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动态规划篇】- 路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2. 不同路径

题目链接: 62. 不同路径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析:

  1. 状态表示
    dp[i][j]表示:以[i][j]为终点时,一共有多少种路径。

  2. 状态转移方程
    [i][j]最近的几步来分析问题,要么从[i-1][j]位置向下走一步到达[i][j],要么从[i][j-1]向右走一步到达[i][j]
    所以dp[i][j] = dp[i - 1][j] + dp[i][j - 1]

  3. 初始化
    为了防止越界,我们就需要初始化下图中红色线画的这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我们有个小技巧,那就是让dp表多开一行和一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到达[1][1]这个位置共有一种路径,所以我们仅需将dp[1][0]或者dp[0][1]位置初始化为1,其余位置初始化为0即可。

  4. 填表顺序
    从上向下,从左向右

  5. 返回值
    因为dp[i][j]表示到达[i][j]位置时,一共的路径数,我们最终要到达[m][n]位置,所以我们返回dp[m][n]即可。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uniquePaths(int m, int n) {
        //1.创建dp表
        //2.初始化
        //3.填表
        //4.返回结果
        vector<vector<int>> dp(m + 1,vector<int>(n + 1));
        dp[1][0] = 1;
        for(int i = 1;i <= m; i++) //从上往下遍历每一行
            for(int j = 1;j <= n; j++)//从左往右填写每一行
                dp[i][j] = dp[i-1][j] + dp[i][j-1];

        return dp[m][n];
    }
};

时间复杂度:O(m*n)
空间复杂度:O(m*n)


63. 不同路径II

题目链接: 63. 不同路径I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析:
这道题和上面那道题极度的相似,只不过是加了个障碍物

  1. 状态表示
    dp[i][j]表示:以[i][j]为终点时,一共有多少种路径。

  2. 状态转移方程
    以距离[i][j]最近的一步来划分问题,划分为[i][j]上一步有障碍物时和没有障碍物时。当有障碍物时那么此时的路径就到达不了[i][j],所以到达[i][j]的总的方法数就为0,当没有障碍物时,此时的问题就和上面那道题的思路就一摸一样了要么从[i-1][j]位置向下走一步到达[i][j],要么从[i][j-1]向右走一步到达[i][j]。所以dp[i][j] = dp[i - 1][j] + dp[i][j - 1]

  3. 初始化
    因为到达[1][1]这个位置共有一种路径,所以我们仅需将dp[1][0]或者dp[0][1]位置初始化为1,其余位置初始化为0即可。

  4. 填表顺序
    从上向下,从左向右

  5. 返回值
    因为dp[i][j]表示到达[i][j]位置时,一共的路径数,我们最终要到达[m][n]位置,所以我们返回dp[m][n]即可。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uniquePathsWithObstacles(vector<vector<int>>& ob) {
        //1. 创建dp表   
        //2. 初始化
        //3. 填表
        //4. 返回结果
        int m = ob.size(),n = ob[0].size();
        vector<vector<int>> dp(m + 1,vector<int> (n + 1));
        dp[0][1] = 1;
        for(int i = 1;i <= m;i++)
            for(int j = 1;j <= n;j++)
                if(ob[i - 1][j - 1] == 0)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一下下标的映射关系
                     dp[i][j] = dp[i - 1][j] + dp[i][j - 1];

        return dp[m][n];
    }
};

时间复杂度:O(m*n)
空间复杂度:O(m*n)


LCR 166. 珠宝的最高价值

题目链接: LCR 166. 珠宝的最高价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析:

  1. 状态表示
    dp[i][j]表示:以[i][j]为终点时,获得的珠宝的最高价值
  2. 状态转移方程
    以最近的一步来划分问题,要么从[i-1][j]位置走一步到达[i][j],要么从[i-1][j]位置走一步到达[i][j],此时珠宝的最高价值就是dp[i-1][j]dp[i][j-1]两者大的一个加上[i][j]位置珠宝的价值。所以dp[i][j] = max(dp[i-1][j],dp[i][j-1]) + frame[i][j]这里要注意下标的映射关系,所以此时的frame[i][j]应该是frame[i-1][j-1],因为数组整体向右下角移动了一位。
  3. 初始化
    这道题我们申请dp表时也多开出一行和一列,为了不影响其余位置的值,我们将这一行和这一列初始化成0即可。
  4. 填表顺序
    从上往下,自左向右
  5. 返回值
    因为dp[i][j]表示以[i][j]为终点时,获得的珠宝的最高价值,我们最终要到达右下角,记二维数组的宽为m宽为n,所以返回dp[m][n]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jewelleryValue(vector<vector<int>>& frame) {
        int m = frame.size(),n = frame[0].size();
        //1.创建dp表
        vector<vector<int>> dp(m + 1 ,vector<int> (n + 1));
        //2.初始化
        //因为vector创建的数组默认初始化为0,所以这里不用做处理
        //3.填表
        for(int i = 1;i <= m;i++)
            for(int j = 1;j <= n;j++)
                dp[i][j] = max(dp[i][j-1],dp[i-1][j]) + frame[i-1][j-1];
        return dp[m][n];
    }
};

