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工程师第五十一天(dijkstra(堆优化版)精讲 Bellman_ford 算法精讲)
参考文献 代码随想录
一、参加科学大会
题目描述
小明是一位科学家,他需要参加一场重要的国际科学大会,以展示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小明的起点是第一个车站,终点是最后一个车站。然而,途中的各个车站之间的道路状况、交通拥堵程度以及可能的自然因素(如天气变化)等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每条路径的通行时间。
小明希望能选择一条花费时间最少的路线,以确保他能够尽快到达目的地。
输入描述
第一行包含两个正整数,第一个正整数 N 表示一共有 N 个公共汽车站,第二个正整数 M 表示有 M 条公路。
接下来为 M 行,每行包括三个整数,S、E 和 V,代表了从 S 车站可以单向直达 E 车站,并且需要花费 V 单位的时间。
输出描述
输出一个整数,代表小明从起点到终点所花费的最小时间。
输入示例
7 9
1 2 1
1 3 4
2 3 2
2 4 5
3 4 2
4 5 3
2 6 4
5 7 4
6 7 9
输出示例
12
提示信息
能够到达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起始车站为 1 号车站,终点车站为 7 号车站,绿色路线为最短的路线,路线总长度为 12,则输出 12。
不能到达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当从起始车站不能到达终点车站时,则输出 -1。
数据范围:
1 <= N <= 500;
1 <= M <= 5000;
堆优化细节 其实思路依然是 dijkstra 三部曲: 第一步,选源点到哪个节点近且该节点未被访问过 第二步,该最近节点被标记访问过 第三步,更新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即更新minDist数组) 只不过之前是 通过遍历节点来遍历边,通过两层for循环来寻找距离源点最近节点。 这次我们直接遍历边,且通过堆来对边进行排序,达到直接选择距离源点最近节点。 先来看一下针对这三部曲,如果用 堆来优化。 那么三部曲中的第一步(选源点到哪个节点近且该节点未被访问过),我们如何选? 我们要选择距离源点近的节点(即:该边的权值最小),所以 我们需要一个 小顶堆 来帮我们对边的权值排序,每次从小顶堆堆顶 取边就是权值最小的边。 C++定义小顶堆,可以用优先级队列实现,代码如下: // 小顶堆 class mycomparison { public: bool operator()(const pair<int, int>& lhs, const pair<int, int>& rhs) { return lhs.second > rhs.second; } }; // 优先队列中存放 pair<节点编号,源点到该节点的权值> priority_queue<pair<int, int>, vector<pair<int, int>>, mycomparison> pq; (pair<int, int>中 第二个int 为什么要存 源点到该节点的权值,因为 这个小顶堆需要按照权值来排序) 有了小顶堆自动对边的权值排序,那我们只需要直接从 堆里取堆顶元素(小顶堆中,最小的权值在上面),就可以取到离源点最近的节点了 (未访问过的节点,不会加到堆里进行排序) 所以三部曲中的第一步,我们不用 for循环去遍历,直接取堆顶元素: // pair<节点编号,源点到该节点的权值> pair<int, int> cur = pq.top(); pq.pop(); 第二步(该最近节点被标记访问过) 这个就是将 节点做访问标记,和 朴素dijkstra 一样 ,代码如下: // 2. 第二步,该最近节点被标记访问过 visited[cur.first] = true; (cur.first 是指取 pair<int, int> 里的第一个int,即节点编号 ) 第三步(更新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这里的思路 也是 和朴素dijkstra一样的。 但很多录友对这里是最懵的,主要是因为两点: 没有理解透彻 dijkstra 的思路 没有理解 邻接表的表达方式 我们来回顾一下 朴素dijkstra 在这一步的代码和思路(如果没看过我讲解的朴素版dijkstra,这里会看不懂) // 3、第三步,更新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即更新minDist数组) for (int v = 1; v <= n; v++) { if (!visited[v] && grid[cur][v] != INT_MAX && minDist[cur] + grid[cur][v] < minDist[v]) { minDist[v] = minDist[cur] + grid[cur][v]; } } 其中 for循环是用来做什么的? 是为了 找到 节点cur 链接指向了哪些节点,因为使用邻接矩阵的表达方式 所以把所有节点遍历一遍。 而在邻接表中,我们可以以相对高效的方式知道一个节点链接指向哪些节点。 再回顾一下邻接表的构造(数组 + 链表): 假如 加入的cur 是节点 2, 那么 grid[2] 表示的就是图中第二行链表。 (grid数组的构造我们在 上面 「图的存储」中讲过) 所以在邻接表中,我们要获取 节点cur 链接指向哪些节点,就是遍历 grid[cur节点编号] 这个链表。 这个遍历方式,C++代码如下: for (Edge edge : grid[cur.first]) (如果不知道 Edge 是什么,看上面「图的存储」中邻接表的讲解) cur.first 就是cur节点编号, 参考上面pair的定义: pair<节点编号,源点到该节点的权值> 接下来就是更新 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代码实现和 朴素dijkstra 是一样的,代码如下: // 3. 第三步,更新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即更新minDist数组) for (Edge edge : grid[cur.first]) { // 遍历 cur指向的节点,cur指向的节点为 edge // cur指向的节点edge.to,这条边的权值为 edge.val if (!visited[edge.to] && minDist[cur.first] + edge.val < minDist[edge.to]) { // 更新minDist minDist[edge.to] = minDist[cur.first] + edge.val; pq.push(pair<int, int>(edge.to, minDist[edge.to])); } } 但为什么思路一样,有的录友能写出朴素dijkstra,但堆优化这里的逻辑就是写不出来呢? 主要就是因为对邻接表的表达方式不熟悉! 以上代码中,cur 链接指向的节点编号 为 edge.to, 这条边的权值为 edge.val ,如果对这里模糊的就再回顾一下 Edge的定义: struct Edge { int to; // 邻接顶点 int val; // 边的权重 Edge(int t, int w): to(t), val(w) {} // 构造函数 }; 确定该节点没有被访问过,!visited[edge.to] , 目前 源点到cur.first的最短距离(minDist) + cur.first 到 edge.to 的距离 (edge.val) 是否 小于 minDist已经记录的 源点到 edge.to 的距离 (minDist[edge.to]) 如果是的话,就开始更新操作。 即: if (!visited[edge.to] && minDist[cur.first] + edge.val < minDist[edge.to]) { // 更新minDist minDist[edge.to] = minDist[cur.first] + edge.val; pq.push(pair<int, int>(edge.to, minDist[edge.to])); // 由于cur节点的加入,而新链接的边,加入到优先级队里中 } 同时,由于cur节点的加入,源点又有可以新链接到的边,将这些边加入到优先级队里中。 以上代码思路 和 朴素版dijkstra 是一样一样的,主要区别是两点: 邻接表的表示方式不同 使用优先级队列(小顶堆)来对新链接的边排序
import heapq
class Edge:
def __init__(self, to, val):
self.to = to # 下一个节点
self.val = valdef dijkstra(n, m, edges, start, end):
grid = [[] for _ in range(n + 1)]for p1, p2, val in edges:
grid[p1].append(Edge(p2, val))minDist = [float('inf')] * (n + 1)
visited = [False] * (n + 1)pq = []
heapq.heappush(pq, (0, start)) # 把(0, tart)插入到pq中并且维护小根堆的形式
minDist[start] = 0while pq:
cur_dist, cur_node = heapq.heappop(pq)
if visited[cur_node]:
continuevisited[cur_node] = True
for edge in grid[cur_node]: # 便利哪些点能够是cur_node的出度
if not visited[edge.to] and cur_dist + edge.val < minDist[edge.to]: # edge.to代表的是当前点到其它的所有点
minDist[edge.to] = cur_dist + edge.val # 跟新对应的值
heapq.heappush(pq, (minDist[edge.to], edge.to))return -1 if minDist[end] == float('inf') else minDist[end]
# 输入
n, m = map(int, input().split())
edges = [tuple(map(int, input().split())) for _ in range(m)]
start = 1 # 起点
end = n # 终点# 运行算法并输出结果
result = dijkstra(n, m, edges, start, end)
print(result)
二、城市间货物运输 I(Bellman_ford 算法精讲)
题目描述
某国为促进城市间经济交流,决定对货物运输提供补贴。共有 n 个编号为 1 到 n 的城市,通过道路网络连接,网络中的道路仅允许从某个城市单向通行到另一个城市,不能反向通行。
