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Go异常处理机制

Go 语言的异常处理机制一直是社区讨论和争议的焦点。Go 采用了一种独特的错误处理方式,主要通过返回错误值来处理异常情况,而不是使用传统的 try-catch-finally 异常处理模型。以下是一些社区中关于 Go 异常处理的常见争议点:

1.社区争论意见

  1. 显式错误检查

    支持者: 认为显式错误检查可以减少因忽略错误处理而导致的隐蔽错误,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反对者: 则认为,强制的显式错误检查会导致代码冗余,尤其是在有深层嵌套调用时。
  2. 缺乏泛型错误处理

    反对者:在 Go 1.0 至 Go 1.16 版本中,错误处理缺乏泛型机制,导致开发者需要对每个错误类型进行单独处理。
    支持者: Go 1.17 引入了错误封装和错误链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
  3. Panic 和 Recover 的使用

    反对者:panic 和 recover 用于处理运行时的异常情况,但它们的使用在社区中存在争议。一些开发者认为 panic 应该仅用于不可恢复的错误,而其他人可能会滥用它们来处理常规的错误情况。
    recover 的使用也受到争议,因为过度使用可能会使控制流复杂化,并且难以追踪程序的执行路径。
  4. 错误传播

    反对者:在深层嵌套的函数调用中,错误需要逐层传递,这可能会导致代码难以阅读和维护。
  5. 与面向对象语言的对比

    反对者:来自面向对象编程背景的开发者可能会对 Go 的错误处理方式感到不适应,因为它们习惯于使用异常处理机制。

特别是调用栈很深的情况下,例如下面的演示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divide(dividend, divisor float64) (float64, error) {
	if divisor == 0 {
		return 0, fmt.Errorf("除数不能为0")
	}
	return dividend / divisor, nil
}

func middleFun(dividend, divisor float64) (float64, error) {
	result, err := divide(dividend, divisor)
	if err != nil {
		return result, err
	}
	// do sth
	return result, nil
}

func outerFun(dividend, divisor float64) (float64, error) {
	result, err := middleFun(dividend, divisor)
	if err != nil {
		return result, err
	}
	// do sth
	return result, nil
}

func main() {
	result, err := outerFun(10, 3)
	if err != nil {
		fmt.Printf("发生错误: %v\n", err)
		return
	}
	fmt.Printf("结果: %v\n", result)
}

当然,仁者见仁,习惯Go开发的人会觉得这种设计很哲学,甚至当听到别人说这种设计不好的还会嗤之以鼻,心里想,肯定是java或者别的OOP语言转过来的。

2. Java异常处理

2.1.异常与错误

在Java中,异常(Exception)和错误(Error)都是Throwable类的子类,但它们在Java异常处理机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异常是程序正常运行中出现的非预期情况,通常是可以被程序处理的。通过try-catch块捕获并处理异常,以避免程序异常终止,例如下面的代码示例

try {
    // 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
} catch (IOException e) {
    // 处理IOException
} finnaly {
    // 不管有没有异常,这里都会执行
}

错误是程序运行时遇到的严重问题,通常是编程错误或系统问题,如OutOfMemoryErrorStackOverflowError。可能会导致程序崩溃退出。

异常与错误的比较

  • 可恢复性:异常通常是可恢复的,而错误通常是不可恢复的。
  • 处理方式:异常需要程序员显式捕获和处理,错误则通常不被捕获。
  • 使用场景:异常用于控制程序流程中的异常情况,错误用于指示程序无法处理的严重问题。
  • 编译检查:受检异常需要编译时检查,错误不需要。

2.2.受检异常与运行期异常

受检异常是编译时检查的异常,它们通常是可预见的异常情况,如 IOExceptionSQLException 等。

  • 在方法中通过 throws 关键字声明抛出,方法调用者必须显式捕捉异常,并进行相关处理。
  • 强制程序员处理这些异常,以避免程序在运行时因未处理的异常而意外终止。
public void readFile(String path) throws IOException {
    // 可能抛出 IOException 的代码
}

运行时异常是编译时不检查的异常,通常是编程错误导致的,如 NullPointerException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等。

  • 不需要在方法中声明抛出,也不需要强制捕获,但建议捕获并处理以提高程序的健壮性。
  • 指出程序中的逻辑错误或不正确的使用情况,鼓励程序员在开发过程中修复这些问题。
public void processArray(int[] array, int index) {
    if (index >= array.length) {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Index: " + index + ", Size: " + array.length);
    }
    // 正常处理数组元素
}