时间复杂度:O(m*n)
空间复杂度:O(m*n)


931. 下降路径最小和

题目链接: 931. 下降路径最小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析:

  1. 状态表示
    dp[i][j]表示:到达[i][j]位置时的最小下降路径
  2. 状态转移方程
    以最近的一步来划分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到达[i][j]位置,要么从1位置到达[i][j],要么从2位置到达[i][j],要么从3位置到达[i][j]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p[i][j] = min(dp[i-1][j-1],min(do[i-1][j],dp[i-1][j+1])) + matrix[i][j]
  3. 初始化
    为了保证填表的时候不越界,所以我们在创建dp表的时候多开一行,多开两列。
    为了保证虚拟节点里面的值不影响填表,所以我们在初始化的时候将dp表里面的值都初始化为+∞,将第一行初始化为0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填表顺序
    从上往下
  5. 返回值
    由于最后要求的是下降路径的和最小,dp[i][j]表示的是到达[i][j]位置时的和最小,所以我们返回最后一行的最小值即可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FallingPathSum(vector<vector<int>>& matrix) {
        //1.创建dp表
        int n = matrix.size();
        vector<vector<int>> dp(n+1,vector<int>(n + 2,INT_MAX));
        //2.初始化
        for(int i = 0;i <= n;i++) dp[0][i] = 0;
        //3.填表
        for(int i = 1;i <= n;i++)
            for(int j = 1;j <= n;j++)
                dp[i][j] = min(dp[i-1][j-1],min(dp[i-1][j],dp[i-1][j+1])) + matrix[i-1][j-1];

        int ret = INT_MAX;
        for(int i = 0;i <= n;i++) ret = min(ret,dp[n][i]);
        return ret;
                
    }
};

时间复杂度:O(n²)
空间复杂度:O(n²)


64. 最小路径和

题目链接: 64. 最小路径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析:

  1. 状态表示
    dp[i][j]表示:到达[i][j]位置时的数字最小和
  2. 状态转移方程
    以最近的一步来分析问题,到达[i][j]位置,要么从[i][j-1]位置向右走一步到达[i][j],要么从[i-1][j]位置向下走一步到达[i][j]。要求到达[i][j]位置数字最小和只需求得到达[i][j-1]位置数字最小和在加上[i][j]位置上的数字与[i-1][j]位置数字最小和在加上[i][j]位置上的数字的小的那一个。
    所以dp[i][j] = min(dp[i][j-1],dp[i-1][j]) + grid[i][j]
    🔖这里应注意下标的映射关系,因为下面初始化时我们多开了一行和一列,相当于网格整体向右下角挪了一位,所以最后加的应是grid[i-1][j-1]
  3. 初始化
    下图蓝色圆圈标出的地方会用到绿色方框处的值,此时会产生越界,为了防止越界,所以我们创建dp表的时候多开一行和一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我们要求的是上边和左边小的那一个,所以我们在初始化dp表的时候初始化为+∞,将dp[0][1]或者dp[1][0]初始化为0即可
  4. 填表顺序
    从上往下,从左往右
  5. 返回值
    因为要求的是到达终点时路径上的数字的和最小,dp[i][j]表示到达[i][j]位置是的数字最小值,最后返回最后位置的值即可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PathSum(vector<vector<int>>& grid) {
        //1.创建dp表
        int m = grid.size(),n = grid[0].size();
        vector<vector<int>> dp(m + 1,vector<int> (n + 1));
        //2.初始化
        for(int i = 2;i <= n ;i++) dp[0][i] = INT_MAX;
        for(int j = 2;j <= m ;j++) dp[j][0] = INT_MAX;
        //3.填表
        for(int i = 1;i <= m;i++)
            for(int j = 1;j <= n;j++)
                dp[i][j] = min(dp[i-1][j],dp[i][j-1]) + grid[i-1][j-1];
        
        return dp[m][n];
    }
};

