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梧桐数据库(WuTongDB):聚簇索引的原理、实现方法及应用场景

聚簇索引的原理

聚簇索引(Clustered Index)是一种将表中的数据按特定顺序存储的索引结构。在聚簇索引中,数据行的物理顺序与索引的键值顺序相同。每个表只能有一个聚簇索引,因为数据只能以一种物理顺序存储。

聚簇索引的核心原理在于将索引和数据放在一起,索引的叶节点包含实际的数据行。这与非聚簇索引不同,非聚簇索引的叶节点仅包含数据的引用(如指向数据的行号或主键)。

实现方法

  1. B+树结构
    聚簇索引通常基于B+树结构来实现,这是一种平衡树。每个节点中包含索引键和值,叶子节点不仅包含键,还直接包含对应的实际数据行。当进行查询时,数据库系统通过树结构快速定位到叶子节点,从而直接获取数据。

  2. 自增ID或主键作为聚簇索引
    常见的实现方法是将表中的主键作为聚簇索引。这样可以保证插入新记录时,数据会按顺序写入,而不会导致频繁的页面分裂(Page Splitting)或碎片化。

  3. 物理存储调整
    聚簇索引的创建需要对表的数据进行物理排序。因此,创建聚簇索引会耗费较多时间,尤其是当表中的数据量很大时,排序和重新组织数据的过程会较为缓慢。

要在 Python 中模拟一个简单的聚簇索引,我们可以通过使用 Python 的 sortedcontainers 模块或自定义实现 B+ 树来模拟聚簇索引的行为。我们将构建一个简单的数据表,并使用主键作为聚簇索引,对数据进行排序存储。

示例步骤:

  1. 定义数据表的结构。
  2. 实现插入数据时按照主键排序的逻辑。
  3. 实现简单的查询和范围查询操作。

首先,我们使用 Python 的 sortedcontainers 库,它提供了自动排序的数据结构 SortedDict,可以帮助我们模拟聚簇索引。

你可以先安装 sortedcontainers

pip install sortedcontainers

实现代码:

from sortedcontainers import SortedDict

class ClusteredIndexTable:
    def __init__(self):
        # 使用SortedDict来维护按照主键排序的数据
        self.data = SortedDict()

    def insert(self, primary_key, row_data):
        """插入新数据,自动按照primary_key排序"""
        if primary_key in self.data:
            print(f"主键 {primary_key} 已存在,无法插入重复数据。")
        else:
            self.data[primary_key] = row_data
            print(f"插入: 主键={primary_key}, 数据={row_data}")

    def query(self, primary_key):
        """查询单个主键"""
        return self.data.get(primary_key, "记录不存在")

    def range_query(self, start_key, end_key):
        """查询范围主键的数据"""
        return {k: self.data[k] for k in self.data.irange(start_key, end_key)}

    def delete(self, primary_key):
        """根据主键删除记录"""
        if primary_key in self.data:
            del self.data[primary_key]
            print(f"删除: 主键={primary_key}")
        else:
            print(f"主键 {primary_key} 不存在,无法删除。")

# 创建表对象
table = ClusteredIndexTable()

# 插入一些数据
table.insert(1001, {"name": "Alice", "age": 30, "city": "New York"})
table.insert(1003, {"name": "Bob", "age": 24, "city": "Los Angeles"})
table.insert(1002, {"name": "Charlie", "age": 29, "city": "Chicago"})

# 按主键查询
print("\n查询主键为1002的记录:")
print(table.query(1002))

# 范围查询
print("\n查询主键在1001到1003之间的记录:")
print(table.range_query(1001, 1003))

# 删除一条记录
table.delete(1003)

# 查询删除后的结果
print("\n查询主键为1003的记录:")
print(table.query(1003))

输出结果:

插入: 主键=1001, 数据={'name': 'Alice', 'age': 30, 'city': 'New York'}
插入: 主键=1003, 数据={'name': 'Bob', 'age': 24, 'city': 'Los Angeles'}
插入: 主键=1002, 数据={'name': 'Charlie', 'age': 29, 'city': 'Chicago'}

查询主键为1002的记录:
{'name': 'Charlie', 'age': 29, 'city': 'Chicago'}

查询主键在1001到1003之间的记录:
{1001: {'name': 'Alice', 'age': 30, 'city': 'New York'}, 1002: {'name': 'Charlie', 'age': 29, 'city': 'Chicago'}, 1003: {'name': 'Bob', 'age': 24, 'city': 'Los Angeles'}}

删除: 主键=1003

查询主键为1003的记录:
记录不存在

解释:

  • 使用 SortedDict 来模拟聚簇索引的功能,当数据插入时,自动按照主键(索引键)排序存储。
  • query 函数模拟按主键查找,range_query 模拟范围查询,返回符合条件的所有数据。
  • 删除功能也依赖于主键索引来高效删除记录。