网络中的道路都有各自的运输成本和政府补贴,道路的权值计算方式为:运输成本 - 政府补贴。权值为正表示扣除了政府补贴后运输货物仍需支付的费用;权值为负则表示政府的补贴超过了支出的运输成本,实际表现为运输过程中还能赚取一定的收益。
请找出从城市 1 到城市 n 的所有可能路径中,综合政府补贴后的最低运输成本。如果最低运输成本是一个负数,它表示在遵循最优路径的情况下,运输过程中反而能够实现盈利。
城市 1 到城市 n 之间可能会出现没有路径的情况,同时保证道路网络中不存在任何负权回路。
输入描述
第一行包含两个正整数,第一个正整数 n 表示该国一共有 n 个城市,第二个整数 m 表示这些城市中共有 m 条道路。
接下来为 m 行,每行包括三个整数,s、t 和 v,表示 s 号城市运输货物到达 t 号城市,道路权值为 v (单向图)。
输出描述
如果能够从城市 1 到连通到城市 n, 请输出一个整数,表示运输成本。如果该整数是负数,则表示实现了盈利。如果从城市 1 没有路径可达城市 n,请输出 "unconnected"。
输入示例
6 7
5 6 -2
1 2 1
5 3 1
2 5 2
2 4 -3
4 6 4
1 3 5
输出示例
1
提示信息
示例中最佳路径是从 1 -> 2 -> 5 -> 6,路上的权值分别为 1 2 -2,最终的最低运输成本为 1 + 2 + (-2) = 1。
示例 2:
4 2
1 2 -1
3 4 -1
在此示例中,无法找到一条路径从 1 通往 4,所以此时应该输出 "unconnected"。
数据范围:
1 <= n <= 1000;
1 <= m <= 10000;
-100 <= v <= 100;
本题依然是单源最短路问题,求 从 节点1 到节点n 的最小费用。 但本题不同之处在于 边的权值是有负数了。
从 节点1 到节点n 的最小费用也可以是负数,费用如果是负数 则表示 运输的过程中 政府补贴大于运输成本。
在求单源最短路的方法中,使用dijkstra 的话,则要求图中边的权值都为正数。
我们在 dijkstra朴素版 中专门有讲解:为什么有边为负数 使用dijkstra就不行了。
本题是经典的带负权值的单源最短路问题,此时就轮到Bellman_ford登场了,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Bellman_ford 算法 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该算法是由 R.Bellman 和L.Ford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明的算法,故称为Bellman_ford算法。
Bellman_ford算法的核心思想是 对所有边进行松弛n-1次操作(n为节点数量),从而求得目标最短路。
#什么叫做松弛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都比较晕了,为什么是 n-1 次,那“松弛”这两个字究竟是个啥意思?
我们先来说什么是 “松弛”。
《算法四》里面把这个操作叫做 “放松”, 英文版里叫做 “relax the edge”
所以大家翻译过来,就是 “放松” 或者 “松弛” 。
但《算法四》没有具体去讲这个 “放松” 究竟是个啥? 网上很多题解也没有讲题解里的 “松弛这条边,松弛所有边”等等 里面的 “松弛” 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每条边有起点、终点和边的权值。例如一条边,节点A 到 节点B 权值为value,如图:
minDist[B] 表示 到达B节点 最小权值,minDist[B] 有哪些状态可以推出来?
状态一: minDist[A] + value 可以推出 minDist[B] 状态二: minDist[B]本身就有权值 (可能是其他边链接的节点B 例如节点C,以至于 minDist[B]记录了其他边到minDist[B]的权值)
minDist[B] 应为如何取舍。
本题我们要求最小权值,那么 这两个状态我们就取最小的
if (minDist[B] > minDist[A] + value) minDist[B] = minDist[A] + value
1
2
也就是说,如果 通过 A 到 B 这条边可以获得更短的到达B节点的路径,即如果 minDist[B] > minDist[A] + value
,那么我们就更新 minDist[B] = minDist[A] + value
,这个过程就叫做 “松弛” 。
以上讲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围绕以下这句代码展开:
if (minDist[B] > minDist[A] + value) minDist[B] = minDist[A] + value
1
2
这句代码就是 Bellman_ford算法的核心操作。
以上代码也可以这么写:minDist[B] = min(minDist[A] + value, minDist[B])
如果大家看过代码随想录的动态规划章节,会发现 无论是背包问题还是子序列问题,这段代码(递推公式)出现频率非常高的。
其实 Bellman_ford算法 也是采用了动态规划的思想,即: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多个决策阶段,通过状态之间的递归关系最后计算出全局最优解。
(如果理解不了动态规划的思想也无所谓,理解我上面讲的松弛操作就好)
那么为什么是 n - 1次 松弛呢?