3. Go异常处理

3.1.通过错误码返回值

Go 语言中没有传统的异常(exception)机制,而是使用返回错误值的方式来处理错误情况。Go函数允许多重返回值,可以申明两个返回值,一个是函数的结果,另一个是错误对象。

result, err := SomeFunction()
if err != nil {
    // 处理错误
}

Go 中的错误是一个内置的接口类型 error,任何类型都可以实现这个接口,只要它们提供了一个 Error() 方法返回错误信息字符串。

type MyError struct {
    // 错误相关的字段
}

func (e *MyError) Error() string {
    return "my error message"
}

使用 fmt.Errorf 可以创建新的错误,并在其中包含原始错误的信息

err := fmt.Errorf("wrap error: %w", originalError)

函数返回错误码,可以类比java的受检异常。不同的是,java编译器会强制开发者捕捉异常,而Go的函数返回值,IDE只是警告提示,容易被人忽略。

3.2.panic函数

Go倾向于使用简洁的控制结构和显式的错误检查。但如果程序设计不合理或者考虑不周到,没有返回某些错误,这对于某些底层代码很有可能是致命的,可能会引起程序奔溃。这个时候,可以祭出panic函数作为兜底。

在 Go 语言中,panic 是一个内置的关键词,用于异常情况,当程序遇到无法恢复的错误时,可以通过调用 panic 来立即中断当前函数的执行,并且开始逐层向上 unwind 调用栈,同时清理 defer 语句。panic 通常用于以下情况:

  1. 不可恢复的错误:当程序遇到无法处理的错误,比如违反了程序的预期条件。

  2. 触发异常流程panic 触发了一个异常流程,这会导致当前 goroutine 停止执行,并开始执行栈展开。

  3. recover 配合使用panic 可以与 recover 一起使用来实现错误恢复。recover 能够捕获 panic,并恢复程序的执行。

  4. 栈追踪:当 panic 发生时,Go 运行时会打印出栈追踪信息,这对于调试程序非常有帮助。

  5. 延迟函数(defer:在 panic 过程中,任何注册的延迟函数(使用 defer 关键字注册的)都会被执行。

  6. 程序终止:如果程序中的 panic 没有被捕获和恢复,程序将终止执行。

  7. 使用场景panic 通常用于测试代码中,或者在初始化阶段检测到严重问题时。在正常的业务逻辑中,推荐使用错误返回值来处理错误情况。

例如下面的代码:

func someFunction() {
    if someCondition {
        panic("An unexpected condition occurred")
    }
    // ...
}

搭配recover

  • recover 是一个内置函数,只能在延迟函数中使用,并且只有在 panic 发生时才有效果。
  • 使用 recover 可以捕获 panic,并恢复程序执行,但通常只在调试或资源清理时使用。
  • defer语句不管有没有发生panic会执行,但recover只有发生panic才会触发。
  • defer可以类比java的finnalypanic+recover可以类比java的try catch
defer func() {
    if r := recover(); r != nil {
        log.Printf("Recovered in someFunction, error: %v", r)
    }
}()
  • Go建议慎重使用panic, 而java的try catch使用非常广泛,有些程序员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在每个方法都加一个try catch,这只能说是一种“反模式”。

http://www.kler.cn/a/291862.html

相关文章:

  • gitlab 服务器集群配置及 存储扩展配置
  • 《Python 网络爬虫》
  • 代码段数据段的划分
  • 【Java多线程】单例模式(饿汉模式和懒汉模式)
  • 论文笔记(五十六)VIPose: Real-time Visual-Inertial 6D Object Pose Tracking
  • 2024年09月CCF-GESP编程能力等级认证Python编程三级真题解析
  • ByteTrack多目标跟踪(一)—理论基础
  • 【OpenCV】不变矩
  • 云计算day35
  • 设计模式之原型设计模式
  • 列转行-lateral view explode列转行
  • SQLAlchemy:Python SQL工具包和对象关系映射器
  • Kubernetes 简介与部署全攻略
  • 我使用了ChatGPT中的DALL-E创建了7张时尚客厅图片
  • 如何理解进程和线程之间的关系
  • 基于PHP评论区的存储型XSS漏洞
  • 中间件解析漏洞(附环境搭建教程)
  • Rust :也谈Json与转换
  • Harmony南向驱动开发: HDC与真机调试
  • Java【数组】
  • Docker占用根目录/存储空间过多如何清理?
  • windows@命令行安装国内软件@scoop和winget安装国内软件
  • 设计模式—2—单例模式
  • 【C++ 第二十章】模拟实现 shared_ptr(可以拷贝的智能指针)
  • 【Ubuntu20.04】配置深度学习环境
  • 机器学习周报(8.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