时间复杂度:O(m*n)
空间复杂度:O(m*n)


174. 地下城游戏

题目链接: 174. 地下城游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析:

  1. 状态表示
    我们的状态表示方法有两种
    ①以某个位置为结尾
    ②以某个位置为起点
    这道题当我们尝试以某个位置为结尾考虑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还需要知道这个位置的下一个值,那么以某个位置为结尾来表示这道题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就以[i][j]位置为起点定义状态表示
    dp[i][j]表示:以[i][j]位置为起点到达终点时,所需要的最低初始健康点数

  2. 状态转移方程
    我们以[i][j]位置为起点,必须满足dp[i][j]+dungeon[i][j]≥1,然后要么向右走一步,要么向下走一步,向右走一步必须满足dp[i][j]+dungeon[i][j]≥dp[i][j+1],向下走一步必须满足dp[i][j]+dungeon[i][j]≥dp[i+1][j],所以dp[i][j]≥dp[i][j+1]-dungeon[i][j] 或者dp[i][j]≥dp[i+1][j]-dungeon[i][j] ,因为要求的是dp[i][j]的最小值,最后取等即可 ,由于要求的是到达终点时的最低健康点数,所以我们最后取两者中小的一个。
    这里还需要考虑到一个小细节,dungeon是一个超级大的血包,这里一减dp[i][j]可能为负数,因为dp[i][j]必须是大于等于1的,所以我们最后还要处理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初始化
    如图所示绿色三角形的位置会越界,为了防止越界,我们在创建dp表时多开一行多开一列,因为要求的时右一步和下一步两者的最小值,所以我们初始化dp表是初始化为最大(INT_MAX),因为dp[i][j]表示以[i][j]位置为起点到达终点时需要的最低初始健康点数,最终救出公主时的健康点数应该为1,所以我们将最后两个位置的值初始化为1即可。

  4. 填表顺序
    从上往下填每一行,每一行从右往左

  5. 返回值
    因为我们从[0][0]位置为起点,所以我们最后返回dp[0][0]即可。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alculateMinimumHP(vector<vector<int>>& dungeon) {
        ///1.创建dp表
        int m = dungeon.size(),n = dungeon[0].size();
        vector<vector<int>> dp(m + 1,vector<int> (n + 1,INT_MAX));
        //2.初始化
        dp[m][n-1] = dp[m-1][n] = 1;
        //3.填表
        for(int i = m-1;i >= 0 ;i--)
        {
            for(int j = n-1;j >= 0 ;j--)
            {
                dp[i][j] = min(dp[i+1][j],dp[i][j+1]) - dungeon[i][j];
                dp[i][j] = max(1,dp[i][j]);
            }
        }
        return dp[0][0];
    }
};

时间复杂度:O(m*n)
空间复杂度:O(m*n)


👍 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

  • 点赞 ⭐️
  • 收藏 📌
  • 关注 🔔

http://www.kler.cn/a/614146.html

相关文章:

  • uniapp用法--uni.navigateTo 使用与参数携带的方式示例(包含复杂类型参数)
  • 【AI知识】深度学习中模型参数初始化方法介绍
  • 【Hugging Face 开源库】Diffusers 库 —— 扩散模型
  • 【STM32】知识点介绍二:GPIO引脚介绍
  • Markdown 和 Microsoft Word对比
  • C++细节知识for面试
  • 【老电脑翻新】华硕A456U(换电池+换固态+光驱换机械+重装系统+重装系统后开始菜单失灵问题解决)
  • 【附代码】【MILP建模】3D装箱问题(3D-Bin Packing Problem)
  • LVS的 NAT 模式实验
  • QT:信号映射器
  • 力扣上C语言编程题
  • PHP开发者2025生存指南
  • 【数据分享】2000—2024年我国乡镇的逐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年最大值/Shp/Excel格式)
  • 浙大:DeepSeek技术溯源及前沿探索
  • ORBITVU 欧保图,开启自动化摄影新时代
  • K-均值聚类算法:数据海洋中的分类灯塔
  • 标星 62.9 万,8 个 yyds 的 GitHub 开源项目 !
  • 对锁进行封装
  • LeetCode349两个数组的交集
  • 振弦采集读数仪 智能型 支持振弦、温度、电压、电流测量,无线传输 自动化操作 适用地质灾害与土木工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