虽然这只是简单的实现,但它演示了聚簇索引的基本操作原理,如按主键排序、快速查找和范围查询。

实现一个自定义的 B+ 树来模拟聚簇索引相对复杂,因为 B+ 树需要管理内部节点和叶子节点,并确保其平衡性、数据有序性、插入时的节点分裂以及删除时的合并。我们可以实现一个基本的 B+ 树版本,能够插入数据、查找数据以及范围查询。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 B+ 树实现,重点放在聚簇索引的模拟上。

B+ 树实现思路:

  1. B+ 树节点结构:节点有两种类型,内部节点(存储键和指向子节点的指针)和叶子节点(存储键及其对应的数据)。
  2. 插入操作:新数据插入时,如果节点满了,需要进行分裂,保持树的平衡性。
  3. 查询操作:可以通过主键进行查找,还可以进行范围查询。

实现代码:

class BPlusTreeNode:
    def __init__(self, is_leaf=False):
        self.is_leaf = is_leaf
        self.keys = []
        self.children = []  # 子节点或叶子节点数据

class BPlusTree:
    def __init__(self, max_children=4):
        self.root = BPlusTreeNode(is_leaf=True)
        self.max_children = max_children  # 每个节点最大子节点数量

    def insert(self, key, value):
        """插入操作,处理根节点的特殊情况"""
        root = self.root
        if len(root.keys) == self.max_children - 1:
            # 如果根节点已满,进行分裂
            new_root = BPlusTreeNode()
            new_root.children.append(self.root)
            self.split_child(new_root, 0)
            self.root = new_root
        self.insert_non_full(self.root, key, value)

    def insert_non_full(self, node, key, value):
        """在非满节点中插入数据"""
        if node.is_leaf:
            # 叶子节点,直接插入
            self.insert_into_leaf(node, key, value)
        else:
            # 非叶子节点,找到合适的子节点递归插入
            i = len(node.keys) - 1
            while i >= 0 and key < node.keys[i]:
                i -= 1
            i += 1
            if len(node.children[i].keys) == self.max_children - 1:
                # 子节点已满,分裂子节点
                self.split_child(node, i)
                if key > node.keys[i]:
                    i += 1
            self.insert_non_full(node.children[i], key, value)

    def insert_into_leaf(self, leaf, key, value):
        """插入到叶子节点,保持有序"""
        i = len(leaf.keys) - 1
        while i >= 0 and key < leaf.keys[i]:
            i -= 1
        leaf.keys.insert(i + 1, key)
        leaf.children.insert(i + 1, value)

    def split_child(self, parent, index):
        """分裂满的子节点"""
        node = parent.children[index]
        mid_index = len(node.keys) // 2
        mid_key = node.keys[mid_index]

        # 创建新节点并复制后半部分的数据
        new_node = BPlusTreeNode(is_leaf=node.is_leaf)
        new_node.keys = node.keys[mid_index + 1:]
        new_node.children = node.children[mid_index + 1:]

        # 保留原节点前半部分数据
        node.keys = node.keys[:mid_index]
        node.children = node.children[:mid_index + 1]

        # 父节点中插入分裂的中间键
        parent.keys.insert(index, mid_key)
        parent.children.insert(index + 1, new_node)

    def search(self, key, node=None):
        """根据主键查找数据"""
        if node is None:
            node = self.root

        if node.is_leaf:
            for i, item in enumerate(node.keys):
                if item == key:
                    return node.children[i]
            return "记录不存在"

        # 在内部节点,找到合适的子节点递归查找
        i = len(node.keys) - 1
        while i >= 0 and key < node.keys[i]:
            i -= 1
        return self.search(key, node.children[i + 1])

    def range_query(self, start_key, end_key, node=None, result=None):
        """范围查询,返回start_key到end_key之间的所有数据"""
        if node is None:
            node = self.root
        if result is None:
            result = []

        if node.is_leaf:
            # 叶子节点,返回范围内的数据
            for i, key in enumerate(node.keys):
                if start_key <= key <= end_key:
                    result.append((key, node.children[i]))
        else:
            # 内部节点,递归访问适合的子节点
            for i, key in enumerate(node.keys):
                if key >= start_key:
                    self.range_query(start_key, end_key, node.children[i], result)
                if key > end_key:
                    break
            # 右子树
            if node.keys and node.keys[-1] < end_key:
                self.range_query(start_key, end_key, node.children[-1], result)

        return result

# 测试代码
bplustree = BPlusTree(max_children=4)

# 插入数据
bplustree.insert(10, {"name": "Alice", "age": 30})
bplustree.insert(20, {"name": "Bob", "age": 24})
bplustree.insert(5, {"name": "Charlie", "age": 29})
bplustree.insert(6, {"name": "David", "age": 32})
bplustree.insert(15, {"name": "Eve", "age": 22})

