
            result += i + a + b;
        }
        return result;
}

方法很简单,就是计算两数之和。这里为了方便统计耗时,所以循环了很多次。

统计耗时,那么实现起来也很简单:

public Long add(Integer a, Integer b)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result = 0;
        for(int i=0; i<100000000; i++) {
            result += i + a + b;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cost time: " + (end - start) + "ms");
        return result;
    }

统计代码和业务代码,杂糅在一起,是否是感觉有点混乱,有没有一种方法:在不影响原有业务逻辑情况下实现统计耗时的功能?

需求2.不影响原有业务逻辑,实现方法的耗时统计

很快我们想到一种方法,那就是定义一个父类,专门做耗时统计,业务代码通过抽象方法定义,子类扩展具体的业务方法即可。

代码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Time {
    public Long tickTock(Integer a, Integer b)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result = calculate(a,b);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cost time: " + (end - start) + "ms");
        return result;
    }

    protected abstract Long add(Integer a, Integer b);
}

计算加法的耗时统计如下:
 

public class AddTime extends AbstractTime {
    @Override
    public Long add(Integer a, Integer b) {

        long result = 0;
        for(int i=0; i<100000000; i++) {
            result += i + a + b;
        }
        return resul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ddTime addTime = new AddTime();
        addTime.tickTock(1, 2);
    }
}

很好,实现无侵入式统计方法耗时,完成既定目标。

那么问题又来了,假如我们这个方法还需要继承另外一个类,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需求3:使用接口方式,实现无侵入式统计方法耗时

我们先把需要实现的业务逻辑,通过接口的方式封装起来,定义一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Calculator {
    Long add(Integer a, Integer b);
}

实现业务接口的方法类:

public class AddCalculator implements Calculator {
    @Override
    public Long calculate(Integer a, Integer b) {
        long result = 0;
        for(int i=0; i<100000000; i++) {
            result += i + a + b;
        }
        return result;
    }
}

使用接口,无侵入式实现方法耗时统计的方案就是,设计模式里的经典方案:代理模式。

这里使用代理模式,实现的代理类如下:

public class AddCalculatorProxy implements Calculator {
    private Calculator calculator;

    public AddCalculatorProxy(Calculator calculator) {
        this.calculator = calculator;
    }

    @Override
    public Long calculate(Integer a, Integer b)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具体的业务逻辑类
        Long result = calculator.add(a, b);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cost time: " + (end - start) + "ms");
        return resul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lculator calculator = new AddCalculator();
        Calculator proxy = new AddCalculatorProxy(calculator);
        proxy.add(1, 2);
    }
}

这就是静态代理模式的推演过程。

2. 静态代理模式是什么

静态代理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用于在不修改目标对象的前提下,通过代理对象来控制对目标对象的访问。以下是关于静态代理模式的详细说明:


2.1. 定义

静态代理模式中,代理类和目标类实现相同的接口,代理类持有目标类的实例,并通过代理类间接调用目标类的方法。代理类可以在方法执行前后添加额外的逻辑。


2.2. 特点

接口:目标类和代理类都实现了同一个接口。
代理类:代理类持有一个目标类的引用,并在其方法中调用目标类的方法。
扩展性:可以在不修改目标类的情况下,通过代理类添加额外的功能(如日志记录、性能监控等)。


2.3. 代码分析

根据上面的例子,以下是对静态代理模式的实现分析:

接口定义

public interface Calculator {
    Long add(Integer a, Integer b);
}

定义了一个 Calculator 接口,包含一个 add 方法。

目标类:

public class AddCalculator implements Calculator {
    @Override
    public Long calculate(Integer a, Integer b) {
        long result = 0;
        for(int i=0; i<100000000; i++) {
            result += i + a + b;
        }
        return result;
    }
}

AddCalculator 是目标类,实现了 Calculator 接口。
提供了具体的业务逻辑(例如计算两个数的和并进行循环累加)。

代理类

public class AddCalculatorProxy implements Calculator {
    private Calculator calculator;

    public AddCalculatorProxy(Calculator calculator) {
        this.calculator = calculator;
    }

    @Override
    public Long calculate(Integer a, Integer b)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调用目标类的业务逻辑
        Long result = calculator.add(a, b);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cost time: " + (end - start) + "ms");
        return result;
    }
}

AddCalculatorProxy 是代理类,也实现了 Calculator 接口。
持有一个 Calculator 类型的目标类实例。
在 calculate 方法中,代理类在调用目标类的 add 方法前后添加了时间统计的逻辑。

测试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lculator calculator = new AddCalculator();
    Calculator proxy = new AddCalculatorProxy(calculator);
    proxy.add(1, 2);
}

创建目标类实例 AddCalculator。
使用代理类 AddCalculatorProxy 包装目标类实例。
调用代理类的 add 方法时,会自动执行代理类中的额外逻辑(如性能统计)。


2.4. 优点

职责分离:将核心业务逻辑与附加功能分离,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增强功能:可以在不修改目标类的情况下,通过代理类添加新的功能。


2.5. 缺点

代码膨胀:每新增一个目标类,就需要创建一个对应的代理类,可能导致代码量增加。
灵活性不足:代理类和目标类必须实现相同的接口,缺乏动态性。


2.6. 总结

静态代理模式适用于需要在目标类的基础上扩展功能的场景。它通过代理类封装目标类的行为,同时保持接口的一致性。例子代码很好地展示了静态代理模式的应用,通过代理类实现了性能监控的功能。


http://www.kler.cn/a/613171.html

相关文章:

  • 第二届计算机网络和云计算国际会议(CNCC 2025)
  • Reactor/Epoll为什么可以高性能?
  • 代码随想录动态规划05
  • (C语言)学生信息表(基于通讯录改版)(测试版)(C语言项目)
  • CSP-J/S冲奖第20天:选择排序
  • OceanBase的闪回查询功能实践
  • 二维数组参数的五种形式
  • 搜广推校招面经五十八
  • 将 char [] str = “hello,you,world” 改为 “world,you,hello“,要求空间复杂度为1
  • 计算机期刊征稿 | 计算机-网络系统:物联网系统架构、物联网使能技术、物联网通信和网络协议、物联网服务和应用以及物联网的社会影响
  • 前端Three.js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BPM :提升企业流程效率的利器
  • 【今日半导体行业分析】2025年3月24日
  • 【HTML 基础教程】HTML 属性
  • 年化33.9%的稳健策略 | streamlit和dash驱动的智能量化投研(python代码+数据)
  • 刘裕的简介
  • macOS 制作dmg磁盘映像安装包
  • 【PDF提取指定区域内容保存表格】提取PDF电子单据内容,将内容保存为表格并将内容组合进行批量改名操作,基于C++的方式快速实现
  • 头歌 | Linux之用户高级管理
  • 深入解析 TypeScript 核心配置文件 tsconfig.j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