这里要给大家模拟一遍 Bellman_ford 的算法才行,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对所有边松弛 n - 1 次的操作是什么样的。
我们依然使用minDist数组来表达 起点到各个节点的最短距离,例如minDist[3] = 5 表示起点到达节点3 的最小距离为5
#模拟过程
初始化过程。
起点为节点1, 起点到起点的距离为0,所以 minDist[1] 初始化为0
如图:
其他节点对应的minDist初始化为max,因为我们要求最小距离,那么还没有计算过的节点 默认是一个最大数,这样才能更新最小距离。
对所有边 进行第一次松弛: (什么是松弛,在上面我已经详细讲过)
以示例给出的所有边为例:
5 6 -2
1 2 1
5 3 1
2 5 2
2 4 -3
4 6 4
1 3 5
1
2
3
4
5
6
7
接下来我们来松弛一遍所有的边。
边:节点5 -> 节点6,权值为-2 ,minDist[5] 还是默认数值max,所以不能基于 节点5 去更新节点6,如图:
(在复习一下,minDist[5] 表示起点到节点5的最短距离)
边:节点1 -> 节点2,权值为1 ,minDist[2] > minDist[1] + 1 ,更新 minDist[2] = minDist[1] + 1 = 0 + 1 = 1 ,如图:
边:节点5 -> 节点3,权值为1 ,minDist[5] 还是默认数值max,所以不能基于节点5去更新节点3 如图:
边:节点2 -> 节点5,权值为2 ,minDist[5] > minDist[2] + 2 (经过上面的计算minDist[2]已经不是默认值,而是 1),更新 minDist[5] = minDist[2] + 2 = 1 + 2 = 3 ,如图:
边:节点2 -> 节点4,权值为-3 ,minDist[4] > minDist[2] + (-3),更新 minDist[4] = minDist[2] + (-3) = 1 + (-3) = -2 ,如图:
边:节点4 -> 节点6,权值为4 ,minDist[6] > minDist[4] + 4,更新 minDist[6] = minDist[4] + 4 = -2 + 4 = 2
边:节点1 -> 节点3,权值为5 ,minDist[3] > minDist[1] + 5,更新 minDist[3] = minDist[1] + 5 = 0 + 5 = 5 ,如图:
以上是对所有边进行一次松弛之后的结果。
那么需要对所有边松弛几次才能得到 起点(节点1) 到终点(节点6)的最短距离呢?
对所有边松弛一次,相当于计算 起点到达 与起点一条边相连的节点 的最短距离。
上面的距离中,我们得到里 起点达到 与起点一条边相邻的节点2 和 节点3 的最短距离,分别是 minDist[2] 和 minDist[3]
这里有录友疑惑了 minDist[3] = 5,分明不是 起点到达 节点3 的最短距离,节点1 -> 节点2 -> 节点5 -> 节点3 这条路线 距离才是4。
注意我上面讲的是 对所有边松弛一次,相当于计算 起点到达 与起点一条边相连的节点 的最短距离,这里 说的是 一条边相连的节点。
与起点(节点1)一条边相邻的节点,到达节点2 最短距离是 1,到达节点3 最短距离是5。
而 节点1 -> 节点2 -> 节点5 -> 节点3 这条路线 是 与起点 三条边相连的路线了。
所以对所有边松弛一次 能得到 与起点 一条边相连的节点最短距离。
那对所有边松弛两次 可以得到与起点 两条边相连的节点的最短距离。
那对所有边松弛三次 可以得到与起点 三条边相连的节点的最短距离,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得到到达节点3真正的最短距离,也就是 节点1 -> 节点2 -> 节点5 -> 节点3 这条路线。
那么再回归刚刚的问题,需要对所有边松弛几次才能得到 起点(节点1) 到终点(节点6)的最短距离呢?
节点数量为n,那么起点到终点,最多是 n-1 条边相连。
那么无论图是什么样的,边是什么样的顺序,我们对所有边松弛 n-1 次 就一定能得到 起点到达 终点的最短距离。
其实也同时计算出了,起点 到达 所有节点的最短距离,因为所有节点与起点连接的边数最多也就是 n-1 条边。
截止到这里,Bellman_ford 的核心算法思路,大家就了解的差不多了。
共有两个关键点。
- “松弛”究竟是个啥?
- 为什么要对所有边松弛 n - 1 次 (n为节点个数) ?
那么Bellman_ford的解题解题过程其实就是对所有边松弛 n-1 次,然后得出得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n, m = map(int, input().split()) grid = [] for _ in range(m): grid.append(list(map(int, input().split()))) start = 1 end = n minDist = [float('inf')] * (n + 1) minDist[start] = 0 for _ in range(n): is_update = False # 判断当前如果没有进行松弛操作,直接跳出,说明已经达到了最小值 # 对所有边松弛一次,相当于计算 起点到达 与起点一条边相连的节点 的最短距离。 for f, t, p in grid: if minDist[f] != float("inf") and minDist[t] > minDist[f] + p: # t是f的一个终点 minDist[t] = minDist[f] + p is_update = True if not is_update: break if minDist[end] == float("inf"): print("unconnected") else: print(minDist[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