# 查询单个主键
print("\n查询主键为10的记录:")
print(bplustree.search(10))

# 范围查询
print("\n查询主键在5到15之间的记录:")
print(bplustree.range_query(5, 15))

# 查询不存在的主键
print("\n查询主键为25的记录:")
print(bplustree.search(25))

输出结果:

查询主键为10的记录:
{'name': 'Alice', 'age': 30}

查询主键在5到15之间的记录:
[(5, {'name': 'Charlie', 'age': 29}), (6, {'name': 'David', 'age': 32}), (10, {'name': 'Alice', 'age': 30}), (15, {'name': 'Eve', 'age': 22})]

查询主键为25的记录:
记录不存在

解释:

  1. B+ 树节点:每个节点存储一定数量的键值对,叶子节点存储的是数据,内部节点存储的是键和子节点指针。
  2. 插入:数据插入到叶子节点中,插入时保证叶子节点的键是有序的。当叶子节点满了时,会分裂节点,并将中间键提升到父节点,保持树的平衡。
  3. 查询:可以通过主键进行查找,找到对应的记录,或者进行范围查询,返回符合条件的所有数据。
  4. 范围查询:范围查询可以递归访问叶子节点,并将符合范围的所有记录返回。

这个简单的 B+ 树实现模拟了聚簇索引的行为,可以高效地插入、查找和进行范围查询。

应用场景

  1. 范围查询场景
    当经常需要按某一字段进行范围查询(如日期范围、ID范围等)时,聚簇索引非常有效。因为数据已经按索引键值的顺序存储,范围查询时可以快速读取连续的存储块。

  2. 频繁读取的大型数据表
    对于大规模数据表,聚簇索引可以显著加快查询速度,特别是那些依赖于特定字段进行排序和过滤的查询。这是因为数据的物理排序能够减少随机磁盘I/O操作。

  3. 主键或唯一键作为查询条件
    如果查询经常基于主键或唯一键,聚簇索引也很适合,这样可以使查询速度达到最佳。

  4. 避免重复创建二级索引
    当索引字段和数据密切相关时,聚簇索引可以避免创建多个非聚簇索引,从而减少索引维护的开销。

优缺点

  • 优点

    • 由于数据与索引紧密存储,查找时无需再通过引用定位数据,查询效率高。
    • 适合范围查询和顺序访问的数据查询场景。
  • 缺点

    • 由于数据物理上必须按键值排序,插入、更新可能会导致数据重排或页面分裂,从而影响性能。
    • 由于数据的物理存储被限制,表中只能有一个聚簇索引,无法对多个列同时加速。

聚簇索引的适用场景与具体的数据访问模式息息相关,需要根据表的使用场景做出权衡。


产品简介

  • 梧桐数据库(WuTongDB)是基于 Apache HAWQ 打造的一款分布式 OLAP 数据库。产品通过存算分离架构提供高可用、高可靠、高扩展能力,实现了向量化计算引擎提供极速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多异构存储关联查询实现湖仓融合能力,可以帮助企业用户轻松构建核心数仓和湖仓一体数据平台。
  • 2023年6月,梧桐数据库(WuTongDB)产品通过信通院可信数据库分布式分析型数据库基础能力测评,在基础能力、运维能力、兼容性、安全性、高可用、高扩展方面获得认可。

点击访问:
梧桐数据库(WuTongDB)相关文章
梧桐数据库(WuTongDB)产品宣传材料
梧桐数据库(WuTongDB)百科


http://www.kler.cn/news/294601.html

相关文章:

  • [RK3588][Android12] Android->拦截指定进程冻结,避免后台服务长时间运行被系统冻结
  • Spring全局异常处理HandlerExceptionResolver使用
  • 【网络安全基础】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与威胁
  • Python批量提取pdf标题-作者信息
  • Redis发布订阅PUB/SUB
  • 04使用python处理交通时空大数据
  • 初识Linux · 进度条
  • K8S 发布应用
  • 【60天备战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第十一天:系统集成与测试——集成策略】
  • kafka集群安装
  • OpenFeign的使用(一)
  • 软件测试之UI自动化测试
  • nginx配置中的服务器名称
  • 家政上门小程序系统设计解析
  • C#语言实现最小二乘法算法
  • 怎么强制撤销excel工作表保护?
  • 深度学习从入门到精通——yolov1
  • F12抓包06-1:浏览器导出postman测试脚本
  • sicp每日一题[2.1]
  • docker 容器
  • 数据库 | 子查询 | sql执行顺序 | mysql是否运行
  • AI文献综述神器,有这一款就够了!
  • 《JavaEE进阶》----11.<SpringIOCDI【Spring容器+IOC详解+DI介绍】>
  • tcp 流量控制
  • 开发一款通过蓝牙连接控制水电表的微信小程序
  • ubuntu 安装python3 教程
  • 开篇_____何谓安卓机型“工程固件” 与其他固件的区别 作用
  • springboot websocket 服务端
  • 用 Python 编写桌面时钟程序
  • MATLAB绘图基础5:MATLAB